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两种民主观和民主观念的现代性变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民主化的过程中 ,树立正确的民主观念是至关重要的。然而 ,在民主问题上历来存在分歧和争论。在最具争议的两种民主版本中 ,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分别开发了共性型的民主观和个性型的民主观。其中 ,自由主义者对传统的民主理论进行了重大的修订 ,从而带来了民主观念的现代性变革  相似文献   

2.
中国基层民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直接地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蕴含了直接民主的特点,从基层民主的发展过程来看,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六点:第一,群众利益的关联性;第二,群众参与的有序性;第三,基层民主与社会环境的相适性;第四,基层民主建设的渐进性;第五,基层民主建设主体的广泛性;第六,基层民主建设内容的直接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民主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将协商寓于选举之中,实现了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的“形式互嵌”,彰显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质与价值,是中国式民主的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成果。“寓协商于选举”就是在充分认识选举民主罅隙的基础上,将协商民主引入选举民主,在“有事好商量”和“最大公约数”中广泛凝聚共识,防止由单纯选举民主可能引发的社会撕裂;同时,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的结合也有利于提升协商民主的效率。作为中国式民主的创新性探索,“寓协商于选举”体现出中国式民主建构的基本方法论:民主建构要基于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并以系统观念推进民主建设。总而言之,“寓协商于选举”平衡了民主的不同结构、凸显了民主的各项功能、展现了民主的治理绩效,开创了民主的新型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4.
陈毅 《太平洋学报》2010,18(3):9-16
民主是什么,众说纷纭,难以界定;但民主不是什么,却是可以澄明的。中国式民主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有反对中国走民主化道路的,有认为中国民主模式已经成熟的,也有比较客观地认为中国的民主化仍在路上,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的。作为后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民主化道路复杂尤甚。国家主导的有序化民主必然要求党内民主的改革和深入,这已成为推进中国民主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参与式民主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式民主论是对西方当代民主实践的理论反思 ,这一理论充分强调了“参与”在民主实现中的核心作用 ,系统阐述了参与式民主得以实施的外部条件及实现的具体框架 ,从而带来了民主模式的创新。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出现表明了西方民主理论者对理论面临的深刻危机的自觉 ,但是 ,西方社会的结构性缺陷使得这一努力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危机。  相似文献   

6.
党内民主不但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还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从1988年至1989年,就有12个县(市、区)开展党内民主的实践探索,但由于改革遇到阻力,不少地方停止了试点;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对党内民主的实践又开始了新的一轮探索,更多的地方加入了党内民主实践的行列.地方党内民主实践的效果究竟如何,从雅安的个案来看,虽然党内民主的实践有一定的成效,但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李志江 《阅江学刊》2011,3(6):41-46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特殊的公共领域。为应对气候变化,民族国家和国际政治都已经悄然发生并将继续发生调适性变化,这就是共治民主的形成。在这一人类活动领域,无论聚合民主还是协商民主,抑或一种局限于二者之中的参与民主概念,都不敷使用。共治民主是利益相关各方共同合作或自主实现公共利益的过程;它是共治定向的而非共识定向的;它是合作的,而非博弈的;它是社会的,而非政治的。  相似文献   

8.
经济发展在韩国民主转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韩国民主转型中,经济发展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财富、工业化、城市化、教育和对外贸易五个指标,说明韩国经济在民主转型前取得的高速发展,并从理论和经验上论证了韩国的经济发展与其政治民主转型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顾准对民主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什么样的民主是可行的、如何理解民主的含义、如何保障民主的实现、民主的发展前景、民主的哲学依据等问题上。这些思考充分体现了他的思想批判立场,其对今天的民主建设的启示是:我们除了要注意夯实民主的经济基础与完善民主的制度建构,还要注意科学的民主文化的成长;除了有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外,大众教育的发展与思想启蒙者的引领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后者,因为,大众经常缺少的不是面包,而是良知与品德。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中国政治发展究竟要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呢?其形成的基本依据应该包括:一是不能离开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二是离不开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二者相互结合才能创建适合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基层民主发展与民主创新之间的关系来看,基层民主创新的根本目标范式是治理导向的强民主.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机制是以基层党和政府的民主创新为主,以公民自主参与能力的提高为辅.民主创新要尽量在体制内寻找空间,激活体制内的民主程序和民主制度;保持旧体制与新机制之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不盲目追求重大突破;以技术性变革促进体制性变化;民主形式的选择要注重实用性和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获得人民支持和认同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刻把握,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力量源泉,从而使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商谈民主:哈贝马斯与吉登斯的分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瑞昌 《浙江学刊》2005,(2):126-130
商谈民主反映了西方民主理论正在从"以投票为中心"的民主理论向"以对话为中心" 的民主理论的转型,从某种意义上它也是对古希腊的民主模式一种回归,风险共同体是其存在的共同场所之一.不同理论家对商谈民主既有共识又有分歧.哈贝马斯和吉登斯分别从哲学和社会学角度建构了商谈民主的思想,他们对商谈民主的场所、程序和商谈结果等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些分歧连同其他一些问题成为商谈民主理论家们还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民主行政:价值·框架·生态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当今各国的公共行政改革中 ,民主的价值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民主行政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建立参与型的公共行政决策架构 ,实施程序化的公共行政管理模式 ,推行竞争性的公共服务机制。民主行政运作所需要的社会生态环境是 ,以法治为保证的民主政治体制的确立、以市场为基础的公民社会的培育和以公开为前提的社会信息传播机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温岭民主恳谈会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成功 ,“温岭模式”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 :温岭民主恳谈会深植于温岭的经济、政治、文化实际 ,具有内生性根源 ;它蹈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在其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过程中 ;它依椐民主政治建构和运行的基本要求 ,把治理和自治有机统一在一起。认真总结和深入探索温岭基层民主建设的经验和规律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是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零芝 《探求》2013,(2):54-57
作为一名保守自由主义者,萨托利认为,民主"价值与事实"之间关系的混乱是民主观混乱的原因之一,要真正地理解民主含义,必须区分民主思想的"价值和事实"二元要素,并阐明两者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价值民主和事实民主两者的张力和统一才构成民主的完整含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的研读和分析可以看出,达尔的民主理论就是美国政治实践的产物,与托克维尔、熊彼特、萨托利等民主理论一样,是西方政治发展逻辑的产物。西方的民主是一个竞争性、充满争议的民主,这样的民主并不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逻辑。中国的民主理论应该建立在对中国政治实践的总结和反思上,超越西方的民主,发展符合中国历史逻辑的和谐民主理论。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入。从我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可见,我国选择的是法治型民主政治建设之路。同时综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国实际上走的正是法治型民主政治建设道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政权建设需要和人民权利意识的增长,是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最重要的两个客观因素。因而,参与型民主政治将是我国未来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推进农村管理民主需要完善农村民主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黎宏 《社科纵横》2007,22(3):79-81
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农村管理民主,需要完善农村各项民主制度,重点是建立健全民主选举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20.
王连喜 《探求》2008,(5):33-39
进入新世纪以来,广东深圳市的基层人大民主,出现了凸现公民参与热情、为广大群众所普遍接受、被公共权力系统所吸纳的新气象。这是我国人大制度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民主情事,极大地彰显了我国基层民主的力量。建立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基层人大代表自荐“竞选”、媒体“广告参政”、人大代表与网民的电子“博客参政”、人代会闭会期间的询问试验等现象,是这些民主政治参与现象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这些政治参与现象的回放描述和现象发生原因与特点的透视,梳理出存在的问题并试图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