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说话”一题最能反映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的真实情况。从四川师院测试的情况来看,应试者在“说话”这道题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表明其普通话水平不高的实际。通过对测试成绩及错误类型的分析,我们认为方言的影响是说好普通话的一大障碍,并提出了克服方言障碍,说好普通话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2.
当今的普通话词汇系统中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新语,大致包括新造词、方言词、外来词、港台词、缩略语等类别。关于这些词语的规范问题,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如何对这些词语进行评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三条评定原则:一是开放(动态)性原则;二是功用(实效)性原则;三是规范(约束)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地方普通话是带有方言特征的普通话。地方普通话中有的词与普通话的词形同义异或义同形异,这些词是词语失误的主要对象。规范地方普通话中的词语失误,应删除地方普通话中与普通话无对应词的词,用普通话词替换地方普通话中的不规范词,调整词语的语序、词根和词缀。  相似文献   

4.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说话”主要考查应试者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的规范程度。本文主要针对应试人在“说话”项中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5.
PSC说话项评分细则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是对应试人所具有的普通话水平等级的评定。目前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所采用的测试方式是口试,测试的内容分为有文字依托的材料朗读和无文字依托的口语表达两部分。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说话项"的评分难度较大,按现行的评分标准来确定此测试项的评分细则会出现较多疏漏。从测试实践看,针对"说话项"测试中出现的容易造成测评等级与实际水平不等值的情况,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应从语言面貌归档与实际水平、词汇和语法规范标准、自然流畅度等方面准确把握,进行合理公正的测试评分。  相似文献   

6.
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下简称普测)中的"说话"测试是应试人说普通话能力的综合考评。要使普测中应试人的"说话"与实际说话水平等值,必须加强测试本身的规范化研究,使其更有"效度"和"信度",从而推动普测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规范程度的检测。应试人在测试中被评定的普通话等级应该是客观、可靠的。但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口语测试,主观性很强,常常出现较大的误差,降低了测试的信度。在评分中影响客观化的因素我们称之为非客观因素。本文主要谈谈PSC评分中出现的非客观因素的干扰及尽量减少这些因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普通话水平测试题(2001版)在读词、朗读、说话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使测试和评定达到准确、科学,应尽早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在普通话教学中应以普通话水平测试为指导,根据普通话测试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注重方音辨正,重视短文朗读训练,加强“说话”训练,真正发挥普通话口语课的作用,努力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在教育部、国家语委领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测试。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应试者因在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儿化、轻声及口头说话等方面常常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导致大量失分.为帮助应试人员提高普通话测试成绩,结合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工作的实际,从发音方法、发音规律等角度总结出一些应试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