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是历史文化悠久且具有独特魅力的大国,特别是其传统文化艺术的内涵,世界各国人们均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内涵以及底蕴着迷。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一大体现,更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民族特质的体现,不同文化艺术在与美术的结合与碰撞中产生的精髓与结晶让诸多的人为之倾倒。研究发现,将其有效且合理地运用在中专美术教学中不仅能进一步提升教学品味,更能直接地反映出其总美术艺术的文化内涵。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在中专美术教学中渗透与加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山西布老虎民间艺术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包含着劳动人民质朴深厚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质,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山西布老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其在文创产品的创新转化中,其艺术与设计的呈现方式与表现方法,挖掘通过文创产品设计使山西布老虎重新进入大众视野的可能性和可...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族图案的形成具有悠久的历史,每一种民族图案都蕴含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体现着劳动人民的审美趣味,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艺术价值。民族图案通常会和一些艺术设计作品同时呈现,其立足于传统,体现着传统的美术精神和民间艺术。图案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情感,体现着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在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的民族图案依然能够被创新和应用,并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口头传统作为具有悠久传承和较高艺术造诣的语词艺术涵盖了诸如神话、传说、故事等诸多传统语言艺术门类.世居于青藏高原的土族在历史的演进中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却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口头传统,隐含了土族历史的部分真相,是土族历史中被边缘化了的一段真实的历史.包含了土族民间信仰、族群来源和婚嫁仪式的口头传统文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含着土族人民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诗意思考;承载着土族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其传统文化的象征,有利于形成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屋顶是华夏传统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屋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传统建筑总以较为固定的形式呈现着,并且屋顶是智慧的工匠师们重点表现的地方,能映射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1]。本文对屋脊兽文化的研究整理有前人的成果也有自己的观点。概括性地介绍整理了屋脊兽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包括从建筑的角度对屋脊兽艺术进行分析,从文化的内涵对屋脊兽艺术进行研究,并阐述了屋脊兽艺术研究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研究其所具有的深层意义和内涵。  相似文献   

6.
屋顶是华夏传统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屋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传统建筑总以较为固定的形式呈现着,并且屋顶是智慧的工匠师们重点表现的地方,能映射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1])。本文对屋脊兽文化的研究整理有前人的成果也有自己的观点。概括性地介绍整理了屋脊兽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包括从建筑的角度对屋脊兽艺术进行分析,从文化的内涵对屋脊兽艺术进行研究,并阐述了屋脊兽艺术研究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研究其所具有的深层意义和内涵。  相似文献   

7.
黎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是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源于黎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发展至今被赋予时代内涵,具有大众性、娱乐性、广场性,表演性、观赏性,深受黎族人民以及国内外参观游者喜爱。本文分析了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所具有的旅游文化资源,并对其开发利用和国际旅游岛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艺术形式——中国书法。具有独特艺术魅力和深厚文化内涵的中国书法,不仅仅是一种线条艺术和造型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人文思想的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日本的“书道”和韩国的“书艺”也都源自中国书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书法也是全人类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9.
土族婚礼歌伴随着土族悠久历史留存至今,是研究土族历史、宗教风俗和民间艺术的宝贵资料.本文以互助土族传统婚礼歌为主要对象,对其研究状况、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等进行了粗略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大理传统白族民居,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如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大理古城及其周边等白族聚居区。白族传统民居建筑不管是其院落布局、结构形式还是构造工艺等均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特质。尤其是在照壁的建筑处理上最为突出。照壁作为白族传统民居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白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还凝聚着白族文化的深厚底蕴。经过时间的洗礼和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和演变,当传统的院落建筑逐渐被现代的高楼大厦所替代时,照壁并没有因此退下历史的舞台,它与时俱进逐渐演变为新的艺术形式——玄关。玄关传承着照壁的内涵,不仅蕴藏着丰厚的传统元素,还兼具了现代气息,它是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也是二者相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传统民俗玩具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艺术形式,记载着我国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域的生活和艺术历史,具有非常高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然而,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形式古朴的民俗玩具正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它们正在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基于此,本文立足传统民俗玩具于当今时代的创新发展问题,挖掘其社会文化内涵及其意义流变,试图唤起人们对民俗玩具和传统文化的重视,从而促进其活态保护。  相似文献   

12.
传统民俗玩具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艺术形式,记载着我国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域的生活和艺术历史,具有非常高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然而,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形式古朴的民俗玩具正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它们正在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基于此,本文立足传统民俗玩具于当今时代的创新发展问题,挖掘其社会文化内涵及其意义流变,试图唤起人们对民俗玩具和传统文化的重视,从而促进其活态保护。  相似文献   

13.
张帆 《民族学刊》2020,11(4):111-116, 147-148
新发展理念作为我国新时代洞察社会现实问题和发展取向的方略,紧扣时代脉搏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回望中华五千年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长廊,传统民族特色民居建筑属于璀璨的明珠;她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底蕴和宝贵的营造技法,其魅力超越了时间、空间。传统民族特色民居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世界人民的财富。当下因改革开放的负效应,西方建筑艺术造型文化的浸入,让我国各地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造型风貌文化正在消失,让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现象不断呈现而且已开始向乡村延伸;研究继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民族特色建筑文化已成为历史使命。本文以环洱海东、西岸白族传统特色民居新旧更替不同模式为样本,通过比较研究后发现以传统特色为主导兼容创新的新旧更替模式,在推动继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民族特色建筑文化的同时,还具有激活其经济属性的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文化的关注度也在逐渐增加。作为毛南族原始舞蹈遗存下来的舞蹈文化,傩舞有着"中国舞蹈活化石"这一美称,由于傩舞依旧保存着先祖最传统的原生态肢体语言,其中包含着独特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弘扬这一传统艺术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国人找到历史归属感,同时也将加深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因此傩舞的文化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毛南族傩舞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化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壮泰民族各居一方,相隔千山万水,但在传统的艺术种类、表现手法、文化内涵、艺术风格以及审美观念等方面,却表现出诸多的相同或相似性。其原因除了人类在审美方面所具有的共性外,还与壮泰民族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及其传统文化模式密切相关。通过对壮泰民族的传统艺术及其审美观念的比较研究,可以加深对其传统艺术、文化心理、文化生态及历史关系的认识,有助于发展壮泰民族的传统友谊及源远流长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16.
侗锦是侗族的文化传承,蕴含了民族传统文化,反映了同族人民文化心理,展示了侗人民的智慧,是侗族民俗文化的载体,是侗族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体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从侗锦的历史出发,来描述侗锦传统图案的特色,结合侗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与心理特征,来探讨侗锦传统图案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在长时间的生产及生活中,傩戏由广大人民群众发展而来。这一种艺术形式是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作而成的,其是一个具体的文化多样性表现,同时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在传统文化保护存在很多漏洞的今天,面对沅水流域傩戏需选择有效措施,实现其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及保护。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种类繁多,受众广泛,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优秀文化之林中的一朵奇葩。伴随着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现代文化艺术层出不穷,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本研究追溯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分析了中国戏曲的发展现状以及所暴露出的问题,并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发展和壮大中国戏曲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秦耕 《中国民族博览》2023,(13):171-173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艺术与雕刻工艺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更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凭借其精湛的技巧和丰富的象征意义,传统建筑中的装饰艺术与雕刻工艺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和幸福境界的向往。本文主要就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艺术与雕刻工艺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侗锦是侗族的文化传承,蕴含了民族传统文化,反映了同族人民文化心理,展示了侗人民的智慧,是侗族民俗文化的载体,是侗族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体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从侗锦的历史出发,来描述侗锦传统图案的特色,结合侗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与心理特征,来探讨侗锦传统图案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