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清张宗泰古典目录学成就初探来新夏古典目录学发展到清代已臻鼎盛时期,卓有成就的古典目录学家辈出,古典目录学专著也相继问世,以至古典目录学成为清学构成的四大支柱之一;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名家与名作都已得到应有的研究,还有某些隐而不彰的古典目录学家尚待发掘。...  相似文献   

2.
张开选 《学术界》2006,(4):231-235
本文对中国古典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目录学贡献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并指出了它存在的问题及它对当代目录学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东嘎·洛桑赤列系著名藏学家、西藏大学教授及西藏社科院名誉院长。他开创了中国 现代藏文目录学之先河。在继承本民族古典文献目录学的基础上,发展了本民族前辈的目 录学传统,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目录学体系。他和中国近代目录学的先驱者——章学诚 (1738—1801),在目录学思想上有许多相同之处,而且可以说是在继承本民族文化遗 产的基础上又科学地创立和完善了各自的目录学体系。东嘎·洛桑赤列的目录学思想极 大地丰富发展了中国藏文目录学的理论。他的《藏文文献目录学》,是现代藏文目录学 的第一部完整、系统的著作,也是对中国目录学的一大贡献,很值得学习和钻研。本文先 概述藏汉目录学之历史发展,然后试就近、现代这两位不同民族的大学者之目录学思 想,进行比较分析,以此作为中国比较目录学研究的抛砖引玉之作。  相似文献   

4.
涂晶晶 《学术探索》2012,(8):151-153
我国目录之学历史厚重,源远流长,始自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刘氏父子受命整理皇室藏书工作,最后落实到编撰《别录》、《七略》两部目录学著作。刘氏著作的撰成开启了中国目录学之先声,对后世影响深远,具体表现为开辟校雠学、创建解题式目录、首创图书分类目录、史志目录之源流等,功绩显著。《录》、《略》是今人研究中国古典目录学和目录学史必研习之重要经典。  相似文献   

5.
张志杭 《兰州学刊》2012,(9):202-204
晚清民初是中国学术传统急剧变化的时期,目录学研究也由古典向现代转向,文章对中西学术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家严复的目录学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分析了严复目录学思想中对传统目录学思想继承和创新、以及他的工具书、版本和分类思想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古有目录书,也有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古者史官既司典籍,盖有目录以为纲纪。体制湮灭,不可复知。”但是直到宋代以前,却未有目录学的专门理论著作。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创始人刘向、刘歆父子是通过他们的目录书——《别录》、《七略》体现他们的目录学思想的,其理论贯串在他们的目录书中。此后,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唐代魏征的《隋书·经籍志》、北宋王尧臣的《崇文总目》、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和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等,也都是目录书,尽管这些目录巨著体现了自汉至宋各个时代光辉的目录学思想,包含着这些时代的目录学家们的目录学理论,但是,目录学的理论专著至此尚未诞生。  相似文献   

7.
目录学是反映目录工作实践活动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目录学所研究的内容就目前说大致有三方面:(1)研究目录学原理。(2)关于书目工作及目录学历史和现状的研究。(3)关于文献利用的研究。简言之,就是研究怎样编制和使用书目索引之类二次文献,重点在怎样编制上。 目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魏征在《隋书·经籍志》记载说:“古者史官既司典籍,盖有目录以为纲纪。”由此可见,目录的产生是由于纲纪群  相似文献   

8.
张舜徽先生的目录学思想论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顺莉 《学术论坛》2002,(4):100-104
当代著名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 ,通过对具体目录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对研究理论的梳理 ,基于传统校雠学的思想从文献学的角度去看目录学 ,无疑是为了强调目录学的实用性而着意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的宗旨 ,他不仅指出目录的类别标准是书籍的内容实质 ,而且在目录学著作的编纂方面亦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9.
李凌杰 《船山学刊》2010,(1):173-175
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学者纪昀主持编纂《四库全书总目》体现着其目录学的成就;其自撰《玉台新咏校正》体现着校勘学的成就。此二书集中地体现了他的目录学思想,并进行逐一剖析,正确评价纪昀目录学思想。有助于研究纪昀的的目录学理论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传统书目提要是目录学著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现代古籍整理工作必须加强的一项工作。本文准备从历史和形态两个方面研究其建构,并阐述书目提要作为目录学著作的几个典型特征,力求对今人从事古籍整理编纂书目提要有所帮助。一、传统书目提要的历史建构古代目录学的内容很丰富,目录学著作形式多种多样。在众多的目录学著作中,虽然书目提要著作的数量并不算多,但在历代目录学家的一致努力下,书目提要一直是目录学的主体。(一)书目提要创始于汉刘氏父子。刘向、刘歆父子整理文献典籍,撰写《七略》和《别录》。这两部书早亡于唐末五代之乱,现…  相似文献   

11.
姚名达治学道路可分为三个时期:清华研究院时期,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史研究;上海时期,主要从事目录学研究;江西泰和国立中正大学时期,主要从事中国史学理论研究;在目录学研究中,他初步建立近代目录学知识框架和学术体系。在中国史学研究中,全面开展章学诚史学研究,撰写了中国史学家系列年谱丛书,开创了史理学新学科,成就颇著。  相似文献   

12.
王重民先生是陈垣先生的高足,当代著名学者。他学问广博,一生致力史学、方志学、敦煌学、目录学等许多领域,尤以目录学成就最为突出、他不仅著述丰富,大面积收获,前后发表专著、论文160余部(篇),且严谨的学风始终如一。甚至不惜以生命维护学术的尊严。他在目录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和丰富实践,泽及后人,为现代目录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论陈垣对中国目录学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垣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目录学家 ,对我国目录学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他讲求实用 ,强调目录对治学的指导作用 ;他潜心研究 ,审慎编撰了大量目录学论著 ,供读者利用 ;他别具慧眼 ,大力提携和精心培养目录学人才 ,使目录学事业后继有人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对章氏辨伪学说论述不多,本文在此系统考察了章氏辨伪理论,从其关于伪书产生的内外因之论述,到重点探讨章氏关于伪书真伪问题的辨言,最后述及章氏提出以目录学知识来辨伪防伪的主张,从而得知古人“言公之旨”是章氏辨伪学说的宗旨和核心,而将目录学知识引入辨伪是其在辨伪实践中的创见,此两大贡献奠定了章氏在辨伪之学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佛教经录文献即佛教经籍的目录。由于大量佛经的翻译与佛典的编纂,经录文献也随之发展。这些经录文献由初见端倪到成熟发展,不但对传统目录学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目录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谢国桢把目录学、版本学与学术发展、治史实践联系起来考察,见解独到。他采用辑录体体例,对明清野史笔记资料做了较为全面的搜集整理,编纂了《增订晚明史籍考》等多部目录学著作,引导和帮助了众多研究明末清初史的学者;他把版本学提高到科学的高度来认识,在版本鉴定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他寓文献学思想于文献研究的实践当中,强调研究文献学要实事求是,努力扩大历史文献研究的范围,重视古籍的现实实用性,主张加强对古代文献的保存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近代西学东渐,产生很多西学书目,研究康有为所著<日本书目志>的图书分类体系及目录学思想,探讨它对于近代西学书籍传播,以及近代目录学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鸣盛字凤喈,号西庄,康熙六十一年生于嘉定,嘉庆二年卒于苏州,是清代乾嘉学派的著名经学家和史学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王鸣盛又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今人谈目录学、或反对目录之可以称为“学”者,往往要提到王鸣盛,有的著作又称共为目录学家。近代目录学家姚名达认为目录学之成词,即始于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  相似文献   

19.
古典目录学与校勘学的关系问题,学术界议论甚多,但至今尚无定论。本文不准备全面讨论二者的关系,仅就北宋一代目录事业的发展与校勘学的关系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看法,不妥之处,敬希指正。 一、众多的官修书目 北宋在校勘学方面,是人材辈出,硕果累累。那时与校勘学有密切关系的目录学领域里,更是繁星满天,著作如林。由于校书事业的进步,影响和促进了目录学的发展,出现了众多的不同类型的书目。以当时官修书目为例,至少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目录学的新起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从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充分地奠定目录学的坚实基础之后,随着社会、学术的发展,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间,许多学者在刘氏的基础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和创新。这一时期的目录学新成就,在我国古代目录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目录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