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特别是中美之间的文化传播中,中方入超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积极进行对外传播,中西方文化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文化的生产、消费与发展都离不开传播。传播是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属性,是促进文化变革与创新的活性机制,一切文化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然而,文化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文化载体作为支撑,没有文化传播的载体就不会有真正的文化传播,就不会形成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真正的文化传播就不能得以实现。本文结合安多地区藏文化传播的实际,对安多地区藏文化传播的主要传播媒介和文化载体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良君 《船山学刊》2008,(1):190-192
在下西洋中,郑和使团作为中国对外传播文化的使者,在海外进行了多种文化传播活动。无论在郑和使团内部还是在郑和使团与海外人民之间,都进行了宗教文化传播,且大多通过宗教活动进行传播,从传播目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及传播效果上,都体现了规范性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裔文学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华裔作家作为传播主体,以自身和华裔文学为传播媒介,以华裔文学作品为载体,把中国文化从物质层面到社会层面再到精神层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与传播。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他们继承了中华文明的传播思想,客观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劣,希望达到全球和谐一体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觉"既是一种文化存在的自我意识,又是一种文化价值的理性诉求和对文化发展趋向、传播规律的艰难探索,更是一种文化发展的实践指导。红色文化传播是"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它包括文化主体对红色文化如何产生及其在历史进程中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对红色文化发展趋向、传播规律的正确把握,以及对传播红色文化这一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相似文献   

6.
翻译作为语际间的交流活动,不单是语言上的转换行为,而且是文化上的移植行为。在文化发展与变迁的过程中,翻译是引发文化优化与传播的重要推进力量,而旅游景点翻译对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是最直接和直观的,对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以及体现华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景点翻译中体现的文化传播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对自贡市的旅游业发展、对文化的传播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编辑的基本职责是对他人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之后经过严格把关再进行有效的传播。在文化体制改革、出版业转型改制的形势下,以文化为切入点、以文化传播为视角探讨编辑的本质:编辑工作是人类文化传播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编辑是科学文化传播中必不可少的参与者,在这一活动中编辑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张婷婷 《学术探索》2014,(12):95-101
文章对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影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新世纪少数民族影视在传播民族文化中面临的四大困境:影视体制机制决定民族文化传播的内容,少数民族影视对民族文化的传播有局限性,影视传播的民族文化内容受多种因素制约,受众数量直接决定少数民族影视的传播效果。提出新世纪少数民族影视对民族文化传播,国家应从政策上加大对少数民族影视的扶持力度,少数民族影视所传播的民族文化应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少数民族电影创作应避免模式化倾向,同时,要增强少数民族影视的商品意识。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传媒应该坚定传播传统文化的信念,承担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准确把握受众的求知心理、求实心理、求乐心理和求异心理,丰富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同时也应积极发挥传媒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艺术符号和文化传播形式,在跨文化广告的传播过程中,文化认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金六福""轩尼诗"等广告为例,从文化认同与跨文化广告传播、文化认同与广告策划和文化认同与广告传播方式等视角分析了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1.
翻译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是决定文化传播效果的直接因素和基础条件。从文化翻译和跨文化传播学结合的视角,考量对外文化传播文本翻译的策略选择,指出根据翻译目的、文化传播译本功能、传播学受众因素等综合考虑,灵活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尽可能追求对外文化传播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文化传播与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传播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文化传播方式与犯罪传播方式具有同一性。文化传播方式是通过传播犯罪观念、犯罪信息、犯罪手段和犯罪经验等来影响犯罪发生的。所以,控制文化传播是控制犯罪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相伴生的传播活动已渗入社会的每一角落和人类的每项活动中,成为粘聚社会的一股无形力量。与此同时,我们对于艺术文化应用理论的研究也进入了多学科、多视角、多方位的立体研究时期。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建立艺术文化的传播模式,并着重对艺术文化传播中的重要角色——传播媒介及传播者进行角色特性分析,以此为尚未成形的艺术文化传播理论的研究做一点尝试,也为实现对艺术文化的有效管理提供一点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禹宙 《南方论刊》2014,(11):87-8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方式极大变化,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也正日益遭受破坏。数字化技术能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本文在实地研究的基础上对数字化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播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数字化技术对民族文化传播的意义进行探讨,并提出促进民族文化传播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化旅游是一种形式特殊的文化传播.要加快荆州古城文化旅游的发展,要对荆州古城进行明确的文化定位,注重将荆楚文化传播与荆州文化旅游有机结合,注重开发相关的影视、音像和新势媒体内容,最终促进荆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马克思主义传播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进行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才有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7.
广告传播的文化效应是巨大的。美国经济史学家戴维·波特说过,广告是很有限的几个起社会控制作用的机构中货真价实的一个。它对文化传播的正负效应促使广告传播者的传播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文化责任,具有高度的系统文化意识,广告传播才有可能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18.
张放 《天府新论》2009,(1):124-128
文化本土化已经成为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实图景之一,具有文化免疫和文化变异双重内涵.作为文化自我保护机制的文化本土化即为文化免疫,它通过微观层面的无意识免疫应答和宏观层面的有意识免疫应答机制,分别实现本土文化对可能存在和已经存在的文化威胁的防御功能.而作为跨文化传播结果的文化本土化即为文化变异,它可进一步分为基于移民和基于文化产品传播两种情形,是文化发展演变中不可避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旅游文化传播的形式多样,导游词的翻译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形式.旅游文化传播既是语言上的传播也是跨文化传播,要求传播者有很强的跨文化意识.要做好旅游文化传播,就应从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出发,综合运用接受理论和空缺理论,创造文化对应词,并运用意境,灵活地进行旅游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20.
对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战略的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孔子学院在连续四年的规模扩张之后,开始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以传播中国文化为主旨的孔子学院能否通过日常汉语教学较好地实现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这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作者从四个方面反思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传播战略:首先,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明确孔子学院到底要传播中国的什么文化;其次,分析当前国际文化格局和文化传播过程可能遭遇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各国语言文化传播战略;再次,厘清如何传播,通过什么渠道和机制进行文化传播;最后,密切跟踪孔子学院的对外文化传播效果,展开科学的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