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化的先进性与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应当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的论断,揭示了先进文化建设对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将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发展与中国先进文化的生存发展联系起来,从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角度昭示了党的发展方向,揭示了党的先进性质;中国先进文化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时期的中国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先进文化;文化的先进性与建设先进文化的执政党密不可分;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质和发展方向;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下,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必须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充分重视中国文化的社会主义特色,才能坚持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实现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要“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既是客观的现实要求,又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继承。因此,把握传统文化的精草,对于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涵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一、对中国传统文化问萃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我国全方位地发挥着重要功能。它进一步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它具有统一思想、动员和激励等社会整合功能,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它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不断进行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辩证否定的态度,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  相似文献   

5.
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法宝,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搞社会主义是没有前途的”。而要搞好党的建设,有效地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邓小平同志既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又是党的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既有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又有搞好新的伟…  相似文献   

6.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关系的几点想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个前提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有两个前提:第一,既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定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如果抛弃马克思主义,那就谈不到社会主义,这是毋须多说的;第二,既然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定要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相连接,继承与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全盘否定和抛弃传统文化,那就不会有中国特色,这也是十分清楚,不须多说的。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有相应的价值导向。当今世界处于全球化进程中,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后现代理论"重视文化作用的机理与社会重视文化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因此,在文化选择和建构的价值层面,后现代理论会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坚持国家全面发展和人民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为核心价值导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战略性部署,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即坚持党的领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依托。  相似文献   

9.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根本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邓小平同志就一贯主张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为建立这个制度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艰巨任务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面前。邓小平同志全面地、系统地、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任务和基本方针。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光辉论述,就是其中的…  相似文献   

10.
洁志  金堤 《东岳论丛》2002,23(4):43-46
先进文化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 ,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党的先进性的灵魂。当代中国先进文化 ,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积极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 ,进一步繁荣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 ;坚持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注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文化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政策  相似文献   

11.
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体现了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与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也具有鲜明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是中国特色,具有民族性;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具有阶级性;是先进文化,具有发展性;是大众文化,具有人民性;是和谐文化,具有包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存在不少问题.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切忌过犹不及;必须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反对文化沙文主义;必须坚持意识形态原则,避免一花独放;必须贯彻文化改革创新,防止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2.
《大庆社会科学》2012,(3):159-159
于平撰文指出,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广大文化工作者需要增强文化自觉。一要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文化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二要自觉地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重要的理论和现实课题。三要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文化建设的诸方面和全过程,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四要自觉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将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在江泽民总书记的报告中,以较大篇幅专门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对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内容和基本目标、具体任务进行了阐释,这对于我们搞好文化建设工作,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推向对世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提出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十分重视文化工作。毛泽东曾提出,“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  相似文献   

14.
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时代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自然有其特定的理论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般原则,又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根本要求,又赋予了我国政治建设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又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科学设想,又彰显了和谐社会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有着丰富的文化发展思想,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发展有着深刻的阐述,并对中国文化形象建设、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文化发展制度建设、网络文化建设、礼仪文化建设等做出了重要部署。习近平文化发展思想体现出时代性、先进性、与时俱进性与鲜明的中国特色,对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制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虽然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却“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华传统武德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这一...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这是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之后党中央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充分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作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相似文献   

18.
《东岳论丛》2017,(4):11-2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进一步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建设、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进行文化建设系列问题。关于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建设,他强调,中华文化发展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条件和支撑,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前进的必然要求。关于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他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于怎样进行文化建设,他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具体包括七个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手抓;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以我为主、择善而从的原则,正确学习借鉴别国别民族的文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实际正确、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贯穿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一根红线。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指针。同时,必须面对中国在当代世界战略格局中所处的重要地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向这场革命所引致的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性飞跃和全民族精神状态的深刻变化;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引起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及其与上述相应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从而提高我们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任务的坚定性和自觉…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教委组织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简明教程》,设12章、32节、83目。其广rTI至2章,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渊源及其形成过程;3至11章,从九个方面论述这个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第12章,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及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坚持。第一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在点与难点:社会主义建设传统模式及其评价。提示:①社会主义建设传统模式的内涵、形成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想以及要实现的根本任务。②对社会主义建设传统馍式,必须进行历史的、一分为二的评价。既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