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情感小故事     
陈永江 《社区》2013,(19):53-53
他向她求婚时,只说了三个字:相信我;她为他生下第一个女儿的时候,他对她说:辛苦了;女儿出嫁异地那天,他搂着她的肩说:还有我;他收到她病危通知的那天,重复地对她说:我在这;她要走的那一刻,他亲吻她的额头轻声说:你等我。这一生,他没对她说过·次“我爱你”,但爱,从未离开过。  相似文献   

2.
蓝志旋 《今日南国》2006,(12):48-50
她做过8年中国刑警学院讲师;她做过7年刑警;她刚成功侦破一起走私大案,上级要为她报功;然而,她却走进了误区……  相似文献   

3.
埃米莉·狄更森喜欢孤独,其潜意识中充满了记忆和感情,象一口深深的井.她孩童时代所需的慰藉,家庭未能给予,母亲的细心照料未能满足她内心强烈的求知欲望;成功之后,她对世界感到失望并厌倦了它,她总是被胡思乱想所折磨,内心冲突最终变成了危机.所以她最终将自然作为她诗歌的永恒主题,自然成了她唯一可去的地方,在自然中她找到了和谐,她所崇拜的自然体现.  相似文献   

4.
付凤姣1991年出生在湖南新宁县金木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她3岁丧父,从此与双目失明的母亲相依为命,过了几年四处乞讨的生活;6岁时她种菜养鸡,干活养家;8岁多她才走进课堂读书;17岁她初中毕业考上了师范幼师专业。她人生最大的愿望是“陪在妈妈身边让她度过幸福的晚年”。  相似文献   

5.
从记事起,她不记得母亲抱过她。 印象中,母亲爱打牌、爱抽烟,没完没了地打牌,没完没了地抽烟。屋子里总是灰色的,灰到让她流眼泪;牌声可以响一夜。天亮了,她去上学,母亲就去睡觉。她小的时候,是父亲做早餐;大了,是她自己做。  相似文献   

6.
吕后不是邪恶的代称,也不是祸水,她是西汉初期开国大业的积极参与者。她为恢复汉初政治?经济?法治及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她为新生政权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她的统治也为文景之治起了铺垫作用。这些有目共睹的历史功绩,奠定了她政治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正>因为爱孩子,她选择了做一名幼儿教师;也是因为这份爱,她几经周折,负债创业,开办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幼儿园。从1996年到今天,从只有28个孩子的幼儿园到如今登陆澳洲上市的大型教育集团,她用十四年执着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带领她的团队走出了一条"笑笑"特色的成功之路!她就是童永榕,杭州笑笑教育集团的董事长。  相似文献   

8.
阿谁 《北京纪事》2009,(4):32-34
她的童年历经苦难,但她拥有健全的人格;她的人生坎坷不平,但她能平和面对,勇敢承受;她重病缠身,风烛残年,对生活依然满怀热情;她没有财产,却精神富足;她孑然一身,却并不孤独;她无儿无女,但数十个孩子叫她奶奶。对我而言,钦佩是一个分量颇重的词。而她正是这样一位值得钦佩的人。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秘密     
蒋书 《社区》2005,(20):38-39
下岗后做家政的她,日子过得极苦:儿子拿塑料袋当书包;自己捡菜叶度日。但在这样的条件下,她竟然考上了大学。艰难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她都瞒着儿子;但她的坚毅和追求,却深深地影响了儿子。  相似文献   

10.
夏洛蒂·勃朗特塑造了一个非凡的女主人公简·爱 ,简·爱相貌平平 ,但却吸引了无数的读者 ,其原因就在于她独有的性格魅力。她敢于反抗、敢于争取平等、独立和自由 ;与众多普通女性不同 ,她敢于大胆表白自己的爱情 ,蔑视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同时她又具有善良的品质 ,她如一团火 ,温暖、明亮、纯洁。她向人们证明了美貌并不是女性唯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的新时期,新创作的戏曲剧本有千部之多,然而最为人们欣赏的则是浸润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剧目,但许多剧作者在剧中无意识地宣扬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以川剧《潘金莲》为代表的"思想剧",改变了戏曲通俗文艺的性质,使戏曲严重脱离了最普通的百姓;许多剧目过分追求故事的奇异性,又不注意细节的真实,使得内容缺少生活的依据与内在的逻辑性。  相似文献   

12.
从口头到书面,从提纲戏到剧本戏,是民间戏剧的重要演进之途。提纲戏与剧本戏之间存在几种过渡形态,它们是口述剧本定本化、书面化的关键环节;其定型书写具有多种渠道,有的属于戏剧演进的自然现象,有的是人为干预的结果,现代科技也在推波助澜。1949年后,在政府文化部门的主导下,广泛开展传统剧目的发掘,大量的口述本被记录整理为文学本,客观来看,这一文化工程既取得了可观的历史功绩,也有一些值得检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契丹小字《郎君行记》的首三字表示"大金国"。其中对于意为"金"的契丹小字,前人曾为它构拟种种读音,但迄今犹无定论。《博州防御使墓志》中出现的另一个契丹字,据其语音可能也表示"大金国"的"金"。通过两种不同写法的"金"的对比,构拟了意为"金"的单体契丹字的读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迟子建的"底层写作"显示出了不同流俗的精神内涵与审美价值。在她看来,是否具有道德感对作家具有决定性意义,作家要"目光能直逼人性深处"。很多作品流露出其对底层生存者命运遭际的深沉关切与同情,但她没有将自己的写作建立在单纯的批判、揭露和控诉之上,而是在苦难之中发现人间的温暖和柔情。迟子建的创作,确立了更具文学性和意义内涵更为丰厚的叙事伦理与故事模式。  相似文献   

15.
苍凉在张爱玲的文本中拥有多种指向和生成方式:不仅指时代氛围和身世感受,更指向个体生存状态和人类命运,不仅体现为一种主观情绪体验,更承载着作者的存在之思.张爱玲的苍凉呈现出对庸常人生及传奇的消解和对丰盈生命的召唤,刻画了人类存在的易逝和恒常性,具有独特的现代性特征.同时,张爱玲对人性的深切关注和深刻透视,对于当下"人被遮蔽"的普遍现象及文学创作的日益物欲化和庸俗化具有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染在长篇小说<私人生活>里,为倪拗拗构建了一个精神乌托邦,但接连的现实悲剧让内心深处的精神乌托邦幻灭后,她只能寻求另一种自我拯救的方式——在自我圈定的世界里达到超然.文本所蕴涵的象征性的剖析是具现实性的,陈染在深刻反思生命、本源、意识和人性等重大的前沿问题时,也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和探求当代知识女性的精神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古城南京之所以在张爱玲的文学世界里占有一席之地,原因在于她跟南京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她的"南京"自然、人文景观展现了旧南京的古朴、幽雅,但"南京"被"上海"边缘化。"南京人"有堕落、懒散、守旧的一面,又有实诚、文雅的一面,这跟南京源远流长的人文传统密切相关。"南京人"作为"上海人"的对比性存在,它不只表明南京是现代都市上海的另类风景,而且也能说明张爱玲有多样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克隆人试验与伦理学的三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克隆人试验的对象是人的活细胞 ,不是人的胚胎 ;并且由于人只能有限地决定自己的未来 ,根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 ;同时由于基因诊断和修复有助于新生儿的健康 ,因而克隆人试验既不会伤害任何人的生命体 ,也不会侵犯任何可能出现的克隆人的自主权和平等权 ,进而不会违反伦理学的三原则  相似文献   

19.
水仙花是评论界公认的北美亚裔文学的先驱。作为欧亚混血作家,水仙花不仅洞察到了其时代的种族问题,而且在其文本创作中致力于消除种族偏见和歧视,倡导建立一个种族平等与和谐的"大同"理想社会。本文结合水仙花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从排他性区别的思维模式的解构和包容性区别的思维模式的建构两个方面,探讨水仙花在其作品中构建的"人性归一"的大同社会理想及其在当下的意义,指出水仙花构想的"大同"理想社会是以"人性归一"的理念为核心、以"世界一家人"为形式的乌托邦"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20.
女书引起外界的特别关注和研究,将近三十年了,但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尤其是关乎女书的一些基础性、根本性的问题的见解,仍然存在诸多分歧。集中阐述和分析这些分歧,并对如何破除分歧,推进研究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意见.对女书研究的前景和出路进行扼要的展望。有助于促成女书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