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价值理论与分配理论有着必然的联系,劳动价值论必然导致按劳分配,"生产要素价值论"必然导致按生产要素分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也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这是我党在分配理论和分配方式上新的突破。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提倡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需要。只有完善并规范要素市场,才能真正贯彻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这是我党在分配理论和分配方式上新的突破。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提倡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需要。只有完善并规范要素市场,才能真正贯彻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4.
论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论断,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出发,既合理吸收了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份,肯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又充分考虑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突出了按劳分配。坚持了生产力标准,坚持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5.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提出的新的分配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与资本主义所实行的按资根本分配有着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为二者提出的理论依据不同,二者在社会分配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二者实施的价值目标取向不同。  相似文献   

6.
本主要论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涵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效结合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澄清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中的一些基本问题,通过对生产要素及其内容的划分、生产要素如何参与分配等问题的阐述,指出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企业层次和个人收入分配层次有机结合起来.结论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分配制度,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我党三代领导人在继承和坚持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毛泽东主张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把按劳分配与政治思想工作相结合;邓小平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原则,主张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江泽民提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实现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他们的这些探索,极大地丰富了按劳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9.
按劳分配的"劳"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劳"在涵义、产生条件、分配对象和实现形式上有着严格的区别。我们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不是所有生产要素都参与价值的创造,也不是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而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十五大报告中确立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有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传统劳动价值理论的突破以及按劳分配理论的局限为按要素分配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准备,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社会主义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以及企业制度创新是它的现实支撑点  相似文献   

11.
实行市场化的按劳分配,必须对传统按劳分配理论有较大的突破,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必须摆脱传统经济理论的影响和束缚,应该把按生产要素分配看作是市场经济共有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两者的结合是有层次的结合,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下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相通之处,按劳分配也只能按劳动贡献分配。了解按劳动贡献分配的两个层面及其趋势,有助于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公平分配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按资分配是资本主义的公平,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公平,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公平。平均主义分配或按资分配是造成公平与效率之间产生矛盾的两个基本原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坚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才能消除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消除两极分化,维护社会公平。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条件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所决定的。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不是与按劳分配相对立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 ,不反映剥削关系 ,也不意味着公有制经济组织可以把追求最大利润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和准则  相似文献   

15.
比较分析我国个人收入的中外分配结构、城乡居民总量分配结构、地区收入分配结构,显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并未危及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从今后发展趋势的预测看,我国居民体现按劳分配要求的生产要素收入将是个人收入的主体,其他要素收入处于次要地位。我国应该长期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结合中,怎样实现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结合,怎样坚持和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贯彻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应首先搞清其结合的实质、具体方式和市场条件,在两者的结合中,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价值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便是劳动价值论,按劳分配理论是由劳动价值论演绎出来的。因此,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是科学的,但是从它的具体规定上讲,按劳分配理论是有缺陷的,无法应用于实践。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按劳分配理论的本质涵义,摒弃它的具体操作规定,提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的分配原则:按人力资本贡献分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重新学习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分析,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原因、特点以及它的实行意义,并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基础,借助于商品、货币形式通过市场来实现。市场经济不仅与按劳分配有兼容性,而且为按劳分配的完善和科学实现提供了条件;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按照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来取得个人收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商品的条件依然存在,劳动力通过市场进入生产过程。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劳动力的商品所有权的实现,是社会主义分配关系中的辅助因素,现阶段公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容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特色,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