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彩贵夫人     
本期“七彩贵夫人”的特点为:菜料多,省时、营养、味佳,外观美丽,特别适合上班族等时间紧迫的“懒人”操作。  相似文献   

2.
仙鱼 《家庭科技》2008,(9):15-15
七彩神仙鱼色彩绚丽,活泼好动,是适宜以家庭养殖的观赏鱼种。挑选七彩神仙鱼的主要要点有:其一,幼鱼眼睛不一定要红色,但是眼睛越小越好。注意不要眼膜发白或是左右不对称的。  相似文献   

3.
港城宁波,彩球装饰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五彩缤纷的彩虹门、彩球墙、彩球链、卡通吉祥物、爱心、双喜字、婚车装饰,用七彩气球精心编织的各种造型,多姿多彩,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把喜庆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印有各种图案文字、喜庆贺语的广告礼仪气球,为各企业商家品牌营销和传递情感作媒体;大街小巷中时而映入眼帘的魔术气球令小朋友雀跃。  相似文献   

4.
1991年8月19日至23日,在吉林市召开了第一次东北,华北地区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编辑联谊会。这次联谊活动由《社会科学战线》杂志与《河北学刊》杂志共同发起,《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承办。《学习与探索》副总编戢克非、《社会科学辑刊》副总编魏鉴勋、《北京社会科学》副编审刘邦烈、《天津社会科学》主编尹靖、《河北学刊》副总编王元瑞、《内蒙古社会科学》总编旭江、《社会  相似文献   

5.
最近看到几期贵刊,很高兴,为贵刊在艰难的环境下坚持语文现代化方向感到鼓舞。 关于中文的改革问题,在国际联网杂志《华夏文摘》上有过一场热闹的讨论。现将其中发表的本人“也谈中文的改革”一文寄上供刊用。《华夏文摘》是国际联网上第一份中文杂志(创刊于1990年),目前仍是读者最多的电脑杂志,这是一份大陆留学生义务编辑的周刊。  相似文献   

6.
1917年底,梁启超等研究系主要成员退出了政坛。反思政治活动屡遭挫折的教训,他们决心从思想文化上重新努力,造就新人才,以图将来东山再起。《改造》(原名《解放与改造》)杂志的创办就是其文化活动的重要方面。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这份杂志尚无专门研究。五十年代出版的《五四时期期刊介绍》,虽有专文进行评价,但今天看来显得过于片面。以往的梁启超研究中涉及到《改造》的地方,也往往语焉不详,多限于对该杂志的发刊词的介绍。本文试图就现有资料对梁启超与这份杂志的关系进行梳理,并从这个角度考察梁启超及研究系后期文化活动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7.
今年八月,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广西、云南、贵州、湖南、甘肃、辽宁等省、区的社会科学杂志编辑部,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了一次民族地区学术刊物经验交流协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民族研究》、《民族语文》等单位的领导和代表。会议期间,在内蒙古视察工作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邓力群同志接见了到会代表,并一起照了相。  相似文献   

8.
由于租界地的存在,20世纪初的上海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化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孕育出许多像《申报》那样具有集团性质的文化企业。而狄楚青经营的《时报》、《小说时报》、《妇女时报》、有正书局就是几个颇具时代特色的文化名人经营的文化企业。《时报》开辟小说专栏,开展小说悬赏活动,鼓励读者参与剪报活动;《小说时报》以专业小说杂志的形式参与小说传播;《妇女时报》以综合期刊的形式刊载小说;时报馆、有正书局大量出版小说。在拓展小说的传播渠道、促进小说的繁荣方面成绩斐然。对《时报》及其与之相关的“杂志”、“书局”和广告进行梳理和研究,我们会发现许多与小说有关的资料和信息,从而促进晚清小说研究模式的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9.
王亥,艺术家,设计师。上世纪80年代伤痕美术代表人物之一,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1987年移居香港从事文化、艺术活动,涉足空间设计领域。1989年获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展奖。1996年获美国政府新闻处国际访问者计划奖。曾任香港电台、凤凰卫视嘉宾主持。1998年在香港创“四川菜大平伙”私房菜。曾接受《时代》周刊、《财富杂志》、《远东经济评论》、英国BBC电视频道、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纽约《风味》杂志等专访。  相似文献   

10.
1933年间,北平相继出现了两种大型文学杂志《文学杂志》和《文艺月报》。体裁与内容相似的这两种公开杂志之间有何关系?关于《文学杂志》,据当时左联负责人员陆万美的证言,它被当做了北方左联的机关刊物。但朱正以王志之在其《鲁迅印象记》里所描写的该杂志发刊筹备的情况为证据,主张它不是左联机关刊物。我再三慎重斟酌两种杂志的内容以及两位论者的主张,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与朱正的主张相反,我认为《文学杂志》的产生是北方左联在纠正"关门主义"的过程中所做的实践之一。但这个富有重要意义的尝试也被文总(即指导左联的上级机关)视为"右倾化"的产物而拒绝了。负责开展左联活动的潘漠华、陆万美等人受到批判,左联又改变了方向。《文艺月报》是在文总的指导下以北平社联的负责人员为中心创办的刊物,它是在推动北方左联全体走上"左倾"路线起了很大作用的一种杂志。  相似文献   

11.
全国解放以前,对大钊同志的革命活动和学术思想的研究,已经在党內外的进步学者中间展开。其中最有意义的,是关于保存大钊同志遗稿和出版《守常全集》的斗争。大钊同志生前没有出过专集,牺牲后手稿保存下来的也极少,其遗著多半散见于当时的各种报列杂志上。他早期的论文,发表在北洋政法学会出版的《言治杂志》及日后改列的《法言报》上。留学东京时,除在《甲寅杂志》上发表文章外,还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与《太阳》杂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杂志是当时日本言论界的代表性综合杂志。编者岸上质轩(Kishigami Shikken)曾采访梁启超,并在《太阳》杂志上刊登了采访内容,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也在《太阳》杂志上获得岸上质轩的几次介绍。梁启超和他创办的刊物为《太阳》杂志提供了中国改革志士的形象和他们所处的历史情境,《太阳》杂志也被梁启超及其同伴的报刊积极有效地加以利用。梁启超在上海办《时务报》时,已很关注世界各国近事以及国内各地新闻,使读者知晓政治动态和新的学问。参与《知新报》编撰的何树龄也很关心《太阳》杂志,根据何树龄寄给岸上质轩的书简可知,何树龄比梁启超略早就与岸上质轩有了交往。通过《时务报》、《知新报》以及《清议报》,梁启超一直与《太阳》杂志保持着联系,在《清议报》阶段,尤使得双方的交流内容更加具体化。  相似文献   

13.
《日文研究》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在本文揭晓其面目之前几乎不为中国现代文学乃至现代史研究界所知。其不见于《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左联回忆录》(上·下)、《三十年代左联文艺资料选编》以及刊登有关左联论文的《新文学史料》。这是一本1935年创刊于日本东京的杂志,本文作者在探寻有关鲁迅留学时期史料的过程中获知其一部分所在线索并且近乎找全了它们,又从对其内容的考察中确认,其并非一本简单的帮助留学生学日语的杂志,"有些内容,已经超出了刊名所提示的日语研究的范围",从而追寻出其与左联东京支部文艺运动的关联。由一本不为人知的杂志,反衬和发掘鲜为人知的左联在东京的活动,以小见大,以细展巨,呈现出的是想像力所不能取代的史实,不论想像力被发动得有多么巨大。就像当年国内的左联人士很难想像到鲁迅、郭沫若、茅盾这三位"文坛巨头"会出现在同一杂志,而他们又恰恰同列《日文研究》之上一样。  相似文献   

14.
《法学杂志》社2005年2月19日在京召开创刊25周年座谈会。杂志的现任顾问、编委会委员和历届为杂志发展做出贡献的部分老顾问、编委会成员应邀出席会议。座谈会由《法学杂志》编委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高铭暄教授主持。北京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法学杂志》社社长兼主编赵云阁做了主题发言,回顾了《法学杂志》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省农垦经济研究会自一九八四年十二月成立以来,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与理论研究活动,两年中,《中国农垦》、《国营农场经济研究资料》、《江苏农垦》等杂志先后采用研究会推荐稿件45篇。约十万字。评选了十篇优秀论文和调查报告报到省农经学会。研究会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6.
《甲寅杂志》(月刊)不仅是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动因,而且,在办刊宗旨、栏目设置、新文学运动的倡导、撰稿人及读者群体等方面,《甲寅杂志》(月刊)都是《青年杂志》模仿、参照或移植的样本。明确这一事实,对纠正历史的舛误及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去年八月,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广西、云南、贵州、湖南、甘肃、辽宁等省、区的社会科学杂志编辑部,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了一次民族地区学术刊物经验交流协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民族研究》、《民族语文》等单位的领导和代表。会议期间,在内蒙古视察工作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邓力群同志接见了到会代表,并一起照了相。邓力群同志勉励大家积极工作,克服困难,为开创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18.
《敬业学报》是周恩来同志在南开中学求学期间编辑过的一种杂志,一九一四年十月创刊,一九一七年六月终刊,共出六期。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在津革命活动纪念馆撰写的《周恩来同志的中学时代》一文说:“《敬业学报》是敬业乐群会的刊物,由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不但传授语文知识,为学生打下学好各门功课的语文基础,而且还应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语文第九、十册里有许多课文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如《长城》、《冀中的地道战》、《詹天佑》、《狼牙山五壮士》等,在讲授这些教材时,我给学生介绍时代背景,让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然后进行传授。如《詹天佑》这一课,开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一生与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求学时期,以研读报刊为起点。步入社会后,他便由研读、评介、剪辑报刊到创办、主编报刊。早期先后担任了《湘江评论》、《新湖南》、《政治周报》、《湖南通俗报》等的主编或编辑工作。他把自己的编辑活动与革命活动紧密相联,把报刊当作宣传新思想、唤起民众觉悟的工具。建党以后,毛泽东更重视报刊的宣传舆论作用,认为报刊是宣传党的政策的“喉舌”,领导创办了《政治周报》、《新时代》月刊、《八路军军政杂志》、《共产党人》、《中国工人》、《解放日报》等报刊,并写下发刊词。这些报刊,在各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