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作为东北沦陷区女作家,梅娘的创作独具风格。20世纪40年代她的作品对传统女性观表现出微妙的赞许;她女性主义思想源于其颇富传奇色彩的父亲及家庭教育,不足与尴尬处则补以女性关怀意识;作为东北沦陷区的作家,注定她写作中“侨民”意识及“超然”的风格形成。总之,“南玲北梅”———现代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的梅娘在她如彗星般的创作生涯里,以其不同寻常别具风格的作品赢得当时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作家凯瑟琳.苏珊娜.普里查德,在她的土著题材作品中,努力克服种族偏见,对土著民和土著文化倾注了同情、理解和尊重;不仅如此,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还对土著女性的不利生存地位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这使得她的土著题材作品既有反对种族主义的一面,又有关注性别歧视的一面。本文结合《库娜图》等四部作品,探讨了澳大利亚土著女性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殖民时期所遭受的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  相似文献   

3.
旅美华人作家於梨华在其长达四十余年的创作中,除全面描绘中国知识分子旅美生活以外,对海外华人女性在中西文化价值的冲突中的生存境遇及自我寻索的过程作了详尽的描述。她的许多作品,在书写女性命运及生存状况、探索女性性别真相这一点上,可以说是继承现代女作家五四传统,但由于时代背景及作家身份的差异,她的小说中对男女两性的洞察、对女性性别身份特征的认识以及对女性生活状况的表现,较之以前又有所不同。而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她的小说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4.
池莉作为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风潮的代表作家,其众多作品都表现出对女性命运的特别关注和思考。在十几年的小说创作中,随着作家个人经验和阅历的丰富,这种关注和思考经历了懵懂、觉醒、自觉、和解四个时期,最终形成了池莉独特的女性意识。试图通过对池莉在十几年的小说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的演变,来探究她对女性角色定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论袁昌英作品的现代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昌英是中国最早留学国外并接受西方文化的现代作家之一,她因广泛接触西方文化并吸收其精髓,而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现代意识的新女性。她的新文艺思想,她较早的女性意识,她开放的写作心态以及她对西方现代派艺术方法的借鉴和融合,都使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对后来的女性作家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丹麦女作家凯伦·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草地绿荫》等自传体小说记录了在非洲的传奇经历.如果以生态女性主义视角重新审视这些作品,不难发现其中蕴涵的生态意识和女性意识,作家诗化的语言吟唱出对回归原始大自然的深情向往,也表现出对女性高贵精神的执着追求.她揭露了西方现代畸形文明对非洲美丽自然的侵蚀,表现了女性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关系,同时也关注男权文化下女性的生存状态,表达了维护和实现女性自身价值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7.
萧红是一位自我体验型的作家,她不幸的人生遭遇给她的创作带来很大的影响。根据现代心理美学中缺失性体验理论对萧红作品进行梳理,就会发现爱的缺失是萧红生命历程中独特的体验内容,这种体验是她创作的一个动因,也影响到其作品的倾向性。主要表现为:父爱的缺失,导致她对父亲的憎恨,从而上升到对统治阶级的憎恨。爱情的缺失,使她有感于女性自身的悲剧命运,从而揭示出现实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状况。爱的缺失,使她追忆童年,寻找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8.
《她乡》是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的名作。作家通过运用男性视角,在作品中构建了一个女性乌托邦,从而成功地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她者的世界,对现实社会具有进步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早期英国女性作家在文坛上的地位已不可小觑,同时也令父权制度下的男性作家深感不安。在短篇小说《灵机一动》中,主人公福雷斯特夫人是专职作家,表面上她具有男性气质、创作多产且赞誉不断,实际上她被作者列为次等文人,她视丈夫为仆人与宠物,却最终被其抛弃。作家毛姆对此类女性形象含蓄、歪曲的刻画和嘲弄讥讽体现出他对女性、特别是当时的女性作家的反感态度,从而再次证明毛姆反女性的性别取向。  相似文献   

10.
奥斯丁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一方面表现出背叛父权社会主旋律的、先进的女性意识,另一方面由于环境和时代的局限,她的思想上先进的、落后的意识有时又交织在一起.这种叛道与守道的矛盾在女性意识萌发初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奥斯丁在父权社会中为女权主义写作的艰难历程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11.
私人化写作是女性作家为解构传统文学中的"宏大叙事"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极端化的性别写作方式.林白是20世纪九十年代"私人化写作"的代表之一,她的作品自我意识强烈,"作者"姿态张扬,将某种自传性质的笔触伸向女性内部世界,用女性话语彻底颠覆男性话语,表现出强烈的私人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一批女性作家的异军突起,女性的身份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女性身份的构建不再仅仅局限于性属身份的角度,而是日趋多元化。严歌苓作品中丰富的女性形象正是这种多元化视角的体现:一方面,她将女性身份置于时代、社会背景下进行分析,揭示出女性身份所蕴含的雌性特质;另一方面,她又对移民女性的身份进行深入剖析,在文化认同的前提下,女性新的文化身份也应运而生。可见,严歌苓在构筑一个丰富的女性形象世界的同时也为我们构建了女性的多重身份。  相似文献   

13.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她热爱大自然,主张男女平等。阿特伍德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超前的生态意识,她对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同时,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有着独特的女性意识,对女性的生存状况也极为关心。本文通过研究她的两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和《使女的故事》来解读她的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的影响和作家童年的创伤性体验让张爱玲的作品中有着独特鲜明的女性意识。她用苍凉老辣的笔触构筑了一个独特的"女性世界",采用对照的写法,以女人的强悍来对照男人的懦弱,其作品表现出来的"强女人,弱男人"模式体现了张爱玲强烈的男性批判意识,是她的女性主体意识的外化。  相似文献   

15.
王安忆的小说创作以其多变的色彩,不同的风格,不断地超越自己而给文坛带来了求新求变的新质。她创作风格的每一次变化都是对文坛评伦家过去观点的挑战。王安忆小说以展示上海文化为审美对象,文中细腻委婉的笔触,对女性命运的历史关注,都标示出作家个人化女性写作的鲜明特征。小说创作中透露出深切的悲剧体验,是作家理性感受的升华,封闭性的情景设置,又使她的作品超越了世俗的时空,体现了王安忆更高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6.
成名于上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女作家乌里茨卡娅在当今的俄罗斯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上备受关注.她的两部重要作品<索涅奇卡>和<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充分显现出作家对女性生活遭遇和生存状态天才的领悟和表达力,让我们细致地感受到俄罗斯当代家庭及家庭中的女性、她们的女性温柔和隐忍豁达及其在男性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海明威是一位善于把握和表现男性世界的作家。他的作品中充斥了硬汉形象,但也不乏生动的女性形象。《雨中的猫》是海明威的极少数以女性为主角的作品。海明威在小说中不仅对男性进行鞭挞,表现对女性处境的同情,甚至还透露出其对女性意识的理解。本文从拉康著名的“镜像理论”从发试图论证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是通过她所建立的两个镜像关系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在国内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研究中,肖淑芬教授是位有影响的学者。她以中华文化的高端思想站位,透析诺贝尔丈学奖的世纪现象,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对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作品的跨文化文学研究;她以女性学者的独特视角,切入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内部机理,提出了许多理论命题;她以敏锐独到的文本细读,梳理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艺术经典。这些,不但为当下的外国文学研究拓展了新的领地,而且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资源和新鲜经验。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女作家海伦.加纳是打破女性客体地位的先驱者,她在90年代初出版的中篇小说《小天地里的大世界》里,从各个方面着力强调了女性的主体地位。本文从摆脱"他者"的女性、颠覆男性神话的女性作品、女性话语权和对人际关系的控制等几个方面解读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文学中,方方是一位比较有影响的新写实派女性作家,在她众多作品中,关于知识分子的描写可以画分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她对老中青三代知识分子的刻划可以说是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