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汤庆华  潘卫红 《云梦学刊》2006,27(5):123-124
当前我国大学生由于环境的转变,面对各种压力,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身心健康是当前教育的热门话题,而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能从多方面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2.
康丽 《阴山学刊》2011,(4):92-94,98
本文通过分析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各种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良好的调节和促进作用。体育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增加体育活动的娱乐性的同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比赛和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已成为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我国大学生在多项身体指标上与外国大学生相比均处于落后状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体育教育理念落后、教育目标设置不合理、教育课程定位不准确,体育教学管理处于从属地位。因此,为提高我国大学生体质水平,缩小我国大学生与国外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差异,必须大力促进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改革教育教学体制,创新体育教育理念;改变体育教育的从属地位,变大学生被动锻炼为主动参与;加大体育投资,完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覃林 《理论界》2007,(4):109-110
高校在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过程中,应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使其成为课堂体育教学的有力延伸。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它需要学校、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并应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乐园。  相似文献   

5.
史湘平 《云梦学刊》2014,(3):119-121
运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理工学院文科、理科不同学科专业在校普通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行为与健康理念的理解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诸因素,从而为提高体育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完善大学体育教学,全面实施大学体育教育和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的阳光体育运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郑红 《理论界》2004,(5):171-171
着重研究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身心健康和体育运动水平,有利于体育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重要作用的发挥。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个性品质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但是如何能够评价体育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发挥,建立适应新时代的科学、合理的学生体育身心健康和运动水平评价方法是势在必行的。1.评价模式。①教育型目标调控模式:这种评价模式认为,从改进和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着眼,旨在通过评价使评价对象朝自身成绩和能力提高、自我完善和持续的方向发展。目标是评价的基础,过程是评价的重…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和最后环节,是学校体育与体育社会化的转折点和学与用的衔接点。因此对大学生来说终身体育教育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健美操运动不仅能全面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更能培养大学生自觉运动的能力和习惯,从而影响他们,使之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亚健康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理念的今天,培养良好的国民身体素质被提到了突出的高度.而当前中国大学生身体素质不佳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文章在分析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健康身体素质及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健康对人才的培养影响重大。大学生身心健康包括身体生理健康与精神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机理不同,表现不同,影响因素不同。二者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机地统一于大学生身上。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发展的特点主要指它的特殊性和动态性。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重要的问题在于:一是确立新的健康观;二是落实身心健康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教育观念由“生物体育观”向“多维体育观”(生物、社会、心理)的转变,大学生的心理健 康与心理障碍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论述了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体育态度的现状调查与培养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不能不受自己态度的影响,态度是最为常见的也是极其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积极稳定的体育态度是影响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调解着人对体育项目或参与的行为选择.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在查阅有关社会心理学、教育学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调查了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并从高校体育教学的角度探讨了培养大学生体育态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比较、技术分析、体能测试等方法,对我校2007级新生乒乓球专项课运用竞技体育训练模式进行了教学实验探索.经过两学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专项技术水平和体育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现代科学化全新工作方式 ,就是体育目的健身化 ,运动锻炼处方化 ,运动项目手段化。它以健身运动处方为操作程序 ,以健身运动负荷价值阈为负荷标准 ,以巡回锻炼为组织形式的规范化科学化的运作程序。这样就把高校学年的、学期的、课程的计划工作和实施操作过程 ,纳入了科学化、程序化的轨道 ,从而真正使体育迈上科学化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大学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对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浅谈体育消费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体育消费者作为基础。消费能力是指消费者所具备的善于消费以及有效 使用消费对象的知识和才能。体育消费者是具有体育消费能力的消费者。体育消费能力是一种特殊的消费能力,体育 消费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校体育这一路径。在高等学校开展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有利于学生体育消费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时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已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美育教育中特有的功能,即审美同情、审美想象和审美超越的培养,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良好的道德情感、创新的精神和心理调节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因此,要把美育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提的层面中超拔出来,着力加强大学生的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17.
刘志成  孙佳 《云梦学刊》2010,31(3):126-129
高校教师的亚健康状态不仅威胁教师的身心健康,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通过对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亚健康状态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运用体育隐蔽课程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教学中,新课程实施的深入发展和注重课堂的教学的背景下,运用体育隐蔽课程的实践价值,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有效参与和有效学习,使之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19.
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必须加强教育体系建设和教育机制建设,形成完整的、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现体系,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切实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引导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校园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和谐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谐校园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在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困窘、个人不良心理和校园氛围的影响;针对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