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9 毫秒
1.
跟随鉴真到达日本的唐僧思托在日撰写了《延历僧录》。其中的《胜宝感神圣武皇帝菩萨传》(《圣武天皇传》)记述了日本国土的"四方四至观"。此国土观依据的是《大方等大集经》和唐僧湛然参考此书编撰的《止观辅行传弘决》。但是,思托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改变,把日本列岛的矿产资源和方位进行了对应,构造了东方琉璃山、南方码碯山,西方白银山、北方黄金山的"四方四至观"。此国土观并没有直接被后世照搬继承。但是,其中西方对马的银、北方(或日东方)陆奥的黄金,作为标示日本列岛境界的象征性矿物的观点却被继承下来。  相似文献   

2.
在30年代的甲骨研究中,学者们在一块牛胛骨上发现刻有四方神名与风名的卜辞:“东方曰析,凤曰。南方曰,凤曰。西方曰夷,凤曰彝。口口口宛,凤曰”。(京520)。后来,在前中央研究院第13次殷墟发掘中,又发现了一块武丁时期的完整的大龟腹甲,上面刻有同样的卜辞,只是前面有“贞帝于”三字,且神名和风名稍有互易的现象。“贞帝于北方曰元,凤曰。贞帝于南方曰,凤。贞帝于东方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太阳循环观念为视角,对学术界热切关注的甲骨文四方风和一些哲学术语提出新解:①甲骨文四方神名和风名的得名,与古人关于太阳循环而有四方四时观念有关;②“道”字在古文字里从首从,首的原型为眼睛,实为太阳神,而表行走,合之则为太阳循环运行,是为哲学“遁”之未义;③楚帛画有“太一”太阳神,其下又随从四方四时神,哲学上所谓“太一生四象”正由此而来;④“易”在甲骨文里作日出海面形,因为太阳东升而有昼夜阴阳变化,所以哲学上有所谓“易以道阴阳”“易与天地准”“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之说。  相似文献   

4.
古代蒙古人因何以日落之“西方”代表光明与善良 ,而日出之“东方”却代表黑暗与罪恶呢 ?从北方民族空间方位观念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来看 ,上述观念当形成于平面四方观念A种类型 ,即以东向者的体位确定四方观念时期。其中的“东方” ,指的不是日出方向 ,而是左方即北方 ;“西方”指的也不是日落方向 ,而是右方即南方。因此 ,让“西方” (南方 )代表光明与善良 ,而“东方” (北方 )代表黑暗与罪恶。  相似文献   

5.
西王母神话的本土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王母神话来自西方,学界几无异词。西王母神话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古人因西王母见于《大荒经》世界的西方,遂认定西王母为西土之神,这完全是误解。因《大荒经》世界并非像古人想当然地相信的那样,涵括整个九州方域,它所描述的仅仅是东夷文化区内一个方圆百里的地理范围,完全与西域无关。因此,西王母完全是东方本土文化的产物,源于东方的神仙道教信仰。  相似文献   

6.
人日(夸父逐日)郭锡良等编的《古代汉语》(下简称《古代汉语》,下则同)第一单元文选《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修订本7页)注:“入日:意思是追赶上了太阳.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载,夸父在太阳落下去的地方(禺谷)赶上了太阳(“逮之于禺谷”).”  相似文献   

7.
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一、甲骨文里的四方和四方风名殷代甲骨文中,或记东南西北四方名和四方风名.如武丁时一大块牛胛骨,刻字四行,说:东方曰析,凤曰?.南方曰?,凤曰?.西方曰?,凤曰彝.?,凤曰?.(京520 附图一)  相似文献   

8.
时空之钥--《山海经》的神秘数字探析(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海经》里的神秘数字有着特殊意义。抽取《山海经》中所包涵特殊数字 (即具暗示性而不纯粹为一般形容和计数功能之数 )的神话记述 ,进行分析 ,可寻找出《山海经》内之神秘数字 :三、四、五、九 ;从各神秘数字于《山海经》神话记载中之共通性及文本透露之线索 ,抽丝剥茧 ,解析其源起和象征意义 ,可发现神秘数字与初民时空观念间之密切关系 :数字三是“超越” ,象征“创生” ;数字四是“四方” ,象征“秩序” ;数字五是“中心” ,象征“完美” ;数字九是“边际” ,象征“极限”。笔者对《山海经》本文之客观统计与分析 ,辅以文字学原理 ,并引证人类学资料 ,冀能以《山海经》为基始 ,解开神秘数字之谜。  相似文献   

9.
和德理是最早到达中国的欧洲旅行家之一,和德理返回意大利后口述的《行程记》是中西交流史上的重要文献。与中世纪其他旅行记相比,《行程记》承载的东方知识具有独特价值,糅合了事实和传说,融汇了东西方知识传统。和德理在叙述中国南方时所记的矮人传说最具典型性,其中的各种因素在中国、西方的上古和中古时期文献中能够分别得到印证。和德理对现实的态度与中世纪欧洲传统的东方印象截然不同,是现代世界观的先声。  相似文献   

10.
夸父神话和逐日巫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海经》夸父逐日中的“入日”之“入”,乃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太阳下去”.夸父手执桃木杖能够将太阳赶下去,是远古先民出于消除旱灾而进行的一种巫术活动.因此,夸父逐日神话是巫术的,而不是宗教性的.  相似文献   

11.
《五臧山经》简称《山经》,与《海经》共同构成了今本《山海经》。关于《山经》的性质,尚未见到专门讨论。长期以来,人们把《山海经》的性质视为《山经》的性质,然而关于《山海经》性质的多种说法,都难以与《山经》的实际内容相符。《山经》本是一部独立的著作,对其性质需进行独立的研究。从《山经》的书名、内容、编著意图与编著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详细考察,可知它是先秦时期一部内容丰富而又系统的自然资源著作。《山经》与《周礼》、《管子》等书的相关内容关系密切:《周礼》设计了对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制度;《管子》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自然资源理论,而《山经》则是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自然资源的著作。  相似文献   

12.
湖北传承有许多原始崇拜的习俗遗痕,与《山海经》所记有着内在关联,诸如崇鸟尊鸡、崇竹、崇枫、崇桃等等。梳理这些习俗的表现及其与《山海经》的关系,可对《山海经》的神话系统有所资证。  相似文献   

13.
《山海经·帝俊》是《山海经》中关于帝俊的内容,它是汉民族最古老的史诗遗迹,虽然残缺凌乱,却仍然保留下很多史诗母题,可供后世学者进行比较研究。而《乌古斯传》是突厥语民族最古老的史诗雏形,它在被发现时也是残缺的,篇幅也很短,但基本故事情节与母题已经很完整,正好可以与《山海经·帝俊》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山海经·帝俊》确实是一部残存的史诗,可以通过对《乌古斯传》的研究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4.
井神信仰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水井崇拜。西汉时期,井神被国家列入"五祀",此后时废时立。在民间,井神一直受到了人们的普遍信奉。井神的形象复杂多变,有士大夫、女神、童子、龙王等多种形象。井神的职责也逐渐扩大,不仅仅限于管理井水。有很多关于井神的民俗,有些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相似文献   

15.
以“记纪神话”为研究对象,论述了日本神话中太阳神的诞生与死后复出、太阳神由自然神和动物神演化为天皇氏族祖先神的过程、太阳神与稻作民族和祭司的关系。认为日本各地的氏族原先有自己信仰的太阳神,后来随着天皇氏族掌握政权,其信仰的天照大神替代了其他氏族信仰的太阳神,成为天皇氏族的祖先神;她是稻作民族的守护神,是太阳神的祭司死后被升格为原先自己所祭祀的神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一切经音义》援引《山海经》多次,其中有关神异动物之内容与毕沅校本相差较大。今选取14处异文,比勘毕沅校本,从文字、训诂、音韵入手,究明原解。  相似文献   

17.
文章考察了敦煌文献S.4433中禁止孕妇面向“东”“南”浇沐的原因,认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孕妇触犯太阳神、雷神、火神等神灵,同时也是对孕妇及胎儿实行的一种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湘西巴代扎系统的民间信仰尊崇张赵二郎为启教祖师,信奉三元法主、家先等神祗以及一些地方神,在仪式中主要使用牛角、竹卦、师刀、牌带等法器,最重要的法事是还傩愿。这些都是梅山教的重要特征,因此湘西巴代扎系统的信仰实为梅山教,或曰湘西的苗传道教,其传入湘西的时间大约为元末明初。  相似文献   

19.
"五帝新说"有两种说法。其一曰:所谓五帝,实际只是"尧舜二帝"。其二曰:根据对《山海经·海经》的研究,认为五帝不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真正的五帝是:帝尧、帝挚、帝韩流、帝颛顼、帝丹朱。所谓五帝时代与唐虞时代是同义词。由此引起笔者许多不能理解的困惑。  相似文献   

20.
财神是我国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种神祇。它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逐渐摈弃了随乡而立的乡土小财神,形成了比干、赵公明、关羽等真正意义上的三大财神。财神的产生绝非某些表层的原因所致,而是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主体的心理需求是这种信仰产生的原初动力,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可谓是外部助力。正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促成了财神信仰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