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经过90年代初的调整,国际直接投资开始恢复增长。几年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中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双向投资都有不同比例的增幅。1996年,世界各国共吸收外资3492亿美元,对外投资3468亿美元。比1991年分别增长120%和75%;发达国家共吸收外资2082亿美元,对外投资2947亿美元,比1991年分别增长81%和55%;发展中国家共吸收外资1287亿美元,对外投资515亿美元,比1991年分别增长69%和520%。呈现双向投资齐步发展的新格局。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双向投资或多向投资体现了国际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向(区域)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本文试图进一步分析国际双向投资的经济特征、形成原因和中国如何构造国际双向投资新框架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2年底,中国国际储备已达到284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不少经济学家提出种种异议。如斯蒂格利茨就提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加剧了世界通货紧缩的观点。本文认为当前世界通货紧缩的根源不是发展中国家迅速增长的国际储备,相反,在现有国际金融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不断增加国际储备,是应对世界经济动荡的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3.
一、我市招商引资面临的新形势 (一)外部形势不容乐观 进入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深,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世界经济和贸易继续增长。联合国贸发会议在2001年9月发表的《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0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达1270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另据外经贸部统计,2001年中国的外资企业已达378000家,合同外资金额逾70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700多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名列第一。但进入21世纪,由于美日经济衰退,特别是受“9·11”事件的影响,全球跨国投资有所下降。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称,2001年,流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投资已由2000年的2400  相似文献   

4.
一、“证券化”及其国际大趋势近几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正在悄悄地但却又明显地经历着被称为“证券化”的趋势,国际资本的流动形式更倚重证券。二战后,国际银行贷款一直是国际融资的主渠道,并于1980年达到顶峰,占国际信贷总额的比重高达85.1%,但从1981年开始,国际银行贷款地位逐渐下降。相反,1968年国际债券发行总额约50亿美元,1978年为356亿美元,1988年1~9月已达到1745亿美元,国际债券已取代国际银行贷款的国际融资主渠道地位。证券发展呈现出一股咄咄逼人的强劲势头。世界银行的附属机构——国际金融公司也致力于促进并建立发展中国家的证券发行、交易机构,支持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更积极更大规模地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证券投资,并积极参与发展中国家的股权投资。事实上,就是世界银行等国际性机构本  相似文献   

5.
尽管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然而,世界旅游业仍以较高的增长速度日益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50年世界各国出国旅游者仅为2500万人次,而到1990年已发展到4.25亿人次,40年中增长了17倍。从旅游业总收入来看,1990年国际旅游业与各国国内旅游业合计的总收入为29000亿美元,1993年则将达35000亿美元,旅游业已经超过石油、汽车工业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预计到2000年,世界各国出国旅游者将达6.6亿人次,也就是说,今后每年将以50%的速率增长。面对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这一形势,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和对策,才能迅速促进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赶上发达国家的旅游业呢?我们认为,有选择的建立旅游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不仅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方略,也是促进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由雯 《理论界》2005,(5):55-55
一、国际间贸易及投资的增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不仅进一步推进了商业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国际化,而且大规模地实行了生产资本的国际化。战前,在这些国际中生产资本的输出为数有限,而且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战后,生产资本输出在全部资本输出中的比重逐渐加大,并取得了决定性的地位。同时,生产资本的输出重点已由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这是战后资本国际化的独特现象。而从国际贸易来看,大多数欧洲国家和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国际贸易额通常均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25%。国际贸易如此频繁,已成为各国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二、金融…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2 0世纪 80、90年代国际投资出现惊人的发展。 80年代 ,直接投资占工业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增加了两倍。据统计 ,19 80~ 1989年 ,国际投资增长 14 % ,比世界贸易的增长率 ( 5.4 % )高 1倍 ,比世界生产的增长率 ( 2 .8% )高 4倍。① 由此可见 ,国际投资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越来越不可忽视。中国于 2 0世纪 80年代正式宣布积极利用外资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90年代初达到高峰。 1991年 ,我国利用外资达到 4 3亿美元 ,1992年达 110亿美元。② 但是 ,我国在引进外资的地区和国别分布上很不平衡。来自美国、日本…  相似文献   

8.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世界五大投资国之一的日本对华的直接投资方兴未艾.据统计,截止至1994年末,在华投资的日本企业累计已达8600家;仅1994年一年,日在华投资总额已达35亿美元.日对华投资的金额之巨、速度之快、涉及面之广(简称“巨、快、广”)都是前所未有的.这种新格局,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引人注目的新动向.1 “巨、快、广”新格局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在价格和劳动力成本最低的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市场不断加入世界市场的过程中,日美的经济霸权之争激化了.价格水准较高的发达国家,被卷入了成本革命的旋涡当中.在这一过程中,美国促使美元的汇率下降,将价格向发展中国家靠拢以提高国际竞争力,维护自身的霸主地位.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日本则以坚挺的日元防止“泡沫经济”崩溃后的国内经济的危机,通过将制造业转移到亚洲国家来确保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日元升值是影响日本经济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一背景下,日本的企业正在被迫向外发展.综观种种迹象,日本向外发展的最大目标是亚洲,特别是亚洲的最大国——中国.1985年日元大幅度升值时,也曾引起日本企业的外流.但那时的主要动机是降低成本,主要的落脚点是东南亚.这次除了寻求低成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及国际间合作与交流的扩大,国际旅游业迅猛发展,1988年国际旅游人数达3.9亿人次,比1987年增长8.7%,旅游收入达195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正>了解近年中国经济增长情况的人们也许已经发现,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过热迹象。从1993年1-5月的实际情况看:全国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3.8%,其中5月份工业产值是1978年以来同期增长速度最高的月分;国有单位完成投资15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9.3%,已超过1985年的最高水平;银行备付金率降到警戒线以下,货币投放从3月8日就开始,这是除60年代初以来历史上少有的。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物价上涨幅度明显爬升,1-4月,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为109.7,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为111.5,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总水平也比去年同期增长40%。经预测,如不加强宏观调控力度,1993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达14%,固定资产投资11000亿元,增长40%;现金投放2100亿元,增长48.8%;银行贷款4200亿元,增长20.1%;零售物价总指数升幅12%以上。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以来,我国已成为世界投资的热点。到1996年底,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达1770多亿美元。我国已超过巴西成为吸收外商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美国而居第二位。随着外商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结构的变化,近来,社会对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议论增...  相似文献   

12.
据联合国人口组织的统计,目前世界人口已达56.65亿,其中发展中国家44.27亿,占78%,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3.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 80年代以来,伴随着良好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国际直接投资规模日趋扩大。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供的材料,1989年国际直接投资金额达1800亿美元,比1988年增长56%。按我们分析,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流向将出现以下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一、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超出本国疆界的投资行为.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即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组织和推动者,而国际直接投资则是跨国公司向外扩张的主要手段.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组织和推动者从总量规模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总规模迅速扩大是与跨国公司的发展相一致的.1960-1985年,资本主义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累计余额从580亿美元,增加到6500亿美元左右,25年增长10.2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0.2%,超过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经济活动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而几乎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世界跨国公司及其海外分支机构也由60年代末的7267家和27300个增加到80年代初的20000家和120000个,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据统  相似文献   

15.
一、九十年代世界人寿保险市场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1.世界人寿保险市场从总体上看呈现快速增长的特点。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保险业蓬勃发展,保费增长速度十分惊人。而从人寿险业务来看,进入九十年代后,寿险保费占总保费的百分比均超过50%,1995年为57.7%,也就是说,人寿保险是全球保险业的大头。据统计,世界人寿险保费1991年为7346亿美元,1992年为7685亿美元,1993年为10099亿美元,1994年11210亿美元,1995年为12366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5.3%,大大高于非寿险2.2%的增长率。趋势是逐年增长,比例增大。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世界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人寿保险的发展将会高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际经济日益向区域化、集团化发展,发达国家经济不振,发展中国家经济困难很大,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亚太地区以其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和持续、高速的增长速度,在全球一枝独秀。世界许多有识之士  相似文献   

17.
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特征 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与发达国家并不一致。首先,发展中国家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与发达国家截然不同,前者从战前的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阶段,跨入了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人口高速增长阶段;后者则在经历了一百多年人口演变的基础上,步入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人口慢速增长和老龄化的阶段。其次,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人口与工业增长的任务也与发达国家迥然不同,对于发达国家,人口减少的威胁较之人口过剩的威胁更为严重,在这些国家,人口增长率降低已使生活必需品制造工业的生产相对低落;发展中国家所发生的趋向正好相反,这些国家必须尽更大的努力来生产必需品,以供养渐增的人口。  相似文献   

18.
一 六十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出口,无论从与其它产品的出口相比,还是从本身的增长速度以及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增长速度快。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的增长速度比其它类别的产品都快,也比其全部出口产品要快。1960~1975年期间: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3%,而其全部产品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仅为5.9%。估计1975~1985年期间的趋势同样如此。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在其全部出口中所占的比例,1975年为26%,1980年为36%,1985年预计将增加到43%。  相似文献   

19.
浅谈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和低速增长,其对外直接投资同80年代中期相比正急剧增长,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从1983年的2072亿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6O70亿美元,增长了近3倍。仅1995年上半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就达330亿美元,比1994年同期增长47%。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余额)从行业比重亏,金融、保险、房地产、批发贸易等这些行业所占的比例相当大,1993年末它们占全部投资的33.2%I化学、一般机械、食品等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率也比其它西方国家要高;虽然美国在制造业方面的直接投资仍是一个重点,但增加投资额的速度已…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1.国际直接投资保持以较快速度增长,投资规模空前扩大,作为国际直接投资主体的跨国公司获得迅猛发展。从存量来看,据联合国1996-1998年发表的历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1985年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的总存量为7349.3亿美元,1990年增至17168.5亿美元,为1985年的2.3倍。1994年的存量突破2万亿美元,达到23421.8亿美元,1997年则达到创纪录的34560亿美元,是1990年存量规模的2倍多。从流量来看,1990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总流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