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文亮 《职业时空》2008,4(10):153-154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高职高专大学生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入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学习大学英语时,由于环境的改变,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上与中学有着很大的不同,造成学生在初入校时难以适应大学英语的教学。据了解,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都存在英语师资方面的不足;学生英语基础差、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随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各学校都在研究相应的解决对策。结合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经验对现行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以学生为本,从教材建设、师资培训、改革评价标准和管理模式,建立一套以学生为本,着重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探讨性教学改革方案。认真研究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对策,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陈光 《职业》2012,(15):111-112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英语教学必须从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出发,在教学中贯彻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思想原则,积极探索适应高职高专学生就业需要的英语教学方式方法。而如何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与实际工作的需要更好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韩菁 《职业时空》2008,4(6):163-164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当今社会需求,教育部高教司《关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等作了明确规定,即高职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应该是每个高职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必开的专业课,学生必修的专业技能课。  相似文献   

4.
吴松传 《职业时空》2009,5(9):124-124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语言知识很丰富,但是语言应用能力相当薄弱.有必要对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作者提出了以学生为主的应用英语教学模式,并对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高职英语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旨在探讨专门用途大学英语教学是最切合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实际的一种语言教学模式。它主要是从学习者的现实需要出发来设计英语教学课程,考虑到学习者的现有英语水平以及语言应用的真实职场语境,使课程内容要充分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实现英语辅助学习者未来职业能力和学术研究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重点阐述了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7.
于雪梅 《职业时空》2008,4(3):20-21
教育部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目标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产业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关键,加快培养社会紧缺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为目标,突出了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为此,新的《基本要求》中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整个教学过程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打好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  相似文献   

8.
张爱文 《职业时空》2008,4(7):76-76
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迄今为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从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高职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要求,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高职英语教学还没有从本科压缩型的英语三级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与市场对高职人才规格的要求不尽协调。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探索高职英语教学的新途径变的愈来愈重要。  相似文献   

9.
杨丽 《职业时空》2008,4(9):53-53
由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相比在两个方面有重大的突破: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为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教育部最新确定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是:要利用多媒体设备以校园局域网及因特网作为辅助教学的主要手段,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放在首位,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刘洁 《职业时空》2008,4(6):114-114
随着21世纪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人才提出英语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高职教育职业性、应用性等特点决定职业英语教学应突出其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但目前高职职业英语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遭遇到的难题是缺乏实践性教学或实践性教学不“实”。因此,应加强高职职业英语实践教学,更好服务于学生专业,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孟芹 《职业》2011,(27):62-62
口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这一教学目标决定了高职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当前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学生"难于、羞于、恼于"开口说英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强调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着力培养应用能力。在注意语言共核教学的同时,侧重一般语言交际和涉外业务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改变了以往"重基础,轻应用"、"先基础、后应用"的模式,创立了以英语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实用英语课程教学模式,而ESP融入到高职英语的教学中恰好能实现培养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本文对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四个模块中将EGP教学融入ESP教学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陈婔  吴丽 《现代交际》2014,(9):185-185
形成性评价是高职大学英语改革的方向。形成性评价能有效弥补大学英语教学与测试的不足,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并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形成性评价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策略研究,这对大学英语教学与测试的发展将起带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增美 《职业》2011,(9):152-153
2000年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中国环境下用英语进行涉外交际能力,具体涉及四个方面: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阅读和翻译有关业务英语资料的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简单日常涉外会话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模拟套写简单信函等涉外业务应用文的能力。《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显示使用业务英语的特色,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罗沛笙 《现代妇女》2014,(12):132-133
职业核心能力越来越为高职教学界所重视,近年来在实践层面的发展也引人注目。高职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在人才培养以及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英语课程学习,学生在‘‘外语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和“自主学习”四个方面都会得到提高。在高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断学习,通过培训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网络应用能力的同时不断拓宽教师视野,与学生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6.
对有关高职英语教学中反思能力培养提出有效对策。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充分提高,进而保证提高学生反思性学习的相关能力。在进行反思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还要将阅读与写作教学充分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李桂芝  王洪霞 《现代交际》2013,(10):21-21,20
任务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强调让学生在“做中学”。实验证明,在大学英语精读和听力教学中引入任务教学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信息改革的深入推进,起源于西方的翻转课堂教育理念,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基础上形成一种创新型教育模式,以其鲜明特点备受社会关注。工业时代造就了传统教育课堂,现代信息化时代造就了翻转课堂。随着现代化科技水平日益提高,教育的信息化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技术保障。翻转课堂理念的出现,使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得到创新,翻转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创了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以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现状分析,探讨了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必要性,并对高职英语教学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提出了探讨性的意见并在教学中逐步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20.
彭晶晶 《职业》2011,(8):97-97
一、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授课模式改革起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关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高职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