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社区》2006,(19)
近几年吹起复古风,就连养生也不例外,脚底按摩馆、按摩舒压等坊间随处可见。其实,古人的养生不只膳药,有许多老祖宗流传千年的饮食起居作息,或是简易的身体舒展、经络按摩,以及看似最简单的泡脚、泡澡等,都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中医师表示,民众只要依循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养生方法,就能让身体恢复原有的秩序与健康。古人认为有五种情况影响健康一是五色紊乱眼目,使得眼睛不明;二是五声扰乱听觉,使得耳朵不灵;三是五臭薰人嗅觉,使得鼻腔受激扰;四是五味破坏口舌,使得味觉丧失;五是好恶迷乱心弦,使得性情浮动。古人认为,这五种情况,都是生命的祸…  相似文献   

2.
文化养生实质上就是指把某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养生能量,使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养生方式。本文立足于文化养生这一研究平台,着力对“和”这一重要资源进行了探讨,从静态和动态来考察“和”的文化养生内涵,认为自文化养生角度可将“和”界定为人的生命系统所特有的平衡状态以及达到这一状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经过生活实践的总结,古人认识到“啸”可以宣泄和消除人的不良情绪。善啸者能开胸顺气,娱情怡心,激发生命的活力。魏晋名士雅好长啸,可以认为是这一养生思想的播扬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升经》的身体政治观,是对《道德经》的继承和发挥,更是直接继承了早期道教《太平经》与《老子河上公注》的相关思想。《西升经》将其修炼生命以达长生的一套生命原理扩充于政治运作,认为国家如果按照修道之人治身养生的原则治理,就可以长治久安,天下太平。  相似文献   

5.
"改火礼"是始于上古,废于隋代的一项原始礼仪.其本义是在四季点燃新火,以庆祝新生,驱散病疫.然而象征着生命的火种在春、秋两季均受限制,成为季节性的禁忌,唯独夏季可以破例免受禁忌约束."改火礼"禁与不禁的特征说明中国上古时代存在两大行事准则:一为顺天行事,二为顺时而动."天象"和"时气"因其在远古时期具有指导人事的重大作用,因此成为古人的崇拜和研究对象.而这两大原则对起初礼仪的构建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六甲"这一称谓来源于先民阴阳合德,化生万物的理念,即"道"之阴阳相生与母体育婴生子亦为同功。因此,"身怀六甲"不仅涉及古人生育观,揭示了古人对生命本原的初始体认,还揭示了古人对于整个宇宙包括人类社会都是阴、阳两种元素交感而成的动态过程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邹图兹 《老友》2014,(8):64-65
正夏季高温酷暑,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时期,又是病菌猖狂肆虐的时候。老年人因为身体适应性差,耐受力和抵抗力弱,安全度夏必须加强保健,做到"六保"。一是心平气和保神静。盛夏火气旺盛,人容易烦躁、生怒和不安。老年人在精神和心理上要祛其烦、戒其躁、息其怒、安其心、静其神,使神经系统处于宁静轻松状态;在生活中,要平心静气,增强自控力,切不可烦躁激动,  相似文献   

8.
郑燮 (1693— 1765 ) ,号板桥 ,以号行世 ,江苏兴化人 ,清代“扬州八怪”之首 ,有“三绝诗书画”之称。从养生的新视角来解读板桥 ,选择读书养生、“三绝”养生、交游养生、饮食养生、养生先养性、养性须乐生、仁者寿 7个方面逐一论述 ,认为板桥“狂”、“怪”的深层是“慧”与“静” ,奋进与恬愉 ,其养生思想具有鲜明特色和积极意义 ,值得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五保"老人供养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五保”老人供养在税费改革后由于五保融资层次较低,农村社区建设和供养制度改革滞后等原因,致使“五保”老人供养应保未保率上升、五保内容不全、供养标准下降。因此强化政府责任,提高融资层次,完善相应制度,加强社区服务就成为摆脱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气"作为一个美学和文学批评范畴的提出,突出的是中国古代文学那种人化的和生命化的创作特色,这实际上涉及中国古代艺术创造的一个根本,那就是有生气、有生命力的东西,总是最好的东西.以"气"论文,还突出表现了中国古人对文体风格、语言文字声律美的重视,体现出中国古人整体和谐、辨证流转的思维特征.从这些方面,亦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现代文论在价值观念上的重要差异.  相似文献   

11.
哲学家从意义角度研究"If"条件句,而教学法语法学家从它的形式结构来探究它.Dancygier的"构块语法"则将二者的研究角度结合起来.这种方法着重于条件句形式的各个方面是如何产生条件句所要表达的各种意思的.Dancygier认为将条件句分为"中性"或"开放"和"非真实"或"封闭"两类是不充分的.她运用"预测情态性(predictive modality)"和"后指(backshiR)"两个概念将条件句分为"预测性"和"非预测性"两类.利用这个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If"条件句前提句中一般现在时标将来的语义.  相似文献   

12.
教育学之所以能够存在,首先要回答的是它的生长点是什么.这关系的这门学科生长的根基.但是教育学既有它的学科逻辑又有自身的内在逻辑,教育学应该是执著于知识的探索还是钟情于意义的发现,从认识上澄清这个问题无疑对"学科迷惘"的释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观点是,淡化本质,突出生成.本质与生成并不是两个相冲突的命题,生成的过程恰恰也是本质无限澄明和敞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秃头歌女>是荒诞派戏剧的滥殇之作,本文试从语言这一角度切入对其予以关照.该剧从语言着手,使之逐步与意义、逻辑分离,最后将语言自身分解,在这一过程中揭示出荒诞的意义并将之推向极致,实现了对荒诞的超凡表达.  相似文献   

14.
柔性文化对《红楼梦》的濡染深及曹雪芹思维方式,柔性文化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意识,它积淀在作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巨大的张力制约着作者的审美和准审美乃至非审美的价值取向。文章试从《红楼梦》柔性文化的表征、根源、审美意蕴等方面,把握《红楼梦》文化中柔性特质及其审美显现。  相似文献   

15.
"丽"是汉魏六朝文学观念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文学审美特性的重要体现."文章"于原初意义上具有源于"文"、"章"含义的含美特性,文学所追求的"丽"是对"文章"原初意义上含美特性的延扩与发挥,"丽"观念是伴随着文学的自觉而形成并臻于成熟的.汉代辞赋的"铺采扌离文"标志着"文章"观念之趋于明朗(自觉),标志着"丽"观念的初步形成.魏晋曹丕、陆机对文体及其体貌的辨析标志着"丽"观念的深入.南北朝时期,以刘勰及其集大成之作<文心雕龙>为代表,对文学形式美有了全面深刻的探讨,标志着"丽"观念在文学自觉中臻于成熟.  相似文献   

16.
句法"最简方案"与"最简模式"机器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言哲学角度出发,力图借助语言哲学和句法学中关于自然语言的定义,探求对人类语言本质的正确理解,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翻译与生俱来的脱离语言理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句法学中的"最简方案"和"经济原则",试图探索出基于"受限语言"的"最简模式机器翻译理论".寻求适合"最简模式"下的机器翻译应用领域.从而,争取从根本上优化机器翻译,提高机译译文的质量,力争推动机器翻译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绘事后素”是子夏与孔子的一段对话。但从汉郑玄、宋朱熹至今,学术界长期以来在孔子《论语.八佾第三》中“绘事后素”一文的理解上存在断章取义、肢解孔子原文精神指向的错误观点。本文通过对《论语.八佾第三》中“素以为绚兮”、“绘事后素”、“礼后乎”前后语境及其内在联系的客观、理性的分析,证明了孔子在此文中所表述的精神内涵是关于外表形式与内在美的关系,而不是在述说“礼”与绘画理念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为参考,对《说文解字》中收录的三十五个以“合”得声的字进行字族分析。结论认为“合”的本义应为“盒子”,以“合”为母文的同族字主要以“盒子”“覆盖、遮蔽”“相合、对合”“聚合、敛合”为义核,并论证了这些孳乳字的意义与母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提出了一个利用大规模真实语料自动提取汉语词汇联想意义的方法,利用“像Y那样A”和“A得像Y那样”作为提取框架作连续推演,将生成一个体词和谓词构成的复杂关系系统。提取的联想意义构成了一个封闭而又无限的神经网络,网络每一个节点的“意义”实际上是由该节点所连接的弧线所定义,节点词语的意义就是各弧线另一端点意象的复合,这种意义是真实约,而传统义素分析法所流行的二分树形的义素组合则是虚拟的,而且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文章构建了一个汉语词汇联想意义客观的、量化的、系统的多维模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二”“三”与“多”的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哲学观念中,只要突破了"二",承认了"三",那么,"多"便是不言而喻的了,因为三正是通向"多"的桥梁。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说是一种典型的二元关系学说,"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提法正是阴阳泛化的二元对立观念的体现。西汉哲学家扬雄首提"三分法",并由此构造出另一套与《周易》的二分法相区别的《太玄》经卦体系,进而提出种种三三见九之说。早在西周末年史伯就表述了一种"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多元综合的复杂性思想。五行说也具有克服二的简单性观念,将世界的本原建立在复杂性的多样化基元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