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是一种形象思维,缺乏分析、综合、抽象等逻辑思维过程,长期停留在感性阶段。思维的混乱必陷入思维怪圈,思维的怪圈必陷入僵化,从而构成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缺陷。这种混乱而僵化的思维模式影响了中国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指的是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思维方式,即中国人长期使用并形成定势的主流思维方法和习惯。学术界关于影响中国社会进步的因素讲的很多,但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混乱、僵化的思维模式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圜道整体观和直觉顿悟是中国传统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对中国人的思想表达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拟通过中国学生英文作文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管窥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对中国学生英文写作的影响。本文的讨论将对英语写作教学以启示。  相似文献   

4.
西方政治哲学从柏拉图开始,就有自己未曾中断的理论传统。我们在研究政治哲学时,常从西方政治哲学着手,西方政治哲学的思维模式被认为是政治哲学的经典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比较侧重理性与逻辑,邓小平政治哲学在思维模式上走出一条迥然不同的道路,那就是灵活运用哲学方法,侧重实践,突破了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对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传统思维模式是一种感性的思维模式,注重知觉、顿悟。与西方理性思维相比,缺乏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过程,这种混乱、僵化的思维模式已成为一种定式和习惯,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思维是时代的产物,它具有独特、浓厚的中国特色,作为传统思维的整体性,它具有直观性、内向性和单维性、政治伦理性的特点,它重视实际,讲究实效,塑造了中华民旅淳朴、求实的静态思维模式。中国传统思维整体性向现代系统思维整体性转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系统思维整体是以开放性和创造性,重视整体功能、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它适应时代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意向性思维是我国的传统思维模式,它深刻地渗透在中国文字之中。简要论述了意向性思维模式的特点,并且举例说明意向性思维与会意字的起源和发展有密切联系,对会意字的组成方式进行总结归类,指出它与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中国儒家思维模式之所以能够对邓小平理论产生影响,首先在于对邓小平个人思维模式产生影响;其次在于儒家思想的形成背景和面对的问题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背景和面对问题的相似;最为关键的是儒家思想与西方传统哲学具有不同的纯构成性,而非现成性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使儒家具有摆脱一切外在的存在规定性,具有抗拒中西方文化思想史上思想的现成化和体制化这种特别顽固倾向的能力,成为邓小平理论寻找突破现成化、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有力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边城》与"五四"以后占主流地位的社会剖析小说有着深层次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更多源自作家思维方式的不同。沈从文更多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因此,他很大程度上拒绝了西方小说因果的和逻辑的模式,而采用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注重感受和直觉体验的模式。《边城》将人与物、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都置于同一个平面之上,描绘了一幅完整的湘西风俗画,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体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体系,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体系可分为两个层次:表层象征系统和深层象征系统。表层象征系统是外显的、可观察的象征类型,它包括行为象征、实物象征、言语象征、数字象征和颜色象征等;深层象征系统是内隐的、本民族社会成员未能感知的"无意识模式"或"无意识结构",并分析了二元结构、三元结构、五元结构和八元结构思维模式。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象征是人们各种观念、信仰、制度的表达形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深层象征系统,也就是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国古代的基本的礼俗、制度等都是按照某种结构形式规定的,并不是随意创造的;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分类系统和思维模式根源于自然现象和人自身的分类。  相似文献   

11.
依法律思维赖以产生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历史条件之不同,可将法律思维区分为传统法律思维与现代法律思维。因长期所处的特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中华民族形成了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思维模式及其由之制约的法律思维传统。中国传统法律思维是与自然经济(或计划经济)和专制政治紧密相连的法律思维方式;而现代法律思维则是建立在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基础上的法律思维方式。由前者向后者的转型既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也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音乐意境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中意境的意义、中国传统审美观点及思维模式和音乐意境的创造等方面进行探讨 ,指出中国音乐艺术是以抒情为主和追求意境深远为特征的。  相似文献   

13.
借助现象史学的方法,根据中国传统社会国家治理模式生成和演进的机理,可以将中国传统社会国家治理模式概括为"中心主义"国家治理模式。"中心主义"国家治理模式是以社会的一个中心力量为主导发展形成的一种国家治理模式。经过历史的沉淀,"中心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传统已凝结成为中国人稳定的政治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制约着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的选择。近现代中国国家治理模式选择的曲折道路证明,当代中国必须自觉地立基于"中心主义"政治文化传统,创新和优化"中心主义"国家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哲学和谐辩证法思维是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和谐辩证法的整体性思维特征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推进整体发展的模式;和谐辩证法的主体反思性思维要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谐辩证法的辩证性思维指出和谐社会终极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自然科学的传统思维模式是人类对"合理性叙述"的最普遍认识,参考自然科学的传统思维模式有助于幻想影片的创作。例举几个在影片叙述模式上成功或不太成功的科幻影片、动画影片及神话影片为例,阐述参考自然科学思维模式的幻想影片创作模式,说明虽然在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艺术科学领域不能完全照搬自然科学的传统思维模式,但是参照这种思维模式应该有益于创作出更成功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由儒、释、道三家揉合而成 ,看似多有分歧、对立之处 ,实质上根本上存在着深刻的统一 ,即在思维的最高层次上都强调“一”和“中”的理念 ,“一”与“中”正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东西方文化相比较 ,中国传统文化偏于向内的阴性思维模式 ,重觉性 ,带有艺术特征 ;西方文化偏于向外的阳性思维模式 ,重理性 ,富于科学品味。觉性与理性是人类进步的双腿 ,中西文化互补、融合、汇流将成为未来人类文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医的意象思维与意象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既非具象又非抽象,既兼具象又兼抽象。意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最具特色的思维方法之一。在长期的实践中,意象思维产生了一系列的意象模式,如阴阳、五行、八卦、干支等。中医学的六淫、四气、藏象、证候等亦属意象模式。意象模式具有整体性、衡动性、相对性、随机性、中和性、指示性等特征。认识掌握意象思维方法对古今文化沟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相当长时期以来 ,以“天人合一”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和以“主客二分”为代表的西方思维模式一直在进行互相间的影响和渗透。这种哲学现象体现了中国和西方国家正好相反的文化转型 ,它对于正在经历现代化洗礼的中国文化来说 ,可以起到激励与警醒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9.
象思维是与源自西方的概念思维截然不同的中国传统思维的主要形式。自西学东渐以来,中国全面接受了西方的科学、文化,也包括其产生的思维方式。经过一百多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已经西化了,现代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时使用的也是西化的思维方式。由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与西方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使用这种西化的思维方式严重地误读了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在方法论上实现自觉地摆脱西方思维的影响,成为正确理解中国传统的前提。因此,必须终止概念思维,进入象思维。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文化基因,如爱国主义的价值观、辩证法、和合原则及思维模式等,是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思想的重要思想材料。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脉渊源基础上,邓小平以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精华,解决了现实政治的难题,勾画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大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