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语用学与语用逻辑的研究开始起步.虽然起步较晚,但以蔡曙山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却能够站在当代西方语言哲学,特别是言语行为理论和语用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工作,在受到当代语言哲学大师塞尔高度赞誉的<言语行为和语用逻辑>一书中,蔡曙山构造了命题语用逻辑、量化语用逻辑以及模态语用逻辑的自然推理系统与形式公理推理系统及其各自的语义模型,探讨并证明了元逻辑问题.蔡曙山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语言逻辑研究的空间,促进了语用逻辑的形式化研究,从而为进一步推进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逻辑、认知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完备的、精密的研究工具.这项研究成果标志着中国语用逻辑的形式化研究达到西方现代语用逻辑研究的相同水准,同时也发扬与光大了中国古老的语用学与语用逻辑的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2.
语言哲学视野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发展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世纪初西方哲学发生了"语言转向",产生语言哲学.作为语言哲学的奠基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观为言语行为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奥斯汀在雏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现的影响下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塞尔继承和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问接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由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成为二十世纪中期以来西方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哲学理论.随着言语行为研究的深入,语用行为理论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语用逻辑是言语行为理论的逻辑分析工具和逻辑分析系统。本世纪中叶,奥斯汀创立了言语行为理论。1985年,塞尔和范德维克建立了一个非形式的语用逻辑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奥斯汀和塞尔的工作,明确了语用逻辑的研究对象,并对语用逻辑作了形式化的研究。在语形研究方面,作者构造了命题语用逻辑的形式公理系统PF,在PF中证明了语用逻辑的三类定理:关于语用行为的定理、关于条件的语用行为的定理和关于语用力量的定理。在语义研究方面,作者构造了语用逻辑的语义模型,给出了系统的语义解释。在元逻辑的研究方面,作者证明了PF的可靠性、一致性和完全性。最后简要指出PF与塞尔和范德维克系统的区别以及语用逻辑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其创立者奥斯汀和塞尔那里,"言语行为理论"作为一种哲学理论,其任务是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关注"日常语言"的使用情况,研究言语行为的分类和句子意义与语境的关系。塞尔利用言语行为理论开创了对"虚构"的哲学研究方式;经过与解构主义的论争,言语行为理论被改造为一种多元主义的阐释方法;而后现代思想家们则通过挪用言语行为理论的某些观点和概念,找到了突破语言结构、对社会文化生活中种种权力话语机制展开批判的手段。言语行为理论在"后现代"语境下的发展史正是其创始人最初的意图被渐渐遗忘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公众言语平台,个体言语与公众言语之问的界定越来越模糊.因对公众言语规范标准、言语语用效果与言语影响缺乏认识,诸多言语个体,尤其是具有言语表率作用的大众传媒、公众人物与部门缺乏规范观念,言语频频失范,拥趸者盲目模仿、推衍,又因公众言语规范管理相对滞后,造成汉语言语质量严重下降.公众言语失范主要表现在言语失误、言语偏误、语用偏误三方面.解决言语失范问题需要深究言语失范的原因、剖析言语失范的影响;需要正确认识语言能力与语言创新,辩明言语创新的语用价值;需要确定公众言语规范的基准、语效、伦理三项衡量尺度,言语规范的衡量标准要向公众普及;需要加强言语规范的法律监督与公众监督,划清公众言语责任范围,以使公众逐步提高言语规范意识,改善社会言语质量.  相似文献   

6.
基于语用逻辑的术语标准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逻辑是特定语境下,话语表达者和接受者以语言为媒介的有效关联、理性交际与认知.术语建构标准的确定需要引入语用逻辑,术语接受者一定的可接受度应该是术语建构的最终"标准".较为典型的个案分析表明,术语标准化问题在人文社科领域(文科)和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领域(理科)都存在,术语"标准"的确立是动态的,是与语境密切相关的,都涉及理解和解释问题.基于语用逻辑的术语标准化问题的提出有助于知识表征和科学传播.  相似文献   

7.
语用需求的发展促成了语言的发展.修辞语用对于语言发展的影响作用,不仅体现在具体言语加工的动态语用过程中.它的某些言语成分还会沉淀下来成为语言中词义系统的成员,其具体表现就是使已有词产生修辞义,形成一词多义.修辞语用对于一词多义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英语模糊限制语的言语交际功能与语用失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模糊性,决定了人类思维和语言的模糊性。模糊限制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自然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在言语交际中起着润滑刑的作用。采用何自然等从语用角度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对模糊限制语的言语交际功能及其与语用失误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正确使用,模糊限制语能够增强话语表达的灵活性和得体性。但如果误用滥用,也会导致语用失误甚至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9.
语用策略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否运用语用策略以及运用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语言交际的效果的成败。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到现在,语用策略的研究与运用在语用学的研究中一直占据了重要地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语用策略被归纳总结出来,许多相关的理论问题也受到了关注。那么语用策略之间的关系如何,在理论和实际运用上有何不同,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言语行为逐步成为语言哲学、语言逻辑以及语用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一种重要的言语行为,指令行为的逻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预设、真值、形式刻画等三方面入手,细致探讨汉语指令行为的逻辑语义,以期为言语行为的逻辑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