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资本经营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热点。有资料显示,1996年全球企业的联合和兼并就发生了2万多起,交易额达11400亿美元,1998年前三季度企业合并涉及的总金额亦达3830亿美元。在国内,随着市场的国际化,我国绝大多数行业和企业都受到跨国公司的严峻挑战,一些民族品牌已被洋品牌取代,一些行业中的国外公司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世纪未的民族工业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已到了一个非常严峻的历史时期。尤其在我国经济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国有企业,亏损面高达40%,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与国际大企业、大集团抗衡的实力。但资本营运作为一种重要的经营形…  相似文献   

2.
一提起国际化市场,许多人会片面地理解为就是要把企业办到国外去,把产品销售到国外去,参与国际竞争。其实,国际化可分为两种,除了“走出去”之外,还有“请进来”。所以说,国际化并非必须出国,因为我国的市场很大,在国内也是大有作为的。国外一些企业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纷纷前来抢滩登陆,与国内企业短兵相接。如果国内企业能够在家门口战胜国外的“群狼”,或者能“与狼共舞”,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上抢得一定份额,实际上也不亚于国际化。在竞争激烈的乳品行业,全球前10位的乳品品牌均已进入我国,开设了近50家公司。但“光明乳业”和“…  相似文献   

3.
品牌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世界经济呈现出市场国际化、企业跨国化、资本多国化和竞争白热化的态势,品牌国际化成为了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本文阐释了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对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必要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民营企业有望成为企业国际化的主体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推行跨国经营战略以来,受西方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及我国相关政策的影响和推动,我国规范化地实施国际化战略者几乎是清一色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像中化、中粮、首钢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给人的感觉是惟有国有企业才能实施国际化。但形势的发展却告诉我们,民营企业正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企业国际化的主体。1.民营企业自身优势明显,有实施国际化的坚实基础。海默的垄断优势说认为,具备垄断优势是企业对外投资并发展成跨国公司的基本前提。虽然与国有企业相比,我国民营企业的劣势明显,但其优势也非…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的企业都已经将品牌国际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通过品牌国际化的运作,可以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的力,提高其在国际大市场上的地位。本文论述了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的现状,在其基础之上分析我国品牌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必然趋势,其中品牌国际化是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在品牌国际化过程中时常遭受挫折,张裕成功的品牌国际化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树立了的典范。本文在分析张裕品牌国际化动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品牌国际化的实施路径,分析总结了张裕品牌国际化带来的启示,以期对国内其他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已成为世界微波炉第一品牌的格兰仕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特点与条件,通过国际化经营在激烈的全球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市场领导者.其品牌国际化的模式值得人们深思.本文首先介绍品牌国际化的相关理论,然后展示格兰仕的品牌国际化战略,最后对格兰仕品牌国际化提出一些可选择的路径,以期为我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经营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网络经济时代已经走近我们的企业,运用Internet进行的电子商务,将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经济是新千年的新经济方式,正在引发全球经济的一次革命。我国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后,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一体化特征将更加明显。当前,我国企业加入网络经济,进行电子商务经营活动已成时尚,势头迅猛。据国际数据公司预计,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今年将达4200万美元,到2003年将高达40亿美元。然而,加快企业发展网络经济,尽快融入国际化经营,还存在许多亟待重视的问题,需要企业与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正纺织服装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虽然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客观上已具备了"走出去"、加快推进品牌国际化战略的条件,但是仍普遍面临着国外市场信息匮乏、品牌战略定位模糊且片面、品牌延伸过快、品牌文化单薄、国外消费者认知不足等问题,加之全球范围内市场融合、国外品牌大量涌入,凸显出企业在制定品牌国际化战略方面的迫切性。国际化路径模式的本土化问题当前,在理论上,关于品牌资产的概念模型已相对成熟,但在研究对象上大多是发达国家的成熟品牌。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跨国公司逐渐调整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技术转移策略。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认为研发活动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应该在母国范围内完成,但是如今的跨国公司不断在海外设立分支研发机构,这种现象不仅仅表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而且表明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发生的重大改变。本文以汽车工业为例,分析了随着我国市场结构的变迁,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出现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有人曾把品牌喻为“商品的脸”。一种产品,只要看到它的品牌,便能迅速把它同别的企业的产品区别开来。如今品牌形象已成为企业跨入市场的“金护照”。正因为品牌形象太有诱惑力,故而也就导致了假冒品牌或商标的出现,种种不正当的竞争纷至沓来,成为名牌产品的不祥之兆。作为我国一个声名卓著的老字号,有着三百年历史的民族品牌的“张小泉”,如今也被侵权搅得筋疲力尽,不得不一次次拿起法律武器,以维护自身的利益。1999年3月3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杭州张小泉剪刀厂诉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上海张小泉刀剪制造有限公司不正当竞…  相似文献   

12.
曹青 《经营管理者》2015,(7):169-170
本文运用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基本理论,结合本企业的实践经营活动,阐述了青岛啤酒百年风雨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中踏上国际化道路,探讨国际化的终极目标打造国际品牌,迈向更高的质量和品牌溢价。国家竞争力源自公司的竞争力。从历史上看,一个没有多个全球品牌的国家是无法发展为发达经济体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前赴后继,在全球化浪潮洗礼中浴火重生。  相似文献   

13.
本土品牌国际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经济已在更加广阔的领域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然而,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看,可以用“制造大国,品牌小国”来形容目前的我国经济。现在我国一些产品的产量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一,许多国际知名大公司也把它们的生产工厂或采购中心迁到我国,我国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我国产品中能称为世界品牌的寥寥无几。据《经济日报》报道,世界品牌实验室最近揭晓了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我国只有海尔入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部分企业的品牌意识不强,热衷于贴牌生产,靠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维持生…  相似文献   

14.
贺东东 《经理人》2015,(3):95-97
企业走出去的时候一定得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连这个起码的产品问题都解决不了,价格降不下来,产品技术提不上去,国际化无论做什么并购,做什么投资,定是失败的。国际化其实就是全球本地化,制造、服务、营销等各个领域要全面做到本地化的运营。三一重工是一个地道的、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跻身全球五大工程机械制造商之列,向上的趋势还在继续。另外,我们被《财富》评为最具创新力的中国公司,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100家公司。我们第一次走出去是2002年,第一批设备卖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化的生产和贸易迅速地增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目前我国企业对于技术创新国际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对于如何实施和开展技术创新国际化,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指导。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国内外案例和文献的研究,从多个角度提出对我国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国际化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服装生产大国、出口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品牌小国、弱国。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服装出口亟待转变增长方式。本文从服装自主品牌的研发设计、国际市场的进入模式角度,构建了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应用框架,进而对中国纺织服装自主品牌的国际化经营路径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服装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国际生产体系最重要的组织者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使得各国市场不可避免地成为其全球市场的组成部分,国内市场和国内竞争的国际化已成为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环境。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将不可避免地融入到国际化的浪潮之中,如何迎接WTO的挑战,推动中国企业进一步适应国际化、规范化运作的需要,实现“与狼共舞”,已经成为政府、理论界以及实业界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跨国公司通过独资、合资和合作方式在华建立了大量的三资企业,国内竞争逐渐进入白热…  相似文献   

18.
高晓春 《经理人》2005,(11):20-20
国际化是一个理性的选择,绝不是拍拍脑袋就上的事情20多年来,中国的许多企业都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既有在“狼”群中的突围,又有围剿“狼”群的行为。总体来说.从改革开放到2004年.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道路有六种模式:全球贸易类型.这种模式以中粮、中航油等企业为代表;  相似文献   

19.
孙楚 《经营与管理》2010,(10):26-27
企业自主品牌的发展现状 国际著名品牌调查机构Interbrand进行的一项网上调查表明,全球消费者对中国企业品牌的印象是:廉价、价值低、质量低、不可靠、不成熟。有79%的消费认为“Madein China”对中国产品品牌有负面影响,说明“中国制造”不能为本土企业品牌国际化提供国家层面的支持,也不能适应企业品牌国际化的需要。根据联合国计划署的统计,国际知名品牌在全球品牌中所占比例不到3%,  相似文献   

20.
“国际化”是一些咨询专家为赢得业务、媒体用来贬低国内企业管理水平或存在问题的常用词,以至提及“国际化”,就如同说中国企业比跨国企业低了一个档次,让很多人反感。然而,2004年,“国际化”却是商界最流行的管理关键词,已成为中国企业、中国经理人不得不跨出的步伐和面对的挑战。2004年12月8日,当联想集团宣布作价12.5亿美元收购IBM全球PC业务时,业界哗然。联想1984年以20万元资金起家,2004年恰是成立20周年。在12月15日下午的“联想20周年”纪念会上,柳传志称与IBM谈判过程中对业务进行梳理时,发现联想与IBM在研发、供应链、市场营销等环节的工作语言非常相近,说明联想的管理基础是扎实的,但即将到来的业务整合是联想在管理上的一大挑战,是大考场。联想集团在多元化道路上遭受挫折后,在国际化上采取如此惊天之举,其未来尚难看得清晰,不过柳传志关于管理的担忧的确很有见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