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市儿童福利院是武汉市人民政府开办的唯一的儿童福利事业单位,由武汉市民政局直属管理,1986年和1987年先后成立的武汉市中山特殊教育学校和武汉市伤残儿童康复中心,与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属一套班子三块牌子。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始终坚持以儿童为本,着眼于生命、生活、生存三个层面,逐步完善"养、治、康、教、置"五位一体的孤残儿童服务体系,并以其优异的工作成绩被评为"全国十佳儿童福利机构"、"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单位"和"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2.
让孩子成人成才是每一个为人父母的良好愿望,面对孤残儿童,武汉市儿童福利院的服务宗旨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使在院儿童身心、情感、智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和有家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成才,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十分重视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特别是在培养综合素质及人格全面发展方面,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福利院还被武昌区教育局评为武昌区目标管理先进学校、武汉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相似文献   

3.
《社会福利》2013,(5):58-59
2013年4月19~20日,应武汉市儿童福利院邀请,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特教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肖非教授,天津体育学院硕士生导师、博士戚克敏副教授来院指导孤残儿童特殊教育工作,为福利院特教老师开展讲座活动。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武汉市儿童福利院的基础设施、院容院貌得到显著改善,服务职能、服务对象以及服务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体制性和制度性的障碍,越来越成为制约儿童福利院发展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儿童福利事业不断深化改革,儿童福利院逐渐突破传统的养育模式。向社会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为使孤残儿童能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在现有的福利院集中供养、家庭分散寄养的基础上。于2007年8月开展了“小组家庭寄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走进湖北省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婴儿班,有一个双目清亮有神,咿呀学语,活泼可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叫武幸儿(化名)。武幸儿2012年9月10日被送至武汉市儿童福利院时,脐带刚刚脱落,预估其出生只有13天。医务人员当时体检发现孩子精神反应差,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显现,排便不畅,进食后频繁呕吐,病情危重,故立即进行抢救,病情稍稳定后急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儿童福利事业不断深化改革,儿童福利院逐渐突破传统的养育模式,向社会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为使孤残儿童能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在现有的福利院集中供养、家庭分散寄养的基础上,于2007年8月开展了"小组家庭寄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关心台湾问题的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国际因素。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日本对台湾问题采取谨慎低调的态度。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迅速发展,日本民众中开始出现警惕中国的氛围,在感情上同情台湾。本文分析了"台湾有事"时日本可能采取的对策,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新思路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正如果你来到武汉市儿童福利院综合大楼5楼物理治疗室,每天都能够看见这么一幅画面和场景:洁净整齐的房间摆放着各种理疗仪器和理疗床,一群3-10岁的肢体残疾的脑瘫孩子,或者站在多孔站立板上,或者坐在多孔的坐凳上,或者在理疗床上呈八字型牵拉着,他们头顶上扎着银针、肌肉上粘附着理疗极片训练治疗中的孩子们满脸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朗朗入耳的童声在唱儿歌、在数数字、在读书孩子们全然没有痛苦难受的哭喊和手脚挥舞的混乱,老师们正认真投入地传授文化知识和做集体游戏活动。这是武汉市儿童福利院特殊教育和康复治疗融合的一个场所,是为了满足没有站立行走能力的  相似文献   

10.
正武汉市儿童福利院以"四化"即"标准化建设、专业化服务、社会化互动、职业化发展"为抓手,力推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升级。首先,建章立制,优化流程,促进标准化建设。加强政策、标准文件汇编管理。组织汇编《儿童福利相关法律与政策制度文件汇编》、《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孤残儿童服务标准化工作流程》、《应急管理与重点业务标准化工作手册》等4部共90多万字的系列标准化管理手册,为提升院内管理和抚育质量提供依据。优化流程,强调过程控制。结合《儿童福利机构抚育纲要》和《儿  相似文献   

11.
《社会福利》2013,(6):F0003-F0003
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始终坚持以儿童为本,着眼于生命、生活、生存三个层面,突出政府与社会联动,完善救治体系;突出永久性安置,促进孩子回归家庭;突出疗育结合,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古人说得好“爱屋及乌”。从事儿童福利事业多年,从关爱我们的孤残儿童开始,渐渐地爱上了我们儿童福利院的院长们。很长一段时期,我一直有个很不正确的观念,觉得儿童福利院的院长应由女性担任更合适。后来在与天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那里的灾情深深牵动着天津市儿童福利院里孤残儿童们幼小的心灵。5月19日晚,天津市儿童福利院的求知会堂灯火通明,气氛沉静肃穆却温暖人心,100多名孤残儿童齐聚一堂,在冯立伟院长的主持和老师们的组织下,举行了“我们与灾区小朋友心手相连”——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儿童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活动,  相似文献   

14.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发展,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家庭寄养不仅在规模上由小到大,由点到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管理上也逐步融入社区环境,在寄养工作中突出社区居(村)委会的作用,与社区居民互惠互利,走出了一条具有社区特色的家庭寄养之路.  相似文献   

15.
何苏君 《社会福利》2012,(10):38-39
在孤残幼儿的特教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作为与孤残幼儿的成长密切相关的儿童福利院,影响孤残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即儿童福利院的教育环境.这些条件主要包括物化形态和观念形态的两种,亦即儿童福利院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在儿童福利院自身环境的创设方面,应不断追求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相结合的教育取向,即"环境的设计倾向于所有与教育相关的事物相结合而发展."  相似文献   

16.
7月14日,湖北省武汉市儿童福利院"两地一家亲、五洲四海情"涉外收养家庭寻根回访庆典活动隆重举行,拉开了为期两天的涉外寻根回访系列活动的序幕。来自美国、荷兰、瑞典等国的8个涉外领养家庭共40余人应邀来院集中回访。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徐建中副司长、中国收养中心张世峰主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刘立勇副市长、湖北省民政厅赵显富副厅长、武汉市民政局领导孙家同、刘友华、张萍等参加了庆典活动。庆典活动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郑先平主持。在庆典活动中,张世峰主任充  相似文献   

17.
深入思考勇于尝试家庭寄养工作中,寄养儿童被收养后,通过与寄养家长的沟通使家长尽快从孩子离开家庭的阴影里走出来是很多儿童福利院认为比较困难的。"雨"的个案让西宁市儿童福利院开始思考探索破解这个瓶  相似文献   

18.
近期台湾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在区域结构上的变迁,使台湾城市化进程与人口的区域集中的速度已大大减缓.而且人口的迁移活动也显示了很强的区域特征:南部人口持续向中部和北部区域迁移,而台北市人口则向周边县市迁移.其原因是产业空间集聚与大城市城郊化起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青岛市儿童福利院为迎接第八个"国际社工节",弘扬社会工作精神,传播社会工作理念,举办魅力社工节主题活动,组织院内社工与儿童到城阳夏庄进行欢乐采摘,一起拥抱大自然,体验生活乐趣。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因为身体等  相似文献   

20.
史越 《社会福利》2012,(7):62-62
2012年5月29日,吉林省白山市隆重举办市儿童福利院开业庆典暨“爱暖孤残,情满蓝天”慈善捐赠活动,吉林省、白山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开业庆典上,该市儿童福利院小朋友表演了舞蹈、手语歌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该市部分企事业单位、社会爱心人士现场捐款近15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