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4个要素成熟于1922年,即中国无产阶级完成了由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的转变,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在1922年,同时中国共产党确定并运用统一战线策略与国民党合作,因而部分地实现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始于1922年;中国共产党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是在1922年;中国革命正式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是在1922年。这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成熟于1922年。  相似文献   

2.
列宁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传入我国的时间与最初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是列宁东方革命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革命"理论的创新,是东方落后民族与被压迫国家革命的纲领,是马克思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直接思想来源.中国共产党何时接受列宁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传统的看法是1922年初远东劳动代表大会,中共代表团将其主要精神带回国,促进了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本文以<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为证据,诠释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传入我国分为两个阶段,1921年初到1922年远东劳动代表大会前,列宁的新理论已经传入我国,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依据新理论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作了最初的探索.1922年初到中共二大,中共对列宁的新理论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标志是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于1958年对新找到的1920年建党时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写了一段批语,他写道:“不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只提社会土义革命,是空想的。作为社会主义的纲领则是基本正确的。但土地国有是不正确的。没有料到民族资本可以和平过渡。更没有料到革命形式不是总罢工,而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是农民战争。”①这里用语不多,却再一次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反映了农民战争在毛泽东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后不久,就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和路线,主张先经过民族民主革命阶段,再转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当时,我们党正是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发展阶段,所以制定了正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和路线,并且先后批判了要把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左”倾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前广大青年掀起的留日运动是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在这一运动中踊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群和青年学生群是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支重要方面军。他们在辛亥革命中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对于这样一个肯定的判断实在是屡见不鲜,并且自然而然地在观念上承认这样一个结论。但是,一俟我们接触了有关这次革命的原始材料,便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所有太平天国的政策律令中,反对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的东西到处可见(最有代表性的当推《天朝田亩制度》),而反帝的条文却寥寥无几。这就不得不使人们对太平军的反帝性质或多或少生产了“疑惑”。列宁说:“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这个思想是深刻的,对于历史是重要的。既  相似文献   

7.
<正> 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皇帝的统治。但是,中国人民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社会性质未发生根本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民族工商业者人数大为增加。据1918年统计,国内商会与华侨商会会员近二十万人。近代产业工人由1913年的一百万人增至1919年的二百万人。“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  相似文献   

8.
邓演达的平民革命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派比较完整的革命理论,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认为平民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目的是在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后,向社会主义过渡。他主张进行平民革命首先必须建立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平民政权,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发展民族经济,通过土地革命消灭封建的经济基础,并对文化、教育及社会进行彻底的革新。邓演达对中国革命的认识代表了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最高水平,但他对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作用认识不足,因而其主张不免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9.
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经过革命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逐步传播到中国,推动了三部分知识分子: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五四爱国运动作了准备,使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了自觉斗争的新时期。本文着即论述“五四”时期中国的三部分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又联合又斗争的情形。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所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本文阐述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1.
<正>6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历经千辛万苦,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长征胜利的原因有许多方面,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工农红军能够密切联系群众.长征途中,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红军战士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红军内部官兵关系,都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和高度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它一诞生就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采取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  相似文献   

12.
保持工人阶级政党的纯洁性是列宁党建理论中的重要论述。列宁指出,工人阶级政党保持纯洁性的关键在于: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党性原则并不断清理党的队伍,从而保持工人阶级政党理论、纲领、组织和党员的纯洁性。列宁的这一思想对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工人阶级斗争的大方向,这是由中国工人阶级产生的历 史环境和特点,以及它的劳动和生活处境所决定的,《中国工人运动史》一书对此给予了充 分的注意。该书的出版,有助于我们对近代中国工人阶级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大方向的理解, 为进一步深化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与知识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与知识分子黎仁凯毛泽东说:“在中国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点”;“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①。正是孙中山带领首先觉悟的知识分子组织发动...  相似文献   

15.
李述森 《东岳论丛》2007,28(6):18-22
关于俄国革命的性质,列宁曾存在过三种看法,即一般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工农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俄国的国情及所处的国际关系体系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列宁的思想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列宁思想变化的实质是对俄罗斯国家的角色定位问题。列宁不断提升俄国革命的层级,体现出的是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国家的角色定位与客观现实的日益背离。自身角色定位过高是俄罗斯民族的宿疾,19世纪俄罗斯主流社会思潮曾强烈地表现出这一特征。毫无疑问,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摆脱这一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100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的辛亥革命,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7.
100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的辛亥革命,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以五四为标志,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新民主主义时期。五四运动的划时代意义,就国际条件看,是因为它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就国内条件说,则是由当时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及其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决定的。本文仅就后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五四"运动是在十月革命的号召之下,在我国工人阶级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运动,同时也是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毛主席曾经满意地肯定"五四"运动的业绩说:"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那时候,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遗憾的是这个运动的  相似文献   

20.
列宁的"美国式道路"思想是关于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它是列宁在研究、指导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中提出来的.在这一理论里,列宁较详尽地阐述了"美国式道路"发生的历史前提、基本特征等,具有时代特征,至今仍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