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品评形式最早来源于东汉班固的《汉书》。《汉书·人表》把所传人物分九品列表区别对待,具体方法是由上、中、下三等中分别再列出上中下三品,故合为九品。魏晋取效仿班固的品评体制,分九品作为鉴识人物的标准,产生九品官人法郎九品中正。品评人物这种形式的影响,很快波及到文学艺术领域,被借以品评文艺作品。梁朝就出现了多部品评体论著:绘画领域有谢赫的《画品》,以六品论画;书法领域有应肩吾的《书品》,以九品论书法;诗歌领域有钟峻的《诗品》,分土中下三品论述汉代以来百余位诗人优劣。此后品评形式论著在诗、书、画领域仍层…  相似文献   

2.
邓肃为宋南渡时期著名谏官和爱国诗人,有《栟榈集》25卷传世。他诗、词、文兼善,又长于书法。《论书》阐明了他对笔墨纸砚的认识与取用法则,并对唐宋几位书法大家及其书法特点进行了品评鉴赏;由其书迹题跋,可以洞见其以人论书的书学思想及尚晋崇王的书法趋尚。邓肃《论书》及其书迹题跋,皆精到语,既充分体现了他的书法造诣,也折射出宋季书学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3.
我在《哲学研究》2005年第4期发表的关于庄存与的论文中,对《春秋正辞》的思想特色与历史意义作出了说明,对其书法方面却没有论及。而书法历来是《春秋》学尤其是《公羊》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如果说《春秋正辞》从内容上具有不重微言,只讲大义的特点,与《公羊》学存在差别,那么,就讲求书法而言,则与《公羊》学如出一辙。从书、不书、当书而不书、不当书而书、常所书、偶所书等所谓《春秋》书法中,以推见圣人之义,是《公羊》学阐释《春秋》的特色,也是其与《左传》、《谷梁传》的区别。庄存与不仅在《春秋举例》与《春秋要指》中论列了这些书…  相似文献   

4.
刘熙载的《艺概·书概》是中国古典书法美学的一个总结,尽管其中已经包含着某些近代精神气候所催生的新因素、新动向,但是它的理论思维方式、审美理想以及书法创作论基本上还是属于古典主义美学的范围.《书概》对书体、书史、书法技巧和书法创作一一作了全面而又详尽的概括论述,论列的作品之多,牵涉的范围之广,以及以简概繁、举一反三的理论容量,在书法美学史上是少见的.他的美学思想在总体上是以概括、整理、总结的形式面对过去、面对古典美学的.  相似文献   

5.
彭昊 《船山学刊》2008,(1):52-55
《论语》对《世说新语》人物品评的影响可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认同《论语》人物品评的标准;大量引用《论语》典故;弘扬《论语》追求精神自由和张扬个性的深层意识,从而援道入儒;选择与《论语》类似的体例。  相似文献   

6.
李巍 《人文杂志》2004,(3):127-130
《书谱》以中国古代哲学的通变思维 ,从书法创作的准备、构思、表现及启发诸阶段 ,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书法创作中所体现的艺术规律的普遍性和特异性 ,尤其是对启发阶段灵感产生原因和特点的深层探讨 ,奠定了中国古代书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书谱》很好地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典哲学和文艺美学崇尚变易的思想精髓,在论述书法艺术创作时,强调书法创作技巧表现与审美天趣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的原则,主张书法创作应注重各种审美元素的调和,重视情感注入和情感表达,并提出了"五乖五合"论、"三时"说和"老境"说以及"察拟"之道和"精熟"之道等一系列融入了辩证法思想的丰富多采而又精辟深刻的美学思想命题,从而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书法创作审美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8.
东汉赵壹所作《非草书》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中国书法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一篇书法理论文章,全文虽不足干言,但作为伦理派书法理论的重要篇章之一,在书法理论发展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唐张彦远《法书要录》“采掇自古书论凡百篇”,把《非草书》列为首篇;近人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在“著者时代及著书年份表”中,把赵壹排在首位,并在《论述·专论》部分,将《非草书》推为第一。  相似文献   

9.
为推进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 ,全面展示广东的书法文化 ,广东省政协不久前在京、粤两地举办了“广东历代书法展览”。为提高展览的学术品位 ,并为后世留下可供参考的资料 ,组委会配合展览组织编印了《广东历代书法展览丛书》。包括《广东历代书法展览精品集》、《广东历代书法图录》、《岭南书学研究 (论文集 )》、《广东传世书迹知见录》、《南越陶文录》、《中国历代书法碑林碑帖集》等六种 ,分别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次展览的如期举行和丛书的顺利出版 ,是由陈绍基同志倡导、省政协书…  相似文献   

10.
褚红 《云梦学刊》2012,33(1):135-138
清人王树柑《畿辅方言》是清末民初一部记载河北方言的辞书,也是一部研究河北古代方言的专书,在方言学史和汉语词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价值。《畿辅方言》以词汇研究为视角,对《汉语方言大词典》修订的作用体现在增补词目、补充义项、提前书证、补充书证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罗尔纲先生运用书法笔迹鉴定文件的有效性和限制性,考证出《忠王自传原稿》和《忠王谕李昭寿书》为李秀成的亲笔真迹,从而解决了太平天国史上一个大难题。说明书法鉴定在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里再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来考察,可以看出,太平天国书法有如壁画一样,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太平天国的文化政策。  相似文献   

12.
儒家思想对书法审美的影响陈梗桥1.儒家思想一直是书法审美的指导思想。"书如其人"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赞成者强调人品对书法的重要影响,指出人品高则书法境界亦高。怀疑者列举许多奸臣书家,证明"书如其人"之不确。问题在于,"书如其人"的"人"指什么?概念...  相似文献   

13.
建安文人的文学品评是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第一个文学品评高峰,与前此相比,呈现着鲜明的特征:其一,绝大多数文学品评是对建安时期作家作品的品评及对自己创作体验的描述,彰显出强烈的当代意识,真正具有了品评文学的意义;其二,较少受政治的干预,保持了文学品评本身相对的独立品格;其三,有一个迅速深化、由量到质的跨跃式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彭昊 《船山学刊》2000,(3):63-65,80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极为重视人物品评的人。《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记载大量人物品评言论的著作 ,孔子品评人物的标准、方法、表达方式对后世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对此 ,前人鲜有论及 ,本文略作探讨 ,以期引起注意。一、孔子品评人物的标准《论语》共有二百多则人物品评 ,约占全书篇幅的百分之四十。孔子品评的对象 ,有历史人物、有现实中的贵族士大夫、有朝夕相处的弟子 ,还有他本人。综观《论语》 ,孔子品评人物的基本尺度就是德与才 ,根据德才的高下又可以概括为四个层次 ,即 :圣人、仁人、贤人、小人。圣人的德、智、才均达到最高境界 ,…  相似文献   

15.
浅谈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的关系韦自强书画相通,寓书法于画法之中,在我国书画史上由来已久。历代画家、书家论述很多,如元代维祯说:“书盛于晋,画盛于唐宋,书画一耳。士大夫者必工书,其画法必书法所在”。①清代董在他的《养素居画学钩深》中谈到:“书成而学画,则...  相似文献   

16.
刘熙载的书品人品论——从"狂狷"、"乡愿"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熙载是清朝中叶后期著名的书法理论家及书法批评家,其书论收在《艺概.书概》及《游艺约言》之中。刘熙载论书极重人品,并据人品为书法立品,“狂狷”和“乡愿”即其中的二品;他仰慕圣贤,心仪“狂狷”,痛斥“乡愿”,从而构成了其书品人品论的梯级。他的“书如其人”论旨在劝人坚持操守,“迁善”、“改过”。  相似文献   

17.
崔仑峰 《理论界》2014,(4):142-143
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历程中,各个时期总是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纵观中国书法史,在唐之前虽然有很多名家名迹,但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在技法层面,但唐代书法对后世的影响真正进入到了精神层面,唐人所体现出来的审美影响了以后书法家的审美流向。那么,怎样对唐代书风及唐代书法的审美进行概括,只有通过对唐代书法的发展和变化进行研究方能勾勒出它的总体风貌和其审美流变。  相似文献   

18.
在宋代文化史上,欧阳修是一位儒学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及文坛领袖。他虽然不以书法创作著称,但对书法也多有论述。他的书法理论著作有《集古录跋尾》十卷、《试笔》、《笔说》、《砚谱》、《试笔诗》、《学书诗》等。其中,《集古录》是一部金石资料汇编,所收碑刻,...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文艺品评管窥赵险峰魏晋南北朝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是一个大动荡时期,但在文学艺术方面却是一个勃兴时期,在我国文艺发展史上闪耀着令人眩目的光彩.我国传统的文艺品评在这个时期由发端走向了鼎盛。何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文艺品第评论方法的渊源与形成是怎样一个...  相似文献   

20.
黄季鸿 《兰州学刊》2010,(Z1):80-82
《〈西厢记〉接受史研究》《西厢记》选本与曲谱收录予以系统深入探讨考述第一部高水平的学术著作,他以现代接受美学理论为视角,对《西厢记》的各类改、续之作所做的材料搜集与研究,较之他书用力最勤,是集大成式的总结,在《西厢记》研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