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论区域产业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职能与作用施清宏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引入,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决策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体制下政府主要通过投资计划控制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市场机制的利益导向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经...  相似文献   

2.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大体有三种可选择的模式:有市场调节的计划金融;有局部计划调控的市场金融;有计划的市场金融。有市场调节的计划金融是一种计划金融与市场金融外在结合型的金融体制模式。该模式虽引入了市场金融机制,但本质上仍是一种计划金融模式。其主要特征是:经济手段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市场机制作为一种补充机制开始发挥调节作用,但其在相当程度上受行政计划机制的束缚,还不能作为主要的调节手段并发挥其主导、独立的调节作用。显然,这种模式不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从我国现阶段二元机制对峙、二元秩序渗透的效应分析入手,从经济运行内在机理的角度,揭示使我国经济运行从无序到有序所需要的基本规则,阐明实现这些新规则从而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新秩序的途径:制度创新、环境创新和组织创新。一、二元机制对峙效应与二元秩序渗扰效应二元机制即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并存是对传统单一指令性计划机制的第一次否定,但同时意味着经济运行规则的多重化,意味着经济运行过程的摩擦与冲突,具有强烈的对峙效应。第一,价格双轨,使企业具有了价格接受者和价格制定者双重人格,成为物价轮番扭曲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地上兴起的“不动产热”,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计划体制的看法,而且也拓宽了人们对不动产问题的视野。不动产问题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不动产问题的严重性也已被各阶层人士强烈地感受到。 然而,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建立起能够刺激不动产使用者有效利用不动产资源的机制。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长期忽视不动产作为生产要素的存在,否认不动产具有价值,否认市场机制对于不动产配置的重要作用。当然,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正如计划机制不是万能一样.市场也罢,计划也罢,都只是手段,…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对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批示中提出了"两个归根结底"的思想:东北地区问题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要靠深化改革。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依靠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正确发挥政府作用,形成新的增长机制、振兴机制。着力解决老工业基地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一自治计划与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不能根据某种逻辑演绎法或归纳总结法一劳永逸地确定.这一关系取决干在解决经济问题时计划具有什么样的职能,即计划机制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所有经济部门和社会部门,或者说计划机制是否根据某种"平等的"原则与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7,(1):98-103
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价值旨归是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转型期要素矛盾交互运动作用的结果,集中表现为经济利益问题、监管问题和社会问题。食品药品安全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增量改革,更需要理念重构。从学理上构建以市场机制、监管机制和社会机制为三角架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新机制,有利于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一、不断提高对适应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第一,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格局,要求中观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之相适应.如果把全国看成宏观,把企业看成微观,那么,就可以把中心城市和实行市带县体制的中等城市看成中观.而中观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中观经济必须首先适应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新格局。现在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已占据了重要地位.目前全国指令性计划产品比重降到16%,指令性价格管理的比重已不到30%.这就迫使中观经济的发展,必须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形成追求市场利益的机制,否则就难以生存和发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来出现了建国以来第一次普遍的总量上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社会最终需求对国民经济发挥独立的整体性决定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格局已经形成。在这种形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学界曾流行过一种观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经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这个论断是难以成立的,况且有些西方学者也不这样看待这个问题。实际上,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经济。因为不论市场机制,还是计划机制,都是调节生产和交换的手段。每个国家究竟采取市场机制还是采用计划机制,或者两者结合地调节国民经济,取决于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商品经济发展程度。我们看到,调节经济的机制和手段的变化,不反映社会经济制度根本变化。资本主义实行经济计划…  相似文献   

10.
一、经济调节机制的单一性是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工作的一大教训自50年代中开始,由于所有制结构上的单一化倾向,或者说公有制关系的一统天下,在经济调节机制上也逐渐地否定了50年代初的市场机制,形成了计划机制而且是指令性计划一统天下的情形。大自第Ⅰ部类与第Ⅱ部类、积累与消费、农轻重等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小至居民日常几块豆腐干的供应,无不采取计划的办法。如此单一的而且是僵化的计划机制引起了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系列严重弊端:如供需脱节、商品严重短缺;比例失调、经济不断混乱;企业僵化,微观没有活力;高消耗低产出,宏观微观效益都不佳;高积累压消费,人民生活在20年当中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种单一的僵化的计划体制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起了改革的旗帜,提出了发展商品经济、利用市场机制的改革原则。  相似文献   

11.
那声润  康星华 《学术交流》2006,(11):140-142
传统的社会保障主要出于人道主义或社会安定的考虑,而现代的社会保障尽管也有人道主义或安定的成分,但更重要的它是一种经济手段。其作用在于:可以减少生产过剩,增加有效需求,使供需平衡,抑制经济危机的频发,从而使社会生产或生活能够正常或良好地运行。  相似文献   

12.
This special issu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Review considers the multidisciplinary topic of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digital economy. The selected articles that comprise this issue offer a number of varying perspectives on the changing and increasingly complex environment in which social security institutions operate and critically assess not only how social security institutions are likely to be impacted but also how they may respond to the challenges foreseen. Social security institutions do not have control over external factors that can negatively impact the financing and coverage of social security programmes. Nonetheless, with the shift to the digital economy, the task at hand is to manage an unprecedented process of change. Though ensuring service continuity is the primary concern, also required are improvements in service delivery for all stakeholde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sponses to meet new operational challenges and emerging coverage risks. Particularly in more developed economies, the socio‐economic challenges that accompany the labour market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the transition to the digital economy are often characterized as presenting a risk of growing precarity. Regardless, the global policy goal remains one of ensuring sustainable and adequate social security protection for all.  相似文献   

13.
国际海底区域生态系统复杂独特、生境多样,蕴藏着巨大的基因资源。基因资源生物采探与矿产开发过程同一,可能会对国际海底区域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在生物采探过程中适用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风险评估,可以有效降低生物采探对生物多样性危害的风险。而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保护区的建立,体现出各国深海利益的博弈。国际海底区域生态安全机制的设定,要兼顾利益平衡,在积极保护脆弱生境的同时,避免生态安全标准成为发展中国家实际参与国际海底区域生物采探的绿色壁垒。  相似文献   

14.
As natural resources are depleted and global population grows, environmental security is becoming an increasingly salient dimension of long-term peace. In this article, we discuss current views of environmental security and go on to argue that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dimensions of resource-based conflict should also be addressed. We briefly describe six examples of such conflicts, and conclude that psychologists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peace, by bringing attention to, and helping find ways to mitigate, the psycho-ecological dimensions of armed conflict.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单位体制互解,单位保障逐渐"衰落",企业的社会福利功能在弱化,社区成为社会整合的主要载体,社区社会保障成为保障公民福利的一项重要体系。将社区作为实施社会保障的依托,应树立以人为本社区建设的理念,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探索社区社会保障资金的方式和渠道等。  相似文献   

16.
农业品牌化是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国正处在农业品牌化的初级阶段,对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的探讨是农业品牌化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在实践上对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文章经过理论分析构建了以市场评价和质量评价为主,兼顾效益评价和潜力评价的农产品品牌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用综合评分法确定分值,得出对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相对评价。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制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刁振娇 《求是学刊》2007,34(4):78-83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社会安全网"和"社会减震器"。虽然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制现在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但尚存在诸多问题。因而有必要在现有社会保障法律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立法、执法与司法环节。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法律体制,使公民的社会保障权益得到充分地实现,从而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试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着投融资体制扭曲、条块分割壁垒、社会保障建设滞后及微观经济主体动力缺失等体制性障碍,而这些障碍的存在都与政府职能的“越位”与“缺位”相关。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合理界定政府、市场与企业三者的功能,政府职能的发挥应立足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的同时,努力营造产业持续创新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乔榛 《学术交流》2001,(4):43-45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尚存在内容不健全、法制化程度低、实施机制脆弱的不足.比较国外较为成熟的传统型、福利型、储蓄型三种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受到启发,进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障面宽、保障程度适中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此目的,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保障立法,既要健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又要严格社会保障执行的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uses longitudinal data to estimate the short‐ and medium‐term economic effects of divorce in the USA, the UK, Switzerland, Korea, Germany and Australia during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1st century.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during the 2000s, in all of the countries studied, divorce had, on average,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equivalised household incomes of women. However, the extent and duration of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divorce differed markedly between countries. In all of the countries, the effects of divorce on the equivalised household income of men were smaller than for women. Although, using the available data, it is not possible to definitely expla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untries, the analysis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verage economic effects of divorce, particularly for women, are heavily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he labour market, family models and the family law system of each country. While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such as child support and spousal maintenance do influence women's post‐divorce economic outcomes, what is most important in explaining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s women's labour market earnings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re‐partnering occu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