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汕头方言的持续情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1 本文讨论的持续情貌是广义的,包括:一、动作行为本身的持续,即通常所说的进行貌,如“孩子们唱着、跳着”;二、动作行为所形成的状态的持续,如“门开着”;三、整个谓语部所述情况的持续,如“他睡得正香呢”。三种不同的持续情貌,下文分别以“行为进行”、“状态持续”、“情况持续”称述。  相似文献   

2.
重庆方言中的“倒”可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也可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也可表示动作的方式和结果,用法很多,是重庆方言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重庆方言的“倒”可和普通话中的“着”字作比较。  相似文献   

3.
一般语法书都认为在现代汉语里有两个“没有”,其中一个是动词,另一个是副词。它们说,否定事物存在的“没有”是动词,否定行为已经发生的“没有”是副词。但是,也有些语法书说得比较含糊。例如王力先生在《中国现代语法》上册第253页说:“‘没有’的用途共有两种:(甲)替代古时的‘无’字,用为次品。(乙)替代古时的‘未’字,用为末品。”王力先生实际上是认为作“无”用的“没有”是动词、作“未”用的“没有”是副  相似文献   

4.
普通话中“看”作为一个常用的虚词,一般认为可以表示某种状态的持续或动作行为的进行,读音为轻声的,归时态助词类。与此相比,在现代西宁方言里,我们发现,同是做虚词的“着”,却有两种明显不同的读音,一是轻声的;一是轻声的;二者不能互换,因而不能认为是语音上的变体。同时,西宁方言里“着”字在虚词内部所属的词性、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及其用法等各方面都表现出十分复杂的特点。如何分辨并把握不同的读音、不同性质和作用的虚词“着”,是西宁方言语法研究工作中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高邮话的动态助词“块”与“住”。“块”可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后所产生的结果、状态的延续或存在 ,可以用“在某处”替换 ;可以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块”还可表示动作在量上的特征 ,表示动作的量多或量大 (这是未完全虚化的用法 )。用在动词后的“住”在高邮话中或表示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实现 (有时兼有保持的意思 ) ;或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 ;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正在进行。它与动词构成的有关结构及其重叠式 ,各自表示了一定的语法意义 ,本文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们向语法学家们请教:“‘语法’一词的含义是什么?”他们有的会说:“‘语法’有两个意思:一个指语法本身,一个指语法书。比方说,‘你这话不合语法’,这是指语法本身。又如说,‘这是一本语法’,这是指讲语法的书。”也有的说:“人们有时侯用‘语法’这个名称代表语言的语法构造本身,有时候又用它代表语法学,因此有必要分清这两个概念。”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语法”一词可以有三种含义:一指语言的“语法规律本身”,它“是语言中客观存在的”;二指语法学,它  相似文献   

7.
“在+V+中”谓语句是指“在+V+中”作谓语或谓语中心的句子(下简称“在+V+中”谓语句)。根据其不同的表义功能和语法特点,可以分为以下两小类。 一、句中的“在+V+中”表示人、事物或事物化的动作行为所处的时间位置,可以引申为某种动作行为处于正在进行或持续状态。例如: ①新一代在茁壮成长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修订本》) ②队伍在迅速前进中。 ③宝钢在建设中。(同例①) ④人民的法律在制定中。(宋玉柱《泛论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结合》) ⑥战斗在进行中。(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相似文献   

8.
《老乞大》里的“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着”本字为“者”。许氏《说文叙》:“古祗作者。者者别事词也。别之者则其事昭焯。故曰者明……引申为直略切之附者、张略切之衣者。”所以“着(著)”的本义是“明显”,引申出“附着”“着衣”二义。上古时期它就作动词使用,“南北朝以后,‘着’字开始虚化,”演生出多种虚词性用法,表达丰富的语法意义。吕叔湘先生对此曾作过精辟的论述:“以著字辅助动词,初以表动作之有所著,继以表事态之持续,此今语所盛用,而唐人诗中亦已有之。”“大概者、著二字,唐人兼用,文书作者,谅  相似文献   

9.
“继续”一词,几乎所有的语法书都认为它是一个表示动作起止、始终、延续的动词,主要依据有三: 第一,从构形上看,它可以粘附“着”、“了”等词,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如:①同敌人的斗争在继续着。  相似文献   

10.
“有声语言或词的语言始终是人类社会唯一的能作为人们完善交际工具的语言。”(一)人们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必须要用词和语法,而词和语法又必得靠声音来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过:“‘精神’这个东西,一开始便可怜为物质所‘膠葛’着,这里所说的物质是被振动着的气层,声音;一句话,便是言语。”(二)可见声音是人类语言不可少的“自然物质”和形式,没有声音这一物质外衣,语言要成为人们交际的工具,是不可以想像的,  相似文献   

11.
词性与修辞     
词性,是指词在语言结构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某个词按照它所具有的语法特征应归属于某一类,这个词就具有了某一类词的词性。词性是对个别词进行归类的结果。比如“英雄”,是名词。名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它不能够表示动作、行为或者人和事物的性质、状态,因而,一般都不能够把它当作动词或形容词来使用。比如我们可以说“他是个英雄”,但是不能够说“他英雄了”。  相似文献   

12.
胡附同志在《数词和量词》一书中说:“‘以上’和‘以下’用在数目字后边,有划界作用,界限的一面数目是固定的,另一方没有限制。根据习惯,说‘以上’或‘以下’都是包括本数在内的。例如,五十以上,包括五十在内,‘五十以下,也包括五十在内。”①类似的说法,还见于其他语法书。这种说法明白地表示:“以上”或“以  相似文献   

13.
湖南辰溪方言中三个表进行、持续的助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辰溪方言中表示动作进行、状态持续的常用助词有动态助词“哒”、“起”和语气动词“在”。本文介绍这三个助词的语法特点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一 语法功能分析及例释 1.1 “哒[ta]”,在辰溪方言中用作动态助词,表示动作或状态正在进行,一般附着于及物动词之后,构成“动词十哒十名词(词组)”格式。例如:  相似文献   

14.
在普通话中,“们”在语言研究范畴内通常被认为具有两个词缀功能:表示复数或者众数,例如“我们”、“咱们”这样的表达方式。而这两种功能却无法解释“们”在“哥们儿”、“爷们儿”等词中所承担的语法功能。普通话中“们”并不仅仅具有表示复数和众数的功能,还具有表达发音需求的音缀功能。经过比较普通话与部分方言中“们”的用法,“们”用...  相似文献   

15.
祁县方言属于晋语并州片。祁县方言中的"的"除了与普通话相同的用法外,还有其特殊的用法。分别表示动作的进行、状态的持续、事物在某方面达到的程度、动作完成后客体的存在状况、祈使意义、趋向意义、动作进行的方式手段(和某动词一起作状语修饰另一动词)。其中与普通话中"着"用法对应的"的",应看作是语音演变后山西方言保留"着"古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数实词的语法特征比较明显,结合能力比较固定,只具有一种词性。“同志”、“拷贝”、“元素”、“粒子”一类词表示事物概念,是名词;“说”、“听”、“知道”、“遇见”一类词表示动作行为概念,是动词;“淳朴”、“浪漫”、“笔直”、“白生生”一类词表示性质状态概念,是形容词;“一个人”的“个”,“去一趟”的“趟”,这类词表示单位概念,是量词。  相似文献   

17.
四川话的“倒”和“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时态助词“着”、“了”、“过”,附在动词后面出现,表示动作的持续进行、完成或者过去。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里把“着”、“了”、“过”称作(动词的)“形尾”,并且追本溯源,指出它们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 王力先生认为:“着”和“过”都来自表示动向的动词,它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虚化,终于演变为动词的形尾;而“了”从动词“终了”虚化为形尾并且得到普遍应用的年代较前两者还要早一些。  相似文献   

18.
(一)课文内容词是句子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如“方志敏同志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共八个词。(二)教学参考1.弄懂词的定义“独立运用”,是指不依靠别的成分,自己就能作句子成分或表示语法关系。如“生活”在上句中作宾语;“着”表示动作的时态。“最小”的,是指如果再分析下去或者分析出的部分没有意义了,如“葡、萄”;或者分  相似文献   

19.
1.有关“-mu”字的两个问题: 1.0“-mu”字是现代维吾尔语中比较常用的语素之一,在目前所能见到的几本正式出版的维吾尔语语法著作中,差不多都谈到了它。大部份著作把它叫作ulanma(一般译作‘助词’),有的著作把它叫做yuklime(一般译作‘语气词’或‘小品词’。但是对于-mu字的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意义)则大都缺乏比较详尽的描写。  相似文献   

20.
英语存在句     
英语表示‘某地有某物,这一意义时,一般用‘There+be+n.+adv.of place’这一表达方式.其中there称为引导词;它不同于地点付词there.引导词there既非状语,又非主语;不过在句子转换中,它处处以句子主语的身份出现.可以说它就是语法形式上的主语.作为exist解释的动词be,还可以与其他几个动词相结合,以be表示主要意义,其他动词表示辅助意义.这种存在句还可以用be以外的动词,表示与‘存在’这一概念有联系的其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