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同志:2004年10月,我的邻居张风兰老人辞世了。可她没想到,因为她的两份遗嘱,她的子女们相互间打起了官司。张风兰老人生前育有5个子女。几年前,她的老伴去世后,她就一直和女儿赵晓风生活。2003年5月,儿子赵伟将老人接到自己家居住,老人在赵伟  相似文献   

2.
正裕 《老年人》2014,(10):34-35
正2002年,江苏淮安市一位九旬老媪租下当地一个环卫工人家庭的一间空房栖身。环卫工夫妻女的叫张海琴,男的名唐玉宝。两年后,孤苦伶仃的老媪再也掏不起房租,善良的环卫工夫妇非但没有为难她,反而赡养老人安度晚年。其间,他们3次搬家,夫妇俩始终把老人带在身边;老人生病住院,他们又举债为她治病……老人名叫汪梁氏,早年与丈夫结婚后没有生育儿女。2003年2月,汪梁氏的老伴因病去世,因为欠下了不少医药费,老人只好卖掉唯一栖身的房子还债。时年91岁的汪梁氏,无依无靠,只得租间房子居住。经人介绍,她结识了张海琴一家。汪梁氏顺利租到张海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8月10日,邓小平遗孀卓琳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举行。人们记得的,是她与邓小平相濡以沫、从未红过脸的58年婚姻;不为人知的,却是卓琳与年长邓小平仅5岁的继母的婆媳情。婆媳和睦相处51年,来自邓小平夫妇对老人的孝顺尊敬,也来自老人对子  相似文献   

4.
范夏昕和澳大利亚老太太朗德·菲的认识纯属偶然。那还是1995年6月,齐齐哈尔师范学院英语系毕业的范夏昕应聘到杭州市旅游系统做翻译。一天下午,她陪同一个国外旅游团在浙江杭州参观。那天,她把游客送走后,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宿舍。路上,她看见一位黄头发的外国老太太在不断地向行人比划着什么,可是过往行人听不懂她的话,一个个摇着头走开了。范夏昕出于职业的责任感,走过去用英语跟外国老太太交谈,得知老人叫朗德·菲,来自澳大利亚,62岁,独自一人来中国杭州旅游。这天,老人回宾馆迷了路,正急得团团转。范夏昕连忙安慰老人,并决定送老人回宾…  相似文献   

5.
2003年的一天,年过30的徐丽萍突然想:当我老去的一天,我将在哪里寻找我的晚年幸福呢?家、养老院或者可以有一个与朋友共享的独立养老空间? 就是这样一个对未来的遐想,引起她一发不可收的敬老情结.从了解开始,她看到听到身边的老人为找不到理想的养老院发愁;身边的好多朋友,因工作繁忙没有办法照顾父母而焦虑;一些空巢老人,孤苦寂寞,病了也没人知道,甚至有老人死在家里很多天都没有被发现,而在对养老院进行走访调查的过程中,看到一些机构仅以维持老人吃饱穿暖为主要工作,甚至一些失能老人的房间发出的气味使人无法靠近……  相似文献   

6.
佘守恺老人今年整整90高龄,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老年大学已上了23年。在老年大学里,老人学会了写诗,她在自己的组诗《曾联松》中,回忆了她与新中国五星红旗设计者曾联松早年相识、交往的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7.
正32年前,因为一时疏忽,让她经历了如电视剧般跌宕的剧情;32年后,当谜底揭开的一刹那,她能否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而法律又能否唤回这份亲情?下班的时候,一位60出头的老人突然拦住了顾小雪,一上来就问:"你是小雪吗?"小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疑惑地点了点头。见小雪承认了,老人连忙抓住小雪的手,哭着说:"女儿呀,我是你的亲生母亲呀!"面对老人的奇怪举止,小雪挣脱了她的手,赶紧离开了。在那之后,这位老人又多次找到小雪,反复"声明"自己是她的亲生母亲。起初小雪也是  相似文献   

8.
文坚 《老年人》2003,(8):25-25
今年96岁的熊淑文老人,早年毕业于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她几十年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1971年从长沙市财经职业中专退休后,她组建老年艺术团,并自任团长、指挥兼舞蹈教练。在她的带领下,老年艺术团办得红红火火,赢得广泛赞誉。熊淑文生性乐观,成天琴不离手,曲不离口。她长年坚持散步、做操、打拳,锻炼身体,2000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健康老人”。如今,老人鹤发童颜,精力充沛,身体硬朗。她说:“我的养生之道就是动静结合,知足常乐。我有信心活过100岁。”有朋友为她赋诗曰:九十华年百岁身,美发如银乐善人,轻歌一曲童心在,阳霭青峰不染尘。, ▲荣…  相似文献   

9.
谭必文  黄晶 《老年人》2003,(11):18-18
见到李树芝老人时,她正拄着拐杖从房里出来。听说州里来人看望她,她很激动,忙着给我们找凳子,身手完全不像个102岁老人的样子。李树芝老人祖籍重庆市秀山县,住在龙山县里耶镇大板村。她1901年出生,18岁那年被土匪以20块钱卖给了拔茅溪一个叫易兴金的年轻人。成家后,因为不堪土匪的骚扰,搬了几次家,最后在龙山县里耶镇大板村定居下来。1935年,龙山县来了红军,她的丈夫给红军送信,结果被土红军送信,结果被土匪杀害。她拖儿带女,日子过得更加艰难。解放后,李树芝一家翻身过上了好日子。她性格开朗,追求进步,工作积极,1954年入党。在村里,她当过…  相似文献   

10.
增云 《当代老年》2009,(3):28-29
人到晚年,面对乳腺癌、心脏病、糖尿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等众多疾病的折磨,是否只能卧床不起、自怨自艾?山东省淄博市66岁的老人石云给了我们另一种精彩的答案:从1999年发现乳腺癌至今,她不仅克服了各种病症的折磨,而且和拉丁舞结缘,先后跟随专业老师和外教学习拉丁舞。如今她不但拥有了自己的拉丁舞学习班,而且成为众多老年人心目中的“拉丁舞后”。  相似文献   

11.
87岁的钟清莲老人,因股骨颈骨折卧床已经两年。走进她的卧室,就像走进一幅素雅清新的国画——窗前开着鲜花,床头放着书籍,桌上摆着电视机……她面色红润,斜靠在整洁的小床上,微笑地迎着客人。   老人那温馨、安详的目光,分明在告诉我,她正过着舒适的晚年生活。   采访老人的独生女——岳阳市长江动力机械厂 57岁的退休医生周弋立,原以为能获得许多素材。谁知,她对如何孝顺老母闭口不谈,倒跟我说起了母亲艰辛的过去。   老人出生在一个世代行医的大家庭,在八姊妹中她排行老大。为她的婚嫁,父母千挑万选,直到她 23岁时才…  相似文献   

12.
爱的蓝天     
爱的蓝天刘雅玲,彭金安向玉是个苦命的女孩子,她刚来到世界上就死了外婆,接着没了妈妈她又是一个幸运的女孩,一个曾做过她妈妈保姆的善良老人收留了她.这位今年已78岁高龄的老人含辛茹苦地养育她,节衣缩食供她读书,用爱的羽翼为她遮风挡雨已经整整14年。老人的...  相似文献   

13.
孙玉凤老人生于1904年农历四月二十日,现住隆回县滩头镇香山村。找到她家时,她正坐在老式的土砖屋里边烤火边梳头,见有客人来访,便十分麻利地起身让座。细看老人,但见气色很好,方方的脸上满是温和的笑容。老人是做童养媳来到婆家的,丈夫40多岁就去世了,她含辛茹苦养大的4个儿子  相似文献   

14.
"要我放弃这两个老人,你就不值得我嫁。"陆玉珍,广西靖西县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子,自愿上门去赡养两个非亲非故、无依无靠的老人:为了让老人得到照顾,她拒绝了众多男子的求婚,30年来一直单身。她书写了旷世奇有的大爱。因为她的大爱,网民称她是"中国的女儿"。2008年11月,陆玉珍被民众选入中国文明网举办的"中国好人榜"。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老年人口中,高龄老人数量在快速增长,“空巢”家庭也在随之激增。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最近10多年来我国“空巢”家庭数量一直呈上升之势。1987年,我国“空巢”家庭在有老人的家庭中所占比例只有16.7%,而1999年上升到25.8%。在一些大城市,“空巢”家庭问题更为突出。1999年,北京市“空巢”家庭的比例为34%,上海市为34.8%,广州市为30%,天津市高达36.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单身独居的老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例,由1987年的3.8%上升到1999年的11%,增加了两倍。  诸多统计数字表明,“空巢”家庭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6.
在江苏省如皋市 ,有一位受人尊敬的世纪老人。她102岁 ,穿针不用戴眼镜 ,缝得一手好香袋 ,还扎得一手好花灯。如皋城的大街小巷 ,天天有她推车叫卖自制工艺品的身影。两年前 ,德国《世界报》驻北京记者约尼·埃林寻访到此 ,惊诧之余称她为“世界上唯一一位自食其力的百岁老人”。更难能可贵的是 ,老人关心国家大事 ,有着高昂的爱国热情。1997年是她百岁大寿 ,欣逢香港回归祖国。在喜庆的日子里 ,她赶制了100只香袋 ,托村干部寄赠给香港儿童。1999年澳门回归 ,她102岁了 ,又制作102只香袋 ,托当地领导寄给澳门的小朋友 ,…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孝敬自己的老人是爱,那么,孝敬别人的老人则是一种大爱。山东省平度市城关街道办事处公沙村就有这么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自1982年至今,她先后义务照顾了400多位非亲非故的老人,她带领老人们自力更生,建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快乐家园。她——就是刚刚荣膺“山东省十大孝星”荣誉称号的姜美花。  相似文献   

18.
章法 《老年世界》2009,(2):20-21
2007年岁末,居住在湖南省益阳市的刘大妈走完了她75年的人生旅程。老人过世后,邻居柳女士忙前忙后,辛勤奔走,为她体面地操办了后事。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难道刘大妈是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吗?答案是否定的!老人有一对亲生儿女。也许还有人会问:难道是因为刘大妈遽然离世,而她的一双儿女却不及赶回吗?不!几年前,刘大妈就开始饱尝病痛的煎熬,过世前几乎已经病人膏肓,而她的儿女就居住在和老人相距不远的另一座城市里。  相似文献   

19.
《老人世界》2010,(1):60-60
“买一部适合老人用的手机咋这么难!”近日,在济南一家公司上班的赵女士向同事感叹。 原来,赵女士的父母在外地,她由于工作繁忙,一年只能回家三四趟,家里年迈的父母成了她最大的牵挂,为了能够随时联系到老人,小赵就想给父母买适合老人用的手机。  相似文献   

20.
寻觅着这样一位老人:她73岁却很硬朗,说话铿锵有力;她浑身散发着睿智、正直和文化的气息;她质朴,一身休闲装洒脱大气,常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游走于大街小巷;她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曾获"亚洲诺贝尔奖",被选为"世界杰出社会事业家".就是这位让人敬仰的老人,却极其平易近人,她就是吴青--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女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