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胡欣  韩艳 《现代交际》2013,(11):69-69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在这本小说中他运用时空上的距离感、人物平凡与崇高的对比、偶然性与巧合等多种创作手法为读者营造了恰到好处的审美距离,突出了作品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城市的钢筋水泥,竖起了栋栋高楼。每天匆忙走进单元楼,谁能遇上谁,谁又能和谁相逢一笑? 忘不了我和对门邻居的意外相遇。一男子买房,在我办公室签合同。结果第二天,我走出单元门时,意外地发现他站在楼下。简直难以置信,他居然就住在我家对门,3年了,我们竟从未照过面!这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分。  相似文献   

4.
5.
她和妍是特别好的好朋友。妍和老公闹矛盾,半夜三更打电话给她。她立刻出门,陪妍去茶吧叙谈,劝妍以家庭为重,还是和老公和好吧。妍感激地说,这世上,只有你,我可以随时打电话"骚扰"。她的东西,妍觉得好,顺手就要了去,她不在意。漂亮的丝巾,粉色的手袋,甚至刚买的时装,妍说喜欢,她就送,毫不犹豫。渐渐地,她发现妍有了改变。凡事她都要做主,她说了算。到后来,甚至她穿的衣服,如果妍觉得不好看,就立刻让她换掉。她心里有点不舒服,但念在多年的情分上,也不想争辩什么,换上妍觉得好看的衣服。  相似文献   

6.
李玫觉得自己就是一株在婚姻土壤里快要枯萎掉的玫瑰,连凯的出现,不亚干一道从梦想照进现实的阳光。  相似文献   

7.
巴山 《现代妇女》2010,(1):10-11
她不过是一位普通的母亲。衣着朴素,说话细声细语,还有一脸慈祥的笑;她每天都会风雨无阻地走上十公里路,无论是头顶炎炎烈日,还是冒着狂风暴雨,都从不稍歇:她每天超距离的行走,只为能割出一副健康的肝脏,去拯救危在旦夕的儿子……  相似文献   

8.
本次课题通过对新锐动画师新海诚的分析与学习,分析总结出新海诚的最具代表性的三部动画所表现出的深层寓意,以及动画创作的灵感来源和新海诚动画所具有的特别的表现形式及手法。课题以新海诚动画创作发展的每个过程来贯穿全篇。通过对新海诚从出道至成熟阶段的三部标志性的作品,来透彻分析这位年轻的日本动画师特点、手法、表现形式等。并从个人的分析中寻求出可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人称指示语是语用学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人称指示语的变化,可以拉近或拉开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心理距离也会影响人称指示语的使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小说《年轮》中人称指示语和心理距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太忙的时候,我们忙这忙那,手忙脚乱,觉得心里一团乱麻,不会去留心生活中的美;太闲的时候,闲得无聊,总想干点什么,总想发生点什么,总想自己表现点什么,也不太注意生活中的美。  相似文献   

11.
朱文杰 《老年人》2011,(4):49-49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但也有人说"亲密无间最美"。那么生活中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才会乐于被人接受呢?哲学家叔本华讲过这样一则寓言:冬天里,一群豪猪为了取暖而互相靠拢挤在一起。可是因为挤得太紧,各自身上的刺互相挤扎,又让它们痛不堪言,不得不相互保持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12.
卢国显 《社会学》2006,(4):1-11
一、中西方社会距离理论的研究综述 距离首先是一种物理学上的空间概念。美学家用来比喻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模糊性和非真实性,认为距离的大小可以产生不同的美学感受。心理学家将之解释为主观感受,将对象与人的实际利害关系之间的分离称之为心理距离,并认为最合适的距离就是那种最小而尚未消失的距离。心理距离又被称之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一道心理屏障。后来社会学家将心理距离发展为社会距离。社会距离被定义为“存在于集团与个人之间的亲近程度”,是一种可以测量个人和一般社会关系的理解、同情与亲密的程度和等级。  相似文献   

13.
亲密有间     
德彬 《现代交际》2003,(10):56-56
英国有这样一句谚语:“隔一小段距离,朋友就不离异。”许多事物都存在着一个度的问题,把握好度的界限,就能掌握质的变化。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冬季的一天,暴风雪突然来临,困住了一群外出觅食的豪猪。豪猪们为了不被冻死,就拼命往一起挤,希望借助相互的体温抵御风寒。可是,豪猪身上的刺又把对方刺疼,大家只得赶快分开,但寒冷又迫使大家再次围拢,疼痛又迫使大家再次分离。如此反复多次,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较佳的位置——保持一个忍受最轻微疼痛又能最大程度取暖御寒的距离。最后,这群豪猪安全返回,而零星跑散的豪猪却再也回不来了。  相似文献   

14.
在莫言的中篇小说《牛》与《透明的红萝卜》中,常常有大篇幅的主人公心理描写,使主人公强烈的自我意识贯穿全文,本文对这种自我意识进行了剖析。其一,主人公形象的确立不偏重于外貌、性格等的刻画,而是将自我意识作为主人公形象塑造的艺术重心。其二,自我意识拉开了主人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距离,使主人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故事的旁观者与见证者,带有一种客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外合作日见频繁,人体距离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对长春留学生及中国学生的调查,旨在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揭示男女之间人体距离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工进城,在同一座城市生活的少年儿童却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群体——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少年儿童,虽然他们是同龄人,属于同辈群体,但他们在受教育的模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同辈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影响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同辈群体社会距离的因素主要是教育隔离、社会隔离和心理隔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感动 《金色年华》2007,(11):28-28
香子兰是一种豆科植物,成熟的香子兰果实晒干变黑后,就会成为散发浓郁香味的香料。这种香料,可以被广泛用于食品和化妆品。由于产量低,其价格仅次于藏红花,是世界第二昂贵的调味“香料之王”。最初,香子兰只生长在墨西哥,这是因为只有墨西哥特有的长鼻蜂才能给它授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1、有两柱完全相同的香,香烧完的时间是一个小时,你能用什么方法来确定一段15分钟的时间?(无法确定香的距离,或者说香四分之一的长度) 2、一个经理有三个女儿,三个女儿的年龄加起来等于13,三个女儿的年龄乘起来等于经理自己的年龄,有一个下属已知道经理的年龄,但仍不能确定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这时经理说只有一个女儿的头发是长的,然后这个下属就知道了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请问三个女儿的年龄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相似文献   

19.
曾凡洪 《老年世界》2014,(22):20-20
老家山后的张奶奶身体强壮,身板像门板一样厚实,干起活来风风火火,说起话来响响亮亮。年轻时,曾经带着两个儿子走山路到镇上去赶集,半路上冲出一只狼扑向小儿子。张奶奶救子心切,抓起野狼的腿抡起圈来,愣是活活地把狼抡死了。任你山一般壮实的身板,老了,也像草一样弱。  相似文献   

20.
卢素玉 《老年世界》2007,(18):28-28
我结婚后住得离父母家很近,只不过隔着一条街。女友戏称为一碗面的距离,即从父母家把一碗面端回家,仍然冒着热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