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知识产权制度在当今世界已普遍建立,但还是有人质疑它的效用性.事实上,知识产权作为一项维护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秩序、激励知识产品的创造和传播的制度安排是必要的,它在市场竞争中的效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过度保护知识产权将损害知识产权制度的效用性.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在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切不可忽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合理限度.只有这样,知识产权制度的运用才会被社会所接纳,知识产权制度的效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特殊性。知识产权界定既是为了保护知识产品生产者的权利又为了推广知识产品而设立的 ;知识产品的交易制度是为了更充分地利用知识产品 ;知识产权的法律救济则是围绕该两种目的而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因而 ,用经济分析方法看待知识产权制度更能够使我们看到现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的“效率”。这是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我国民法典立法体例结构中知识产权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应该采用知识产权多元图像解构的方法,从多角度全面认识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在权利属性、定义及范围(类型)、法律渊源与法律关系、保护机制、制度双重性等方面具有多元性,我国民法典立法体例结构应以知识产权多元性的解构认识为根据而作出适宜的安排,并应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编"。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TRIPS协定为各国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共同规则,但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都有自己对知识产权理解和诠释的自主话语权。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知识产权制度安排的话语权力。在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随着对知识产权本质的认识和自主话语权的发展而进步。构建有本国文化传统支持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5.
赵瑾 《兰州学刊》2011,(3):201-203
农业知识产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相关主体对其脑力创造所产生的智力成果,因其在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形成一定价值而由主体拥有的法律所保护的权利。是一种国家公权力高度影响的特殊私权,是拥有与传统知识产权不同的主体、客体与内容部分的新型法律关系。只有从法理层面上明析农业知识产权的定义、特征、法律性质及法律关系的内容,才能更好地深入研究农业知识产权在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关键是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由于广告法律制度存在缺失,广告中知识产权侵权现象时有发生,但广告法律制度不能有效扼制广告活动中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因此,应当完善广告法律制度,加大对广告知识产权侵权的惩罚力度,加强广告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  相似文献   

7.
哲学的智慧与智慧的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爱智慧"的角度理解哲学,其前提必须首先搞清楚"智慧"是什么。我们应从历史的、语义学的角度以及从知识、才能与智慧的关系中理解和把握智慧本身。不仅如此,还要看到,智慧并不就是哲学,哲学的智慧不同于常识的和科学的智慧,它是"大智慧"、生存智慧、"酸性"智慧和精神境界。与"知识型哲学"不同,"智慧的哲学"是对"哲学智慧"的热爱和追求。就其本质而言,它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一种"问题的哲学"。基于"智慧贫乏"的时代所提出的"恢复智慧"和"重返哲学的智慧本根"的要求,人们本质上应该回归"哲学的智慧",走向"智慧的哲学"。  相似文献   

8.
滕丽 《理论界》2006,(5):63-64
知识产权作为“制度文明的典范”对于激发人类发明创造的潜力,推动科技进步与文化繁荣具有重要作用。本质上,知识产权制度首先并且最终是一种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变化同时折射出知识产权制度的法律属性,即正当性、均衡性、激励性。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创新的基本形式.知识产权制度属于制度创新的范畴,是激励创新和保护创新成果基本的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制度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机制,它是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知识产权制度对技术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激励与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0.
著作权制度是近代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晚清政府同美、日、英国的知识产权谈判催生了近代中国的著作权制度。移植是近代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唯一的路径选择。著作权制度移植失败表明,在移植西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同时,应着重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的创新,以保证市场经济的充分发育和发展,使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产生内在的需求动力,这样才能使知识产权这棵人类智慧之花在近代中国这块土地上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制度是一国保护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制度方面发展的哲学分析以及利益衡量理论在知识产权制度的运用,有助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台湾地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发生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新知识产权法大多将于2004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台湾地区这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大变革对台湾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有待后续观察。本文先就台湾此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高速变化的情况及其特点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城乡规划本质观的历史演进为从城乡规划的艺术观、科学观、政治观到政策观。这些对规划本质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尤其是不能解决规划权力滥用和公民合法权利受侵害的问题。城乡规划实质是对社会资源的分配,是土地开发利用的规则,具有规范性和强制力。只有树立城乡规划的法律本质观,建立分权和制衡的城乡规划权力结构,才能形成科学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才能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才能对城乡规划权力进行有效制衡,才能防止权利受侵害。  相似文献   

14.
中美知识产权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和技术合作的一个热点。阐述中美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发展、差异及启示,重点分析中美知识产权制度中著作权与专利权的保护,并就我国如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法治是一切向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转型的国家所面临的现实选择。对法治的建构必须厘清权威、权力、权利三者与法律的关系:在宏观上,树立法律权威和政治权威应具有合法性;在中观上,权力依法行使并受法律制约,法律对其制约进行制度安排;在微观上,高扬公民权利,实现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只有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上对法治理念的内在精神进行探索,法治才能在内容上全面地超越人治,在本质上历史性地超越传统法治;才能实现实质法治对形式法治的价值超越,实现法治对以法治国的思维超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法制现代化的方向,以政府和社会、个人三方推进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中国未来的法治建构。  相似文献   

16.
完善“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法律制度以及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领域立法,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典型类型知识产权还是非典型类型知识产权,都有其保护范围和边界,故知识产权法规范架构内置诸多限制性制度安排,可从知识产权的取得、维持、实施等维度划出知识产权的范围和边界,对超越这些边界或违反立法宗旨的知识产权利用行为适用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进行衡量和调整,从而实现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的本质及其法律性质的界定是大数据产业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目前学界对大数据的法律性质尚未形成共识,主要存在技术本体论、数据本体论、工具论、社会关系论和信息资产论等几种观点.作为信息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法律视野下的大数据是指由计算机技术处理的与目的信息相关的全部电子数据及其结果.大数据的根本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电子数据是大数据的外在表达形式,大数据的本质是信息.具有产权意义的大数据必然与人的智慧活动密切相关,从知识产权法的进路分析,大数据属于知识产权新的财产形态,这是大数据本质为信息的逻辑结果,是民法财产体系类型化的表达,也是知识产权客体合理扩张的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18.
肇端于封建社会“特权”的知识产权作为“制度文明的典范”对于激发人类发明创造的潜力,推动科技进步与文化繁荣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质上,知识产权制度首先并且最终是一种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变化同时折射出知识产权制度的法律属性,即正当性、均衡性、激励性。其中,知识产权制度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保证中方的利益平衡,作为一种状态,它表现为知识产权在权利义务、利益分配关系上的和谐协调;作为一种过程,受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诸多因素影响,它始终体现为动态的平衡。对均衡性的不断追求就是知识产权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知识与法制的互动: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这一以知识作为经济发展第一推动力的新型经济形式正引起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的巨大变革 ,法律出现了越来越知识化的发展趋势 ,知识创新需要对人们自由创造的权利进行法律保护 ,知识运行各个环节需要法律制度的明确界定 ,这些都有赖于专门以知识及其衍生的知识产品为调整内容的知识产权法的界定与规制 ,保护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强化知识产权优位的法律意识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法制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试从法理的视角探求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之间的深层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高校标识是高等学校的无形资产,具有无体性法律特征,属于智力创造成果,可以"类聚"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保护框架内。版权、商标、专利和域名等法律制度分别适用于高校的校名、校标、校徽、域名、校训、校歌、标志性建筑和其他象征物等标志的保护。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为高校标识构建了一个交叉系统的保护网。单行立法,制定《高等学校标识保护条例》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高校标识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