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无论孩子唱得多难听,跑得多慢,请扬起眉毛,给孩子喝彩……去朋友家串门。她有一对双胞胎女儿,两岁半,非常可爱。朋友高声唤着:"大朵,小朵,快去给阿姨拿水果。"小朵闻言乐颠颠地跑去餐厅,拿来两个橘子;正在玩玩具的大朵抬起头看了一眼妹妹,就又低头继续玩了。朋友拍拍大朵的头,皱眉说道:"你这小懒鬼,总是没妹妹跑得快。"我担心大朵受冷落,  相似文献   

2.
正策划人小语做父母的常常会有这样的烦恼:为了陪孩子,而牺牲了自己休息或娱乐的时间。陪孩子学习也好,玩耍也好,是责任是义务却不是乐趣。难道在享受快乐这件事上,父母和孩子不能双赢吗?本期我们采访了多位达人爸妈,他们有热爱厨艺、热爱旅行、热衷泡博物馆的;有热爱写作、手工制作、玩扑克牌的。他们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是带着孩子一起去体验。孩子的快乐就是父母的快乐,同样,父母的快乐也是孩子的快乐。当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妈妈白天太忙,没时间陪孩子玩游戏;如果宝宝晚上总是耍赖,拖着不肯睡觉……不妨玩玩被窝游戏,它会让母子关系更加亲密,让孩子进入一个很美很美的梦乡……有段时间我工作很忙,回到家还没和豆豆玩一会儿,他就该睡觉了。豆豆总是觉得没和妈妈玩够,可怜兮兮地抱着我一个劲儿亲着,拖着不肯入睡。我除了沮丧和心酸,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约会     
<正>上课是件严肃的事,承诺也是。周五晚上,我一进门,偶得就冲出来跟我说:"妈妈,我的小朋友殷毅臣说他明天到我家来玩。"我忙说:"好啊,欢迎,那他什么时候来?"他突然愣住了:"我不知道哎!"我说:"那你现在问问他呀?"他再次愣住了:"怎么问?我没有他电话号码。"我不由得哈哈大笑,这是典型的孩子间的第一次约会。一个孩子跟另一个孩子说"明天我去你家玩",另一个说"好",于是盟约立定。  相似文献   

5.
<正>婆婆和丈夫曾经特别想让我生个男孩,但我生了女儿后,家人也对她非常疼爱。前不久,9岁女儿突然哭着对我说:"妈妈,我是个女孩是不是让您很失望?如果有来生,我真想变成个男孩!"孩子的话让我震惊:我从来没有表现出生了个女儿就遗憾、失望。怎样做,才能让女儿意识到家人都很喜欢且在意她呢?  相似文献   

6.
当我用爱因斯坦的故事鼓励豆豆时,他却委屈地说:"妈妈,我又不是爱因斯坦,干吗和他比呀?你不是总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吗?"曾经有一阵子,豆豆很害怕失败,不敢尝试,遇到一点儿困难就想退缩。一次,豆豆从幼儿园带回来一个迷宫玩具,连续两次没走成,就再也不肯玩了,沮丧地对我说:"妈妈,我一定做不到!"还悄悄把迷宫玩具藏了起来。玩不玩迷宫无所谓,但是这种害怕失败、不敢尝试的心态引起了我的注意。为了鼓励他,我给他讲了爱因斯坦和3个小板凳的故事,说:"豆豆,只要你肯用心和努力,一定会玩得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7.
妹妹的怪癖     
一次闲聊中,妹夫告诉我,妹妹有个怪癖,她掏炉渣成瘾了。妹妹住在平房里,冬季靠生火炉取暖,在两个卧室之间的厨房里,烧着一组通向卧室的土暖气,因为火炉在厨房,距卧室远,不必担  相似文献   

8.
优妈 《伴侣(A版)》2021,(4):30-31
"不尊重人"不惯 不知道你家孩子是否也有这种现象:生气的时候,孩子会脏话连篇;长辈来家做客,孩子连招呼也不打;老师批评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孩子却敢当面顶撞老师;孩子非常霸道,不懂得尊老爱幼,对弟弟妹妹也是毫不客气等等.  相似文献   

9.
<正>多尊重孩子一点儿,孩子就少逆反一点儿。才小学五年级,我家的双胞胎团团和圆圆就已经长得跟我差不多高了。我们之间的斗争也越来越高端,越来越惊险!稍有疏忽,我这个"70后"能被这对"00后"小魔女玩死!前两天,我跟团团下楼买雪糕,圆圆说要留在家里,我觉得十分奇怪。路上,团团说:"要是小妹偷翻我的书包,偷吃我的零食,偷看我的日记,偷抄我的作业,偷看我的课外书,偷玩我的玩具……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你的孩子成绩全是优秀,你的心情会怎样?骄傲、满意还是自豪?可是这个美国老师却说因为孩子优秀,他很担心!朋友梅珊举家迁居美国,4年后再次归来,举手投足间带着浓郁的西方味道。"五一"前夕,梅珊一家到我家小聚。席间,两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凑在一起,玩得很高兴,我们大人东扯西聊,话题却始终绕不开孩子的成长与教育。梅珊说,她  相似文献   

11.
转眼间,"六一"儿童节又到了。儿童节是孩子们最幸福的日子,因为每到这一天,父母都会想方设法地让孩子们开心。他们会带孩子去游乐园,排一两个小时的长队,挤得大汗淋漓,只为了让孩子玩上海盗船或是过山车;他们会给孩子买最高级最安全的玩具,甚至不惜海外代购;他们会带孩子去旅行,从国内玩到国外……可奇怪的是,他们却不肯每天抽出几分钟,陪孩子玩一会儿最简单的亲子游戏。还记得"躲猫猫"吗?还记得"丢手绢"吗?还记得"老鹰捉小鸡"吗?我们小时候玩游戏时,总是跟小朋友们在一起,看不见妈妈的身影,因为她们总是"很忙"。可当我们做了父母,我们却依旧把孩子扔给幼儿园,扔给玩具。当孩子不爱和我们说话了,不去幼儿园了,不做我们让他做的事了,我们才开始着急,使出威逼利诱的十八种武器。其实,要想让孩子接受你,就得运用他们能够听得懂的语言来跟他交流。游戏就是孩子的第一语言。游戏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也是能带给父母最多喜悦的神奇之路。尤其在跟孩子发生争执和矛盾的时候,游戏经常能够很好地改变气氛和化解对峙,让父母与孩子很快融洽起来,连孩子身上的小问题,也能在游戏中迎刃而解。用玩的方式跟孩子说话,将快乐渗透在生活里,才是送给孩子最好的儿童节礼物。  相似文献   

12.
<正>玩具怎么玩,其实不用家长教。父母需要做的,只是给孩子一个安全和稳定的环境,以及更多玩和探索的机会。玩具,本是孩子最好的玩伴,不仅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也能帮助孩子完成自我成长。然而,身为父母的我们,是否有意无意地把玩具变成教具,把游戏变成上课?当孩子用积木搭一座房子时,我们非得在一旁告诉孩子,房子是什么样的;当孩子玩陀螺时,我们一定要手把手  相似文献   

13.
又快到春节长假了。近年,流行在寒暑假和黄金假日带孩子外出旅游,有以“亲子之旅”为名的旅游团活动,也有单位组织的家庭旅游。这类旅游活动十分有意义,可以让孩子在假期当中开阔眼界,多领略一点奇异风光,多增加一些常识,也舒展一下身心,确是一种生活教育与娱乐休闲融为一体的活动。但是,一般父母带孩子外出旅游,大半为玩,小半为虚荣,甚少想到利用这个机会教育孩子。在“纯玩乐”的心态下,父母很怕自己的孩子在旅游中玩得不痛快、吃得不够本。从在机场开始,便呈现出放纵失序的现象,任由孩子四处乱跑、追逐嬉戏;上了飞机之后,大人小孩又旁若…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害怕把孩子养得太自私,总是教他要和朋友们分享。可是,为什么他们分享起来总是心不甘情不愿呢?豆豆懂事后,我经常告诉他:"好东西,要跟小朋友一起分享。"谦让和礼貌是父母教给我的第一课,我将它们理解为分享,并且教给豆豆。我一直认为,分享就是把自己的好东西让出来。但是一个美国妈妈的话,让我改变了看法。一个美国妈妈带着两岁的女儿玩。有个小男孩跑过来,想玩她心爱的玩具,小  相似文献   

15.
<正>我和老公离婚之后,他对我们母女俩不管不问,也不给孩子一分钱的抚养费。我有时候真想告诉孩子:她爸已经死了,总比孩子认为父亲无情,在心里留下阴影强。不知道我这么想对不对?在离婚和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强调三个原则:一是夫妻之间的事情要和孩子的事情分开处理;二是要实事求是;三是尽量不说对方的坏话。不过知易行难,道理大家懂,可很多离婚的夫妻由于有巨大的情绪卷入,很难做到以平静的心态处理,不但夫妻反目伤及孩子,事后的不妥处理更是雪上加霜,让孩子在原有  相似文献   

16.
为人父母的在一起总忍不住要谈谈孩子。听得最多的常是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孩子太苦了,几乎没有时间玩;孩子太孤单了,只能窝在家里;国内的孩子学得太辛苦了,人家国外的孩子可不这样……国内的孩子有多苦,好象哪个家长都有一箩筐一箩筐的话可说,但国外的孩子有多幸福,对普通如我辈的工薪阶层来说,只能是“道听途说”和臆想了。下面是一位四岁宝宝的母亲刚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亲身体会,看看她们在布鲁塞尔的生活,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特殊的感受。她的题目原是《我玩故我在》。  相似文献   

17.
你会和孩子玩游戏吗?一般玩什么样的游戏呢?你知道怎么玩才能更好地助力孩子的成长吗?来来来,这篇文章会告诉你答案。有一位律师妈妈和孩子玩了一个"签协议"的亲子游戏,名为《零用钱补充协议书》。在协议书里,妈妈一本正经地和孩子约定了20元零用钱的分配方式,比如"不能在学校范围内购买零食","使用时超过5元就要通知妈妈",等等,一共7项条款。执行时,如果孩子不服,可以提出异议;如果双方发生分歧,还可以请第三方亲友来仲裁。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一节课:实话实说1.妈妈李女士:女儿小晶今年14岁了。她小的时候,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的宠爱,还有姑姑、姨姨、舅舅的关爱,表哥、表姐对她这个妹妹也特别好。她成为几个家庭、十几口人的关注中心,总有玩不完的玩具、看  相似文献   

19.
追失  老曲 《伴侣(A版)》2007,(6):20-21
这是一起令人叹息的家庭悲剧,一个17岁的花季少女,竟然无情地杀害了自己的亲妹妹。这位少女为何不顾手足之情杀害妹妹呢?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一个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孩,她平时比较乖,了、安静。她有一个妹妹,聪明活泼,学习能力很强。父亲因为办厂,事务繁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家务。母亲则承担了所有的家务,特别偏爱服务对象的妹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