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严的来处     
一对二十七八岁的情侣,围着珠宝店的柜台转了一圈后,女生小声地问:"请问有没有那种不带宝石的戒指?"一听便知,到了定情的紧要关头,男生让女朋友自己挑一枚心仪的戒指,而女生则尽量替男朋友省钱。他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对方的尊严,因为对方值得他们这样做。在当下的语境中,尊严变成了一个很大的词儿。有些人对"尊严"的理解是:办事儿不用求人,人们都得求我,到哪儿都是VIP。其实很多时候,尊严不在于别人对你如何,而取决于你自己如何做。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常用的成语叫"人定胜天",可是这个词儿的准确意思是什么呢?在<汉语大词典>中,人定胜天,是人力可以战胜自然.而<新华词典>中,人定胜天是指人的智慧和力量可以战胜自然.人定,人谋,人的智慧和力量.<四用成语词典>的解释为:人定胜天,人的意志能够战胜自然.人定,人的意志.<现代成语巨典>关于人定胜天的概念,又是指人依靠自己的聪明和力量必定战胜大自然.<现代汉语词典>中,人定胜天这个词是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  相似文献   

3.
《家庭科技》2014,(11):43-43
在通往理财致富的路上,热衷于理财的人往往都有被骗的经历。但是,最让人无语的莫过于被银行经理将存款"忽悠"成保单了。一些中老年客户对保险缺乏了解,本来想存钱,事后才发现买了保单。而由于保险期限较长,变现差,客户一旦急需资金却无法支取,很容易引发纠纷。  相似文献   

4.
刘华 《家庭科技》2014,(11):42-42
"夹心族"或许是当下生活压力最大的一群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一份工资既要照顾儿女,又要赡养老人,还要规划自己的养老。"夹心族"应该如何量身定制一份理财方案来解决孩子教育金、父母养老金和自己养老金这三大难题呢?案例40岁的李先生在一家企业任中层领导,工作稳定,年薪22万元。李太太是外企白领,年薪12万元。儿子10岁,读小学四年级。夫妻双方父母均健在。夫妻二人把所有积蓄约60万元存在银行,其中40万元做一年定期,20万元做活期存款。  相似文献   

5.
苏雅和林琳是十几年的朋友,两人亲如姐妹,无话不谈。有一件事足以证明她俩的感情有多深:苏雅谈恋爱的时候,和林琳腻在一起的时间比和男友在一起还要多。男友为此吃醋,曾问她:"在你心里,我和林琳谁更重要?"苏雅毫不犹豫地回答:"都重要!你是爱人,她是亲人。"结果,男友好长时间不高兴。  相似文献   

6.
洪琼 《理论界》2009,(11):158-160
"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范畴,中国自古便有着非常丰富的"游"的思想。"游"的最高精神就是"道"(天道、地道、人道),"游"的境界便是与"道"为一、以"道"观物的"天人合一"的境界。针对当前人们热衷于功利追求的情势,我们应当以儒家的"舍我其谁"之精神,积极入世,实现人生之理想;以道家之超脱胸怀,淡泊名利,心游于无穷;以禅宗之"清净本原",享受人与天地自然之交流的惬意,快意人生。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万叶假名"与中国的汉字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用汉字的音和意记录日语。而韩国的"吏读法"类似于"万叶假名",韩国的"吏读文"也是利用汉字的音和意记录韩国语。韩国从公元前后开始学习汉语,用汉字记录了本民族的语言,韩国人采用了"口诀式"、"书记体"、"吏读文"等多种方式。日本人也效仿这种方式创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字。可见在日本的"万叶假名"的形成过程中,"吏读文"给予它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没有"吏读文"就很难想象"万叶假名",同样没有汉字也很难想像"吏读文"和"万叶假名"。  相似文献   

8.
理财与人的习惯、性格、生活观念等紧密地联系地一起。在家庭收入一定时,会理财的人持家,日子过得井井有条,舒适安逸;不会理财的人持家,入不敷出,紧张拮据。关键是要在夫妻双方中寻找最佳理财人。现实中,“男人赚钱,女人用钱”的观念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不是女子天生就有理财的学问,也并非男人都不会理财。不少夫妻在理财人的争夺上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  相似文献   

9.
汪志 《家庭科技》2013,(11):46-46
说起家庭理财,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有钱人的事。其实,有钱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我的理财经验是,不管钱多钱少都要学会理财,且理财时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第一个篮子——业余经商。虽然我有稳定工作,每月有固定工资收入,靠这些钱养家糊口还行,但要发财或成为有钱人那就没份了。"穷则思变",我有商业灵感,丢掉工作去经商,这个方法不太保险。只要处理得当,边工作边经商是完全可行的。近年来,随  相似文献   

10.
理财听谁的     
尹绢 《家庭科技》2006,(11):15-16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伴随着这句口号日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理财观念贯彻到自己的实践中去,有目的地采取一些理财行动。但是,理财不仅是一件技术活,也是一件力气活。现在市场上  相似文献   

11.
“中产阶层”是一个抽象的说法,但具体说来应有20万元以上的家底才符合这个理财方案。 你会赚钱,却不一定会理财,  相似文献   

12.
理财方式与人的习惯、性格、生活观念等紧密相关。在家庭收入一定时,会理财的人持家,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舒适安逸;不会理财的人持家,则可能会入不敷出,紧张拮据。夫妻之间,谁是家庭最佳理财人?不妨试着答一答下面的最佳理财自测题,结果自然会水落石出。  相似文献   

13.
按理说.夫妻双方由于理财观念和掌握的理财知识不同,会精打细算、擅长理财的一方应作为家庭的“内当家”。但我家采用的是三A制理财法。夫妻二人各自经济独立,包括上小学的女儿在内,三个人各理各的财,并且还都认为自己是理财的行家里手。特别是前几天看了电影《英雄》之后,论起谁是家庭的理财“英雄”,  相似文献   

14.
玉海 《家庭科技》2011,(2):42-42
让孩子几岁开始学理财,没有一个定论。有人说:"3岁就可以认识金钱。"有人觉得至少要等到上小学之后。这都没有错。但是,一定不能等到孩子18岁才让他学习理财,那样真的太晚了,因为孩子那时已经成年,应该能够独立生存了(理论上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5.
邹涛 《家庭科技》2011,(7):47-47
一些手上有点闲钱的工薪阶层朋友,为了让那点辛辛苦苦积攒的资金不贬值而心急如焚,一提到投资理财,就认为是去赚钱。于是,变得急功近利,变得贪婪。他们四处打听小道消息,听各种各样的讲座,被一些业务人员忽悠去炒股、买保险、买基金、买理财产品之类,甚至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堕落"成了单纯投机的"赌徒"。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兄妹三家中,大姐家的生活打理得最有条理。其实大姐、姐夫都是县城一般公务员,每月只拿为数不多的固定工资,年终奖金也有限,但过得充实平和,遇到谁家有大事总是伸出援手帮一把。这是因为他们做了理财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17.
"新"与"旧",是薛福成考察中西文化的一对重要范畴;考"旧"方能知"新",是薛福成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考旧知新"说表达了薛福成对近代中国文化在西学冲击的困境中如何发展的理论思考。这一思考是积极的,但它终究还是没有摆脱时代的局限,突出反映了近代新陈代谢的思想变迁中存在的"欲新还旧"的时代特点。但"考旧知新"说正确合理的内核为当代我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8.
刘玉敏 《理论界》2009,(11):156-157
"心即理"之所以被当作心学的标志性命题,就在于它简明直截,从本体论的高度树立了"心"独一无二的地位,将天下之事理归于一心,实现了主体即本体、本体即工夫的融合,从而与程朱天理论从根本上区别开来。除了陆王用这一命题建构思想体系外,"心即理"在佛教和儒家典籍中也曾多次出现,并不都具有心学意义。笼统地将"心即理"作为心学的象征是不准确的。心学有"心即理"的思想,但有"心即理"并不意味着就是心学。  相似文献   

19.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是一种"实践思维方式",但对此有着大相径庭的解释,主要有如下观点:一种观点把马克思哲学归结为"实践本体论";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在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后者认为本体论思维模式并不能真正揭示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之后仍存有未尽问题:马克思哲学有无本体论,马克思哲学作为形而上学在何种意义上终结了"哲学"?  相似文献   

20.
陈文泽 《家庭科技》2006,(10):18-19
近年来,人们已逐渐接受了投资理念,纷纷从最“原始”的储蓄理财转向更多形式的投资理财。在一部分抓住了生财机遇的人有所斩获时,也有相当多的人走进了投资理财的误区,不仅不能使自己的资产得到预期的增值,甚至还亏了不少。如何走出投资理财误区?最重要的是你要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