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奇特的民族     
哭笑颠倒的民族 在英国西海岸的一个小岛上,住着祖芬格族人,他们对喜与哀的表达恰与世人相反。每当喜庆之时,他们便围聚在一处,嚎啕大哭,以表示高兴。这时如果来了客人;他们会递过一条毛巾,请客人参加他们痛哭的行列。当悲  相似文献   

2.
苏辛词风异同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词的发展史上,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都是别开生面的大家。他们先后以特具的胆识、卓荦的手笔突破了以纤艳柔脆之调抒婉委轻软之情的传统词风,从而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拓宽了词的艺术领域。然而,不同作家在同一艺术领域内有所新的创辟,并不就等于他们的步履先后同印在一条蹊径上。特别是作为作家的艺术个性集中表现的风格特征,即使在构成因素上他们容或有  相似文献   

3.
博士与方士在秦汉历史舞台上表现得相当活跃,对后世亦颇有影响。他们的行迹不仅谱写了思想文化史上宝贵的一页,也撰写了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一章。因此,对他们的涉猎,必将有助于我们对秦汉时期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进一步了解。 本文仅从以下四个方面发表一点浅见,以求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4.
叙述清代的人情派小说,必须从明代末叶的才子佳人小说说起。明代,大约在嘉靖、万历以后,产生了一大批文人创作的小说,以当代社会为背景,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世态人情,篇幅多数在二十回左右;时间上,一直延续到清乾隆年间,长篇巨制的《红楼梦》问世以后;艺术上,他们有大体相近的风格。如果说,中国小说史上也有所谓流派的话,他们最可称为属于一种小说流派了。他们被称作才子佳人小说,因为其中大多数作品都是以青年男女的婚姻恋爱为主题。才子佳人小说风行了大约一个世纪。在这段时间里,由于缺乏艺术的创新,形成严重的公式化倾向,引起人们对他的不满,一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支非自觉而形成的文学流派。他们震惊于时代、社会的剧烈变动,把目光转向社会现实,以诗文讥评时政,揭发弊端,希望改变政治、学术、文学界因循守旧,万马齐瘖的局面。他们以文朋诗友的形式结识交往,相互切磋激励,在拟古、模拟之风盛行的文坛上,别为一阵营,其代表人物是龚自珍、魏源。而在他们的周围,聚集了张维屏、汤鹏、吴虹生等人,蒋湘南也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与闻一多所走过的道路,不期然地有些相似,他们都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卓有建树的“学者”,为民主和民族解放而奋战的“斗士”。这“三重身份”集合在他们身上,因时期的不同或隐或现。作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他们都有开拓之功。他们把新诗从初创阶段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为现代新诗艺术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他们以不凡的才力,筑起了五四诗坛上的两座浪漫主义奇峰。  相似文献   

7.
强调事物、感性世界的客观性本质,强调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一句话,坚持客观性原则,是哲学史上包括马克思哲学在内的一切唯物主义所共有的精髓和实质。但是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无论是在这一原则的理解和把握上,还是在这一原则的实际贯彻和运用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些缺陷影响了他们对唯物主义的坚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导致了他们背离客观性原则而异化为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8.
仕和隐一向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两难选择,传统上一向认为儒家主张出仕,道家主张功成身退的退隐,在唐代政治开明、文学繁荣、国家昌盛的背景下,士人学子对待仕隐关系的态度出现了新的转变,隐逸观也并非单单以道家思想为理论基础,而是出现了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隐逸观。在大多数所谓隐士身上尤其是唐代诗人中以隐闻名的人身上,他们选择仕和隐其实都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其实质是他们是抱着一种怎样的心态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犹太民族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 ,这支民族有着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宗教——犹太教。宗教文化强有力地凝聚了犹太民族 ,民族同宗教最有机的结合使犹太民族以无比的毅力承受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苦难 ,又以无比的智慧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以最短的时间建设成一个高科技的强国——以色列国。研究这样一个优秀民族的强势生存之路 ,对于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保持一个民族、国家长存不衰是大有裨益的。了解他们的苦难历史 ,欣赏他们众多的精英人物 ,跟踪他们的生存环境 ,清楚他们的生存状态 ,梳理出他们的思想脉搏 ,扣住其民族的精神律动 ,这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赵海选 《船山学刊》2006,(4):118-119
王维、孟浩然的诗是唐代诗坛上盛开的一枝奇葩。由于他们意趣相同,又都以描写自然景物见长,故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写出了许多讴歌大自然的优美诗篇,形成当时诗坛上引人关注的山水田园诗派。历代诗评家往往把他们的诗风归为“清淡”一格,并对王、孟赞赏备至。与王、孟同时代的诗选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的小说理论和他的《新中国未来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末年,适应变法维新的政治需要,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了一个相当广泛的文化运动.他们倡导“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在诗歌创作上,他们主张打破传统形式,自由抒写,融合新思想、新知识、新名词以及口语入旧体诗,以更好地为改良运动服务.在小说创作上,他们主张自觉地配合改良运动,用小说宣传变法维新.揭露官场的黑暗,抨击帝国主义罪行.他们一反前人轻视小说的传统观念,把小说提到空前未有的重要地位.这一运动在当时曾产生很大影响,梁启超就是这场运动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12.
我参观了廖初江、丰福生、黄祖示学习毛主席著作展览后,感到很有收获,不仅学习了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而且使我明确了自己学习不好的根本原因。我认为,廖初江、丰福生、黄祖示之所以学有成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他们能自觉地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来解决自己思想上和工作上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虽然,他们  相似文献   

13.
"70后作家"的乡土书写具有强烈的怀旧特点,他们在创作题材上以回忆为主,执着于对往昔乡村伦理的怀念和对现实乡村伦理的批判。这些创作带有强烈的感性色彩,融合着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生活经验和独特感受。但也呈现出写作深度和宽度上的局限,影响他们对乡村世界关注的持续性。这与乡村社会的巨大变异和他们个人生活环境有关,不能简单以深入生活来要求他们,更期待他们在思想深度上的开掘。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中晚唐时期幕府中落第士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入幕的动机、实现入幕的条件、与幕主之间的关系及他们在幕府中所处的地位,认为中晚唐时期幕府为落第士人提供了一条入仕途径,并解决了一部分落第士人的生存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来自落第士人对中央政府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叶君 《江淮论坛》2005,6(2):130-135
本文主要以李锐、刘恒、杨争光等当代作家的乡村小说作为分析对象,认为他们在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乡村荒野图景。他们的写作着力探讨的是乡村人物的生存状态。在物质层面上,这往往主要表现为生存止于“活着”的“黑风景”,而在精神维度上则体现为一种“几乎无事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在"五四"反传统的新文化运动中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一方面无情地抨击孝道,一方面又深情地躬行孝道,我们将此现象称为"孝道悖论"。孝道悖论以一种耐人寻味的方式呈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在孝道问题上认识与实践的矛盾以及情感与理智的冲突。以新文化运动中三位有代表性的人物即鲁迅、胡适和傅斯年为例来考察这一现象,我们发现尽管他们非孝的理由很多,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他们因为在婚姻上尽孝(服从母亲之命)而非孝,深层原因则是出于孝心而非孝。他们未能将某些具体行孝规定与源自内心的孝意识和孝义务加以明确的区分,这是导致孝道悖论的重要原因。孝道悖论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孝的不可否定性。  相似文献   

17.
袁进 《社会科学》2006,3(9):170-175
近代“同光体”作家常常被视为“顽固派”,其实是冤枉了他们。他们并不拒绝改革,也主张引进西学,他们只是反对完全用西学代替中学,仍然坚持以中学为本位,尤其是坚持中国传统道德的立场,这就是他们复古主义的依据。他们普遍采取一种保守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力图打通中西古今,复兴中国文化。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爱国主义者,强调写诗要抒写自己的感受。他们在创作上有自己的特点,继承了古代文学“黍离之悲”的传统,达到近代很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在距今80至400年的中国财富版图上,有一个绝对可以称得上奇迹的伟大商帮,他们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商人及商业的落后认知,将商人以一个集体的面目从“九流之末”从容地推向历史前台;他们将长远的商业巨利与磅礴的社会大义完美结合;他们将博学鸿儒的经世济国之志与社会民生的头痛脑热共融于一腔沸腾热血。他们就是近现代中国商业神话的缔造者——徽商。  相似文献   

19.
一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 ,两个哲学史上的革命家 ,一个在 2 0世纪通过对“忘在状态”的揭示追根究底地批判了西方千年之久的形而上学传统 ,一个在 1 9世纪以人在感性活动中的异化揭露了一切既往的“哲学真理”和其他“意识形态”都是这种异化的观念的回声。在这两位思想大师之间虽有时间上的百年之隔 ,虽在哲学的述说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别 ,但他们各自所发动的革命 ,是同一性质的思想大事变 ,并且都是对人类当代状况及其根本问题的击中要害的阐明。因而 ,他们之间在思想上的相遇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他们的哲学革命都是对形而上学藩篱的挣脱 ,所…  相似文献   

20.
在流派林立的中国新诗史上,虽然没有出现一个非常明确的唯美主义诗歌流派,但唯美主义诗歌却表现出与其他流派诗歌迥异的一面,即它并未独立形成流派,而是坚实地附着在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各流派的诗歌上,以一股潜流的方式贯穿了几乎整个中国新诗史。在现代诗人中,王独清和蓬子便是典型的具有"两面性"特点的诗人,他们的创作虽然被贴上了象征主义的标签,但唯美主义却是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的不容否认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