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岸的黄河     
央宗琼玛不要我做她的儿媳妇 在青海西宁到果洛州的途中我们的汽车扔下主路,在黄河边的草原小道徜徉。 我说帮我找黑色的帐篷。 他们说为什么非要找黑色的帐篷?白色帐篷里住的也是牧民。 我说我知道,但是黑色帐篷是牧民手工纺的牦牛线织成的,是最地道的;白色帐篷是用机织帆布做的,是花钱买的。 他们很服气,说想不到你还挺有研究。 多次游历藏区,使我学会了如何寻找和分辨能给我带来兴趣的目标。比如,如果你看到哪个帐篷顶上的烟囱里冒着清烟,这个时候你走过去,准能喝上最可口的奶茶、吃到最香甜的糌粑团子。 吉普车远远地停在一…  相似文献   

2.
欢笑满帐篷     
在藏北草原传统的赛马会上,一座座藏族牧民的帐篷像一簇簇鲜花在草原上开放。我们刚走到赛马场附近,就被一阵欢声笑语引进了安多县腰恰公社二队队长土巴的牛毛帐篷。腰恰公社三年前还是藏北草原上有名的穷社。牧民们一年四季在草原游牧,到头来还是吃饭靠救济、花钱靠贷款、穿衣靠扶贫,连传统的一年一度的赛马会都无力举行了。现在怎么样呢? 当我们走进土巴的帐篷时,见许多面带  相似文献   

3.
在藏北草原的当雄县,有一个从上海来的年轻汉族兽医。他从一九五九年到这里工作的六年来,一直深入牧场和帐篷,跟藏族牧民在同一个木碗里抓糌粑,在同一张毡垫上坐臥,不怕脏,不嫌累,不叫苦,为广大贫苦牧民治愈了数以千计的垂危的牲畜,被誉为毛主席派来的好兽医。他,就是共产党员龚达希。  相似文献   

4.
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阿万仓乡,一栋洁白的房子里的男女主人——当地称作痴情婆姨痴情汉的人。那是20年前,维系着阿万仓乡3400名藏族牧民健康安危的洁白房子——卫生院,冷冰冰地迎来了几位医科“状元”(上海医学院应届毕业生),穷乡僻壤本想把他们当做“宝贝疙瘩”。但那时只形成一种概念:越是大城市越是有文化的人,只有犯了错误需要改造才分配到草原来。所以,顽童的石头、守帐篷的狗,卫生院的贫穷(最值钱的是一只血压表)……逼得状元们另谋出路。留下的是孤零零的王万  相似文献   

5.
在祁连山北麓的康乐草原上,只要被称为“牛背商店”的裕固族营业员贺国耀一到,老大娘就给他端上喷香的酥油奶茶和草原上特有的手抓羊肉;老大爷斟上青稞酒;小伙子帮他们卸货垛,扎帐篷。贺国耀为什么受到牧区人民这样的欢迎呢? 一开始,贺国耀只是驮些大商品到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销售。他在工作中了解到:解放前,广大牧民不仅遭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而且还遭到好商的高利盘剥。那时用一只整羊才能换到一块获茶。现在虽然办起了商店,送货上门,但并没有满足广大牧民,尤其是  相似文献   

6.
今年2月19日,四川省启动了藏区牧民"帐篷新生活行动",年内将向全省藏区10万户牧民无偿提供新帐篷,并配给现代化生活设施,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这一举措,是四川省"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启动的首个项目。  相似文献   

7.
龚“扎西”     
“扎西来了。”当雄草原上的牧民从帐篷里走出来迎接这位“扎西”。“扎西”,藏语是吉祥的意思,因此在藏族中很多人叫“扎西”。可是,这个“扎西”却不是藏族,而是当雄的县委书记龚达希。这位龚“扎西”用流利的藏话向大伙儿问好寒喧,习惯地询问牛羊的最近情况,病了没有……原来龚达希是个来自上海的汉族兽医,一九五九年响应党的号  相似文献   

8.
蒙古包——这草原游牧民族的特有的建筑形式,伴随着草原牧民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 蒙古包有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在原始社会,蒙古族以狩猎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他们住在“窝棚”里,这是圆形拱顶的隐蔽窝,以活树为支柱,然后用芦草、桦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烈日高照的盛夏,还是风雪交加的寒冬,在2万多平方公里的新疆玛依勒大草原上,人们总能看见这个马背流动文化站.文化站的主人是托里县喀拉托别牧场哈萨克青年民兵巴哈提和博拉提,牧民称他们是草原上的“吉祥鹰”. 玛依勒草原地处西北边陲.那里远离都市,交通不便,文化生活十分贫乏.长期的游牧生活给草原上的青年人带来许多苦恼.他们有钱能买到香烟烈酒,却发愁买不到精神食粮.精神上的空虚和无知,使不少青年变得粗鲁愚昧,打架、酗酒已成了常事.巴哈提看到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内蒙古赤峰市N嘎查的实证研究,在"舍饲禁牧"的社区实践过程之中,一方面,政策的实施有利于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从而能够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舍饲禁牧所带来的牧业成本的上升,牧民的生计风险增加,他们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偷牧,加之地方政府治理策略与方式的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政策的实践效果。在地方政府积极引导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地凸显社区在禁牧与草原生态保护中的主体地位,提高牧民参与草原保护的能力与发挥牧民的本土生态知识,将有利于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帐篷内外     
高原、帐篷、雪山、牛羊构成了藏民族特有的生活画卷。帐篷在人类生存空间日趋向高空延伸的当今,它的存在和发展似乎有些古怪。然而,它的确在悄悄地变。我怀着对帐篷的敬仰之情,到了黄河第一湖鄂陵湖畔。7月的鄂陵湖湖水盈盈,波光粼粼,鸟儿在湖上盘旋。湖畔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牛羊满山,帐篷点点。在山巅上极目眺望,只见一顶帐篷在草原深处炊烟袅袅,四周经幡飘扬。旁边的伙伴对我说,那就是登德家的“夏窝子”。临近帐篷,我们便被他家崭新的风力发电机和帐篷四角用丝绸镶边的豪华、精致的太极  相似文献   

12.
《民族论坛》2007,(6):I0008-I0008
<正>蒙古族,现有人口4806849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此外在东北、西北地区也有分布。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  相似文献   

13.
流逝的岁月,永远也抹不掉边防战士对草原人民的爱。驻守在内蒙古八千里边防线上的武警边防官兵,用他们火一样的真情,点燃了草原人民走向富裕的希望之火。一清晨,金色的阳光洒满浩瀚无垠的戈壁滩。一辆载着25名武警官兵的汽车,披着沙漠的风尘,驶向蒙古族牧民乌力吉的家……提起乌力吉,阿右旗的人都知道,他家是全旗有名的贫困户。近几年,由于水源严重不足,土地荒芜,他家  相似文献   

14.
西北某地。好客的帐篷里,闯进了害人的狼——四个狼狈为奸的人,钻进了一位牧民的家。好心的维吾尔族大爷和大娘为他们准备了丰盛的饭食。吃饱喝足了的四个家伙凶相毕露,用匕首残忍地杀害了这两位善良的老人。前来看望公婆的儿媳也遭了毒手(当时她巳怀孕6个月了)。这是  相似文献   

15.
马背吉他队     
“哦——举过眉梢的银碗哟斟满了一片真情欢迎你到草原来哟……穿过沙柳,跃过小溪。在祖国北疆的苏尼特草原上,一支身背吉他的七人马队,把悠扬的歌声送进蒙古包。这就是小有名气的“马背吉他队”。这支吉他队是由内蒙古军区边防某部九连的七名战士组成的。他们经常利用巡逻之余,为牧民们演唱。九连常年驻守在远离城镇的边防线上,交通不便,环境艰苦,文化生活贫乏。擅长吹打弹拉的四班长王元,自费买了一把吉他,在他的影响下,六位蒙古族、汉族战士纷纷自购吉他,组成了业余吉他队。每逢节假日,毡包里、月光下,便响起他们热情的歌  相似文献   

16.
到黄河源头的玛多去,真好比登云天。从高原古城西宁驱车500公里,来到座落在黄河边的草原新镇——黄河沿时,脚下的海拔高度已由出发地的2,200多米,上升到4,200多米。这是青海海拔最高的一座县城。来到这里,人们就置身于一幅由雪山、草原和湖泊组成的高原牧区画图之中。玛多属果洛藏族自治州,面积24,000平方公里,居住着5,600多藏族牧民,加上城镇里的干部、职工,全县总人口还不到8千人,平均3平方里才有1个人。初到这里,不免使人感到空旷、寂寥。但是,如果顺着县、社公路,到各地观览一番,那么,奇丽的河源景致,独特的自然资源,别有风味的牧区生活,藏族牧民的坚毅、豪爽的性格和沸腾的生活,就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草原上洒浦了金色的阳光草原上洒满了金色的阳光融化了万年未消的积雪共产党就是夭空的太阳希牧民带来了温暖和力量草原上斗倒了反动的头人靳断了魔鬼的魔爪毛主常就是救命的恩人粉牧民带来了幸福的时光草原上消灭了吃人的豺狼收民的生活蒸蒸日上解放军就是神兵天将保障了牧民俩幸福安康 草原一步跨天堂琴声悠锡,歌声潦亮,耀鼓声震蔫在草索上;西海掀起了欢乐的浪潮,尾俞山也脉脉合笑。姑娘们穿起花裙,象孔雀开屏,小伙子背上猎枪,值立在再背上,是髯的老牧人唱起了“拉伊”白髻着着的老大溟跳起了“锅庄,,。今口人们为什么这样欢腾,莫不是举行…  相似文献   

18.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啊!父亲的草原啊!母亲的河虽然己经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啊!父亲的草原啊!母亲的河虽然己经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歌中有我父亲…  相似文献   

19.
秋天来到蒙古西部草原,晴空万里,布汗河潺潺流过金黄色的原野,牧草收割完,正是牧民操办喜事的好季节。放眼望去,只见三座雪白的蒙古包,附近有些马和骆驼,还停有摩托车、汽车和拖拉机。帐篷上面炊烟袅袅,主人正在为参加婚礼的贵宾准备着  相似文献   

20.
·“在那遥远的地方”———草原上为何很少见到帐房了?“驮着帐房走四方”已成过去。·“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上的羊群怎么变小了?从以羊聚财到以羊生财。·“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草原和牧民不再只是旅游者的风景,他们也走向地平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