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品内价值链分工视角下的产业升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发生了重大转变。分工的细化导致了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更多地体现为全球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的优势,而非传统的最终产品优势。在这种新的经济模式中,产业升级成为各国重点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拟从产品内价值链分工的角度来研究产业升级的问题,根据该价值链条的增值路径来安排未来产业发展战略,以实现国家的战略利益。(一)产品内价值链分工的界定及其基本内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制造业生产体系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再构,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及产品内分工转化。产业间分…  相似文献   

2.
产品内分工、产业转移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南  李建军 《管理世界》2012,(1):182-183
本文认为,产品内分工的出现和全球价值链的分解,使得嵌入其中的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方式演变为从低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向高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攀升。因此,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要在战略层上要充分重视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力求突破跨国公司的结构性封锁以及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实现全球—国内价值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路程和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勾画出中国由"贸易小国"到"贸易大国"的演进过程,并结合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共轭环流"论,提出中国开放型经济由大到强的发展思路。当前,中国已逐步成为国际分工中的重要"枢纽国"、贸易流控制力的"居重国",已从最初注重出口和引资的"单向开放"转变为注重平衡发展"双向开放"。但是,中国依然缺乏引领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分工的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制造业普遍存在"大而不强"的现状和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的困局。面对能力缺口和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应坚持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来解决开放中遇到的问题,抓改革、补短板、通市场,逐步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逐步成为贸易强国。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20世纪90年代以后 ,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趋势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作为经济正在崛起的一个世界人口大国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改善消费环境将成为把公众对汽车的潜在需求转化成为现实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目前 ,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汽车生产体系 ,大国的市场优势、劳动力素质和成本优势、工业配套的规模优势逐步显现。中国已加入WTO ,中国将在开放中逐步融入全球汽车制造分工体系 ,随着全球汽车制造跨国公司的进入和国内汽车企业的发展 ,中国有望在未来10~20年 ,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从创造竞争环境、产业链配置等方面 ,文章提出了适应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5.
张杰 《领导文萃》2015,(8):29-30
<正>中国作为全球第二的经济体地位、自身拥有巨额外汇的投资能力、全球价值链的深入参与、贸易自由化开放态度以及自身的独特地理区位特征,这"五位一体"的独特优势决定了中国"恰好"能成为亚洲经济相互依赖网络和分工秩序的核心地位。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国自身的市场需求规模将进一步扩张,对国外产品的进口容量会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中国对亚洲地区乃至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一、全球价值链的升级理论1.全球价值链升级类型按照全球价值链(GVC)理论,企业在一条或多条价值链中只是处于价值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其产业升级的实质就是该产业实现向高附加值环节的过渡。格里芬(1999)提出了一个关于作为全球价值链的供应商的学习和升级的“自然”过程,并根据亚洲服装业一些成功的升级案例,提出了实现升级的类型主要有: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价值链升级。过程升级,就是集中改善生产体系,通过重新组织生产过程或引入新技术使得投入产出水平更高。具体包括获得新设备、实现品质控制和缩短运输时间等。产品升级,即…  相似文献   

7.
开放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内涵不断扩展,各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关系日渐错综复杂,对一国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考察必须将其置身于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网络中。基于1996~2013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本文首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全球农产品贸易的整体格局,从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系强度和网络异质性3个维度对一国农产品贸易网络特征进行了刻画。分析结果表明,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的演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且国家的贸易网络特征呈偏态分布。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实证检验了一国农产品贸易网络特征对其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系强度和网络异质性对一国的全球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具有稳健、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慧 《经营管理者》2009,(18):145-145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国际分工已经演化为价值链分工,产业边界超越国界,企业与国家互相渗透。本文运用产业国际竞争力二维评价,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焦点转移到企业,考察不同类型企业的竞争力贡献,并结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典型模式和中国制鞋业的现状,相应的提出中国制鞋业的多通路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投入—产出的分析视角出发,结合WIOD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分别从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考察了要素投入在制造业产业升级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依赖于要素结构升级。相对于资本投入和研发投入,劳动力投入是考察期内我国制造业产业内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我国制造业要实现产业升级目标,需要提升要素禀赋,增加资本尤其是人力资本的积累。鉴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论文还考察了参与国际分工与制造业产业升级间的关系,发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有利于"干中学"效应的发挥,进而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生产不断演进的背景下,参与国际分工各国在共享分工福利的同时,如何避免外部世界的冲击?关于这一问题,若从一国所处的与其他国家的价值链贸易网络的视角给予考察,或许能够得到一些答案.本文基于2000年~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贸易网络具有“小世界现象”和“无标度特性”等复杂网络性质,且整个网络的演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接着指出,在全球生产网络分析框架下,一国可通过强化其在全球价值链贸易网络中的集约性和广延性特征,实现自身重要程度的提高,弱化来自外部波动的影响.最后,从进口(投入)和出口(产出)两个方向对上述结论给予验证,即一国可通过增加上下游贸易对象数量并降低贸易强度分布集中度,做广做均全球外贸发展布局,弱化内外部之间风险互相传导的冲击,稳健全球价值链贸易网络.  相似文献   

11.
荆林波  袁平红 《管理世界》2019,35(11):72-79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研究现状出发,对全球价值链变化新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的驱动机制已经发生变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方兴未艾,全球价值链转型正在进行。全球价值链突破现有的物理空间局限,太空经济正成为新的增长点。发达国家主导区域贸易协定新规则,全球价值链重构内生化趋势明显。全球价值链分层逐步形成,附加值获取日益固化。针对全球价值链变化的新趋势,中国应当以新旧驱动力融合为着眼点,培育数字经济的中国优势;以中国空间站建设为契机,抢占太空经济制高点;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抓手,加速全球贸易网络构建;以复杂全球价值链打造为核心,提升附加值获取能力。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以来,几乎所有跨国汽车集团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国际企业国内化、国内企业国际化的竞争格局,中国汽车企业如何融入全球汽车产业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之中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的汽车营销经验,尽快建立WTO状态下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接轨的中国现代汽车营销体系是当务之急。一、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一)更新汽车营销理念,关注客户终身价值。现代汽车营销活动贯穿于汽车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要以顾客终身价值为目标,通过灵活多样的营销渠道、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全方位多层次的服…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生产不断演进的背景下,参与国际分工各国在共享分工福利的同时,如何避免 外部世界的冲击?关于这一问题,若从一国所处的与其他国家的价值链贸易网络的视角给予 考察,或许能够得到一些答案.本文基于2000年~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贸易网络具有“小世界现象”和“无标度特性”等复杂网络性质,且整个网络的演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接着指出,在全球生产网络分析框架下,一国可通过强化其在全球价值链贸易网络中的集约性和广延性特征,实现自身重要程度的提高,弱化来自外部波动的影响.最后,从进口(投入)和出口(产出)两个方向对上述结论给予验证,即一国可通过增加上下游贸易对象数量并降低贸易强度分布集中度,做广做均全球外贸发展布局,弱化内外部之间风险互相传导的冲击,稳健全球价值链贸易网络.  相似文献   

14.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动因与发展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产品内国际分工条件下,一国的竞争优势已不再体现在某个特定产业或某项特定产品上,而是体现为在产品内国际分工链条中所占据的环节或工序上。产品内国际分工为我国融入国际经济系统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有助于延伸企业的价值链和竞争优势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虽然世界已进入高科技和信息化时代,但制造业的规模和水平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同样不可低估。我国过去20多年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制造业,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0%以上,出口一直保持在80%以上,创造了近四分之三的外汇收入。“中国制造”面临内忧外患“中国制造”仅仅是我国经济在21世纪参与全球分工的基础,在未来的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纯制造业环节的边际利润会越来越薄,它不能支撑我国成为经济强国,“中国制造”面临内忧外患的夹击。1.内忧一是缺乏核心技术。我…  相似文献   

16.
依照主流的国际分工理论,一国凭借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而按照中心外围论的观点,这种分配却不是平等的。随着世界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发展,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形式成为当今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我国一直以来依仗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参与世界的国际分工,处于价值链的加工装配环节,附加值低,无法得到与发达国家平等的贸易利益。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有可能改变低层的国际分工地位,实现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企业业务战略性的外包日益成为企业运营中一项重要的决策.该文从价值链角度分析指出分工和专业化产生的内生比较优势构成了企业部分业务外包的原动力,但企业内某个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价值链环节是否进行外包却是内生比较优势与交易成本综合衡量的结果;此外还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学派的视角,利用"合法性机制"逻辑对行业内业务战略性外包的普遍性和趋同性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通过匹配链接GTAP模型与全球价值链核算分解模型,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综合考察中国遭受贸易摩擦冲击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贸易摩擦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影响体现在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利益重配、生产链条回缩、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网络变迁与区域集聚等方面;贸易摩擦冲击在需求侧和供给侧共同抑制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活动,造成企业进口中间品需求和国内中间品需求大幅萎缩,损害与弱化了其全球价值链贸易收益及生产活动参与程度,且产业层面上下游关联引致的负面波及效应显著;同链共振效应抑制了贸易壁垒实施方及非直接关联的第三方对中国的中间品出口国内增加值及复杂GVC参与度,但日本、韩国及东盟国家承接了较多中间品贸易转移;贸易摩擦冲击造成了中间品贸易网络的整体性萎缩,改变了原有的网络社区结构。  相似文献   

19.
跨国公司产业价值链转型对我国制造企业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跨国公司产业价值链的转型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即将完成国际化经营、步入全球化阶段之机,基于对企业经营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预测和把握,西方跨国公司尤其是全球500强企业纷纷调整其价值链重心,将业务重点转向产业价值链的下游环节,即增值空间更大的市场营销和服务环节。诺基亚、波音、通用电气等许多世界制造业巨头深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产业价值链中的增值环节日趋向产品使用和维护等下游环节转移,下游环节在创造大量的营业额的同时,还是企业重要的利润来源。与传统的生产环节相比,价值链的下游服务环节投资规模小、收益高,具有更大的…  相似文献   

20.
以全球价值链为主导的产品内分工的国际分工生产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兴起。重庆如何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顺利承接制造业由东向西的转移,对重庆乃至全国完成制造业的产业升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重庆市制造业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研究重庆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从而为重庆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