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宇斌  王森  陆杉 《兰州学刊》2024,(3):148-160
文章立足于粮食安全与绿色发展视角,基于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广义双重差分法等实证考察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实施对农产品贸易逆差格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标准农田政策实施对农产品贸易逆差存在显著的“纾解效应”,并且该项结论在平行趋势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西部地区,政策效应在中东部地区更为明显;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政策实施不仅可以通过巩固粮食安全而减少对农产品进口的过度依赖来改善农产品贸易逆差,而且可以通过加速农业绿色发展进程、规避绿色贸易壁垒而增加农产品出口来改善农产品贸易逆差。文章的政策建议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灵活调整政策实施的区域布局结构和强化粮食安全与绿色发展的路径依赖,继而改善农产品贸易逆差格局。  相似文献   

2.
肖黎 《学术论坛》2012,35(8):141-144
文章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分析对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农产品出口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联度、贡献度最大,农产品贸易逆差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联度、贡献度最小,位于第二与第三的分别是农产品进口和农产品价格。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应采取相应的对策:积极扩大农产品出口;适度控制农产品进口规模;改善农产品贸易逆差;建立和健全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3.
十年前,农产品对外贸易曾被认为是中国入世后最快遭受严重冲击的领域。农产品贸易面临的巨大挑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所关注。如今,事实证明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没有像想象中那样不堪一击。文章通过回顾发现,十年来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额持续扩张,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优势明显,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快速增长,市场多元化步伐加快。当然,入世的压力一直存在,农产品贸易逆差已经成为常态,出口农产品抗风险能力较弱,农产品进口不稳定性明显,市场集中度仍然较高。不仅如此,新时期,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还面临着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消费偏好不断升级、人民币汇率持续攀升、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剧等问题。这些严峻形势难免会使我们对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一丝隐忧。基于此,文章最后展望了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走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中国农产品贸易整体格局以及中国农产品进口贸易的现状和趋势的分析,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很大,如果人民币汇率发生变动,其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将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产生影响,但这些影响又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根据汇率变动影响国际贸易的一般规律,结合农产品的特性将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能够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并且根据"J曲线效应"理论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民币贬值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出口,抑制进口,改善农产品贸易现状;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恶化农产品贸易状况。同时,还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弹性"问题;二是"时滞"问题。  相似文献   

6.
2020年1月,中美两国签署了第一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最重要的内容是增加了中国对美国商品的采购规模,特别是对中国进口美国农产品做了比较细致的规定。《协议》实施后,中国大幅增加了美国农产品进口规模,但由于多种原因未达到预期设定目标,这既有疫情影响,又有对未来目标乐观高估所致,这也决定了第二阶段谈判会异常艰难。面对当前复杂的中美贸易环境,我国既要注意贸易统计口径的细节,又要化被动为主动,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产品进口多元化策略,稳定供应链,在双循环格局下实现农产品进口安全。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国际化趋势加快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和波动变化还受到一些非传统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日益成为影响农产品价格变动的重要因素,成为影响农产品价格保持基本稳定的瓶颈制约;农产品的金融化趋势日益成为农产品价格上涨和波动变化的放大器;农产品的能源化趋势日益成为农产品价格上涨和波动变化的助推器;农业产业链垄断势力的形成和增强对农产品价格波动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汇率、国内吸收以及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三个角度,利用美国1980-2004年的年度数据,通过简单OLS方法得出美国的进出口方程,可以揭示影响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以及美元贬值对贸易逆差的影响,结果表明:(1)美元贬值主要通过影响出口而非进口改善贸易收支,但存在2年左右的滞后期,因此美元截至目前的贬值并没有明显改善贸易逆差;(2)从收入影响看,由于H-M收入非对称效应的存在,要减少贸易逆差需要美国相对国外更大幅度的紧缩;(3)从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看,美国对外直接投资转移了本国的供给,增大了美国进口。大规模减少美国贸易逆差不可能仅仅依靠美元汇率贬值,而是需要中长期的结构性调整,2006年美国贸易逆差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9.
从农产品供应链理论分析角度出发,在供应、需求、信息、合作、物流以及环境等六方面对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影响因素的来源进行分析,最终选取17个风险影响因素.运用解析结构模型(ISM)分析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从复杂的因素以及因素链中找出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因素中的表层影响因素、中间层影响因素和深层影响因素,并构造影响因素递阶结构模型,这有利于了解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形成的发展机理,可为控制农产品供应链风险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影响吉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价格因素、出口结构因素、品牌和质量因素、政策因素及企业融资因素,进而提出了加强吉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应减低成本,改善出口结构、加强品牌建设、政府支持及增加融资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全球农产品市场的趋势基本面成为预测分析与应对策略的研究基准,而基本面分析则需要置于合适的历史阶段。文章利用1990—2021年全球农产品价格与市场数据,分析了农产品市场运行的阶段性规律,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其中,中国农业支持政策通过粮食储备形成的“水坝效应”对全球农产品价格产生支撑作用,该作用将继续维持全球农产品市场的价格稳定。文章为当前全球农产品价格波动提供了增加中国因素的分析框架,更好地解释全球农产品市场的趋势基本面。中国农业支持政策对全球农产品价格的支撑作用是以福利损失为代价的,加之疫情可能带来的行为不理性,对此,文章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们认为影响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台湾当局的政策限制、两岸农业产业水平制度和全球化竞争的影响,从产业链整合的视角提出了突破两岸农产品贸易的路径选择及建立两岸农产品共同营运中心的基本构想,为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首次出现逆差,出现逆差的原因是粮食减产,农产品出口增幅相对较小及出口企业恶性竞争所致.回顾了中国的入世承诺及基期支持水平,对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作了详细分析:中国小麦、大豆和玉米已失去比较优势,粮食进口压力仍然较大,蔬菜、水果出口继续稳步增长,浓缩苹果汁国际竞争力最强,牛肉、猪肉的国际竞争力较弱,禽肉国际竞争力正在减弱,水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中国入世后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改革建议即:深化外贸体制改革、调整支持结构、实现农产品出口贸易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和农产品深加工,加强组织化建设以提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曾伟  曾寅初 《兰州学刊》2012,(1):95-100
文章将食品安全事件冲击误差项引入传统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测算食品安全事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是短暂的,但是由于出口趋势的改变,日本对中国蔬菜的进口虽然恢复了,但仍未完全恢复到事件前的水平,与其他非均衡冲击调整力度相比,食品安全事件的冲击的调整力度要小些,其调整速度也慢于其他所有冲击;长期内我国对日蔬菜出口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绿色贸易壁垒对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贸易壁垒是俄罗斯当前维持本国农产品贸易顺差的主要手段,对中国出口俄罗斯的农产品贸易产生了显著影响。依据2010—2017年中国与俄罗斯农产品贸易数据,分析描述中俄农产品贸易的规模与趋势、中俄农产品进出口的贸易比重与贸易结构,采用以VAR模型实证检验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俄罗斯的农产品贸易额的影响强度,结果显示,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俄罗斯的农产品贸易额产生持续的抑制作用,并且短期内这种抑制作用较为明显,之后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中国对俄农产品贸易出口领域,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法律体系,同时完善农产品出口问题应对机制,依托"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强中俄贸易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困扰全世界的一个紧迫性问题,如何建立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模式也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挑战。从供应链模式来看,农产品不安全因素贯穿于农产品供应链全过程,从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配送、销售到消费,每一个节点企业、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这既影响整个供应链运营绩效,也增大了农产品安全的风险。供应链内部协同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而供应链外部的法律、行政和技术等层面的监督是对其有效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和沿线国家农业交流合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而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农业上互有优势,相互合作潜力巨大.选取2000~2015年面板数据,建立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以及贸易非效率模型,分析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逐年增加但总体贸易效率极低,且对东盟各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和东盟各国经济规模、东盟各国人口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具有显著拉动作用,而中国人口,中国与进口国首都距离则产生负向效应;进口国关税水平、进口清关时间、农产品出口占比阻碍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的提升,而物流绩效指数、同时期同为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促进对其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的提升.最后就如何提高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专业市场集群的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专业市场集群是在农产品专业市场的基础上发育而来的,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国内很少有学者涉及。本文从农产品专业市场集群的分类和特征入手,基于相对成熟的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机理的研究,勾勒出了农产品专业市场集群的形成逻辑:形成因素、形成机制和集群诞生,并对形成因素、形成机制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环境规制对浙江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世界各国或地区为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或安全而采取了各种环境规制.这些环境规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与环境息息相关的农产品出口产生影响.通过对浙江省2000-2011年间ERS数据及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数据的实证检验,可以看出:环境规制与农产品出口之间有明显的正向关系,环境规制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出口不会是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引力模型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到美国、香港、日本、韩国、德国、荷兰、英国和新加坡等8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绩效进行研究,发现影响农产品出口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因素为地理距地、经济规模及需求结构。地理距离不是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阻力因素,进口国经济规模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起促进作用,需求结构差异程度也影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