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欧阳修与韩愈的关系已被反复论述,而他与白居易之间的关联则较少为人所提,实际上欧阳修踵迹宋初王禹僻的努力,继续积极效法白居易。生活方面,他积极实践白居易式的闲适生活,沉浸在对各种“乐”的享受中,摒弃悲怨愁苦的传统贬谪态度,更倾向于白居易式的乐观旷达,这对北宋士人精神的形成不乏重要的示范作用。诗歌创作方面,欧诗呈现出的平易畅达风格与他兼学白居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白居易的平易诗风、讽谕精神、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等特征经过欧阳修大刀阔斧的诗文革新融入了宋诗的骨髓中。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广大教化主”的中唐杰出诗人白居易,诗歌推重写实通俗,平易流畅,甚至不避浅切,其诗歌在中晚唐的流播达到风行的程度.它的流播对当时诗坛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为当时诗歌创作树立新的审美范式,即元和体与元白体;另一方面对我国古代诗歌派别意识的觉醒产生积极影响.同时,随着晚唐政局的昏暗,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对白居易诗歌的接受进入更深层次,以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刘驾、罗隐、杜荀鹤、黄滔等为代表的寒门文人重新审视白居易诗歌中讽谕之作,并部分继承了白居易新乐府济世讽谕的精髓,使晚唐诗文创作在“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与锋芒”.  相似文献   

3.
学界对于白居易的诗风多以“浅切”概括之,但如果仔细考察白居易的作品,特别是其晚年作品,我们会发现,随着他思想的转变和中隐思想的提出,他的诗歌理论发生了转变。与之相适应,他的诗歌风格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呈现了向内收敛、以理为主的发展倾向。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作为中唐诗人的代表人物其风格多以讽喻著称,但除此之外白居易的诗歌中还有另一类风格,即受当时洪州禅的禅思影响而形成具有淡薄平易的无事情思的诗歌。本文简要分析了白居易禅思合一的诗歌受禅宗影响的几点因素,从唐代禅宗发展的大方向及白居易个人人生机遇的小方向及其禅思合一的诗歌分类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5.
闲适诗在白居易诗歌创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在闲适诗中通过琐细生活描写和平易风格表达了应对人生的态度。从中唐整个社会环境和白居易自身特点来看,中唐社会政治、社会风气、儒释道思想、官僚文人普遍的社会心理和陶渊明等魏晋以来的隐逸思想,以及职官、园林、洛阳地域个性等外部诱因都对白居易闲适诗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淮海词简论     
秦观是北宋中期的婉约派词人 ,他固守晚唐五代以来所形成的抒写传统 ,坚持把表现男女之情作为词的根本任务 ,因而创作题材比较狭窄。但是 ,他的词大多蕴涵着浓郁而真挚的情感 ,语言平易浅切、清新自然 ,善于借助景物描绘 ,营造凄美幽邃的意境 ,以迂回婉转的方式 ,曲折见意 ,风格缠绵悱恻、含蓄隽永 ,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代表着当时文人词创作的审美规范与审美走向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一生在长安度过了二十多年时间.从勇敢谏诤的左拾遗到意气消沉的太子少傅,前后判若两人,白居易对中唐杜会的分析是正确的,他提出的广开言路、举贤任能、轻循薄赋等主张是切叩时弊的,白居易的讽谕诗抨击黑暗现实,反映民间疾苦,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邵雍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又是一位热衷诗歌创作的诗人。他洛阳的日常闲居生活与白居易晚年的闲适如出一辙,具体表现为对“闲”的自得和对“乐”的倡扬,共同拥有在“中”的状态中求得知足的心态。与洛阳的这种闲乐状态相对应,邵雍诗中不仅反复表达“乐”的主题,而且还积极摹仿白诗平易流畅的美学风格、别具一格的诗歌手法、通俗化倾向等方面,与白居易的闲适诗尤其是归洛后的诗歌极为肖似。由于邵雍在北宋中后期洛阳诗人群中身份的特殊性,他这些接受白居易的表现也具有了某些特别的意味。  相似文献   

9.
欧阳修对平易文风的提倡与实践,是他对平易精神的自觉追求在文学创作中的反映。欧阳修追求的平易精神,体现了宋代士人掌握政权之后的主人翁心态,它强调务实有为,提倡立足现实的道德追求。在平易精神影响下,欧阳修的散文以自然而真实的面貌表现了更加广阔的现实生活内容,艺术手法呈现出种种新变,形成独具特色的平易文风。  相似文献   

10.
晁迥是宋代著名的晁氏家族的奠基人,在政治、思想、文学上都有一番成就。他早年追尚宋初的白体诗风,中年一度用西昆体的典实补救白体的轻浅,晚年退居洛阳,沉迷于参禅悟道,转而偏好白居易抒发人生感悟的诗歌。他学习白居易融会佛道的行为,推崇白居易知命委顺的处世方式,对白居易的选择和解读已经从诗歌延展至其思想和人生态度,不仅极大丰富了宋初对白居易的接受内容,而且启发出宋人接受白居易的新路径,在宋代白居易接受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朱敦儒词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敦儒是两宋之交的著名词人,也是苏辛之间具有继承与开拓之功的过渡性人物。他的词着力书 写主体的自我襟怀。内容可分为忧世之作、人生感悟之作和隐逸之作。艺术风格为清旷飘逸、疏宕明朗和通俗 流畅。  相似文献   

12.
宋初直臣田锡的古文与辞赋创作已得到学界普遍关注, 而其诗歌研究一直处于相对寂寞的境地。田锡是宋初阶段学白诗人的代表, 他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诗学主张:在诗歌内容与功能上, 他主张反映现实, 服务政治与表达情性相结合; 在诗歌审美上, 他崇尚雅正与艳丽并美; 在诗歌风格上, 强调绚丽多姿与不拘一格并举; 在创作手法上, 师法自然与转益多师并重; 在诗歌语言上, 平易流畅与含蓄精健齐芳; 在诗歌体裁上, 古体与近体不分轩轾, 如此等等。这些主张表现出较高的理论价值与开阔的文学胸襟。同时, 田锡诗歌创作基本实践这些诗学主张。他部分纠正了宋初白体诗内容单一追求闲适、语言追求通俗浅易、风格偏向平易流畅的倾向, 并成为宋初阶段学白诗人的杰出代表, 其诗歌主张与创作实践丰富了学界对宋初白体诗歌内涵的体认。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在近体诗主导诗坛的中唐,李贺诗作精妙,但他更着意创造古体诗。在声韵上呈现出一系列有别于近体诗用韵的特色,以尤韵为主,色调忧患。  相似文献   

14.
在成熟的文学思想的指导下,宋祁的诗歌创作体现出鲜明的由"唐音"到"宋调"的过渡.与其兄不同,其诗更显"宋诗"的特色.在诗歌内容方面,他对内心世界"怨愤"的抒发,开拓了宋诗题材的表现内容.诗歌风格方面,由早期的绮艳转向晚年的沉郁、奇涩.宋祁很快抛弃了早年诗中的浓辞丽藻,而代之以奇字俗语.在艺术表现上,其诗善用典故、意象以表现深沉的情感,同时也不乏直抒胸臆之句,充分体现出其诗的过渡特色,为宋诗另开"精工"一路,这对后代诗歌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章的诗来自于他熟悉而又热爱的生活,以质朴蕴美而见长.刘章主张"到生活中去,去思考,去熏陶,去获得真情",他要把诗写得"像血一样有色".他的诗观是朴素,真情,出自自我,通向人心,有益社会.因此,他的诗作形成了俗中见雅、纯净朴实的风格.在艺术形式上,他的诗融词体、律体、民歌体于一炉,诗体己自成一路,独具风采,是诗人对现代诗体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月人乃当代著名词人,其词植根于现实生活,凸现时代精神.形式恪守"倚声填词"的圭臬,又善于创调.词境不减宋人高处,卓然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17.
借景抒情感悟人生--罗伯特·弗罗斯特哲理诗意蕴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具有代表性的哲理诗,揭示了弗氏诗歌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清新质朴的艺术风格,他在灵活运用英美诗歌的传统格律创作现代诗的基础上,发展了他关于"句子声音"的诗歌创意,用句子的声音、语调和自然节奏一起来传递和表达诗歌的意境,而比喻和象征手法的大量运用,更使诗歌看似在描述美丽的自然,实则蕴涵哲理,深邃隽永.  相似文献   

18.
张喜华 《南都学坛》2006,26(3):70-73
因个性气质、审美取向与雪莱有许多共通之处的徐志摩在诗歌创作方面多方吸纳雪莱的诗歌风格,诗歌的主题、韵律和格调都极具雪莱的浪漫风格,成为中国诗坛浪漫的先驱,因而被称为中国的雪莱。徐志摩诗歌并非完全西化,浪漫抒情和音韵美感里浸透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底蕴,细腻柔情与哀怨凄凉中体现着他的坎坷不平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9.
李白是盛唐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诗歌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李白的成功,除了个人的天赋之外,还得力于对庄子、屈原以及曹植、谢月兆、鲍照等人诗歌创作的继承与借鉴,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此外,李白诗歌在题材和表现内容上对传统的诗歌也有拓展,对后代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0.
唐玄宗李隆基对盛唐诗坛有重要影响。作为帝王,唐玄宗的各项措施引领盛唐诗潮的到来;作为诗者,唐玄宗通过创作实践,无论诗歌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上,都积极地影响了盛唐诗坛。其诗标志其对六朝绮靡诗风的彻底淡化,诗序体的发扬、杂言形式的实践,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体式,继古承新的艺术手法同样具有深刻意义。游宴赏乐、巡幸抒怀、送别赠答、军旅畋猎是唐玄宗诗歌重要题材,其中,巡幸抒怀诗境界阔大,感情真切,代表其诗歌的最高成就。综合来看,唐玄宗在诗史上的地位,值得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