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论洗钱罪     
洗钱罪是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于1997年3月14日通过的修订刑法中增设的新罪名。我国关于洗钱罪的立法举措,为司法机关重击渐趋严重的洗钱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一、洗钱罪的概念、构成及特征据新刑法第191条之有关规定,在我国,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通过金融机构中转、投资,或者以其它方法掩饰、隐瞒其真实性质和非法来源,企图把黑钱“洗净”,使其转为“合法收人”的犯罪行为。洗钱的本质在于为非法资金披上合法外衣,以逃避法律追究,从而达到安全、循环使用黑钱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不仅侵犯了司法机关的权威和尊严,而且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社会影响甚烈,危害甚大。司法实践中有必要准确解读刑法的有关规定,划清其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以保证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案件的正确定性处理。而判断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是否有犯罪的未遂形态,就必须明确该罪是否属于结果犯、行为犯或者危险犯。如果该罪属于上述三种形态之一,则其当然存在犯罪的未遂形态;反之,如果该罪不属于上述三种犯罪形态,则其犯罪未遂形态也就不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洗钱犯罪日益严重,虽然我国刑法对于洗钱罪有专门规定,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关于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范围规定过窄,从而不利于打击洗钱犯罪。本文从目前我国对洗钱罪上游犯罪的界定出发,考察了世界各国的立法实践,认为还应当把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赌博罪列为洗钱罪的上游犯罪。  相似文献   

4.
洗钱罪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刑法为依据 ,就洗钱罪中的“上游犯罪”行为的界定 ,对主体、“明知”、相近犯罪的界限等若干法律问题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稳步提高。但是,在经济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消极现象,特别是近几年经济犯罪的实例越来越多。对于经济犯罪的定义,国外的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研究。我国直至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了《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犯罪的决定》,才开始赋予“经济犯罪”这个名词以法律意义。所谓的经济犯罪是指在经济领域中破坏刑法所保护的经济关系的行为。具体地说,就是在商品经济的一般条件下,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运用多种经济手段或带有经济色彩的非法手段,侵害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破坏社会主…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143-147
美英两国反洗钱成就为世界公认,这些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相对完备的反洗钱法律体系。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国反洗钱立法在指导思想、调整范围、管辖权等方面表现出较明显的共性。我国目前正在逐步完善反洗钱法律体系,美英反洗钱立法的成功经验提供了三方面的重要启示:我国应用刑事手段强化反洗钱预防机制;我国综合性的反洗钱立法应将义务主体扩大至非金融领域;我国应尽快对洗钱罪上游犯罪的构成及管辖权作出立法规定。  相似文献   

7.
历政和经济犯罪林是严重反社舍的行为.研究二者的关系及产生的原因,对于惩治府对,打击经济犯罪,进而实施迅油方吃、推进廉政控设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仅社与经济犯罪的关系腐败的概念很宽泛,这里指国家统治阶级内部尤其是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各级公职人员,利用职权为谋取私利而违反国家政策和法令的行为.经济犯罪泛指以获取非法的经济利益为目的,在经济领域或其它领域侵吞侵占公共、私有财产的违法犯罪活动.腐败和经济犯罪的特征是自本相同的.第一,侵害的客体是受刑法保护的国家整体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或正常的经济活…  相似文献   

8.
李公科 《天府新论》2005,(Z1):63-64
目前法学界对资产证券化的定义或是直接沿用经济学上的概念,或是简单描述其特征,未能揭示其法学领域的本质特征,增大了实践中的应用困难.对资产证券化的定义溯源到经济学领域,深入分析构成该词经济学定义的核心词语"资产","现金流"、"证券"、"证券化",并转化为法律语言,可以提出新的资产证券化法学定义.  相似文献   

9.
洗钱罪的立法比较与完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将洗钱罪作为腐败犯罪的关联犯罪加以规定,明确了洗钱罪的构成要件.比较而言,我国洗钱罪的刑事立法在行为方式、上游犯罪的范围、主体范围、主观要件等方面,与公约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为履行条约义务,我国刑法应当采取扩展行为方式的类型、扩大上游犯罪的范围、扩大犯罪主体范围、修改主观要件等完善措施,以期与公约的规定相协调.  相似文献   

10.
不良资产的处置是解决目前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高资产处置效率与现金回收率的迫切要求和现实需要,但是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必须防范其法律风险的产生和蔓延.因此,应在立法层面上确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科学理念,构建科学的风险防范法律体系,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1.
洗钱是一种国际性的新型技术型犯罪活动。本文以刑法学理论为指导,以修订后的刑法典及其修正案为依据,从洗钱犯罪的概念和性质入手,结合司法实践,系统地论述了洗钱罪的特征和构成要件,对洗钱罪的既未遂认定、洗钱罪与相关罪的界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