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5 毫秒
1.
纪永贵 《南都学坛》2000,20(1):30-34
《红楼梦》书名之寓意与秦可卿这个人物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秦可卿即警幻仙子的幻形;秦可卿之名为贾府的秦氏与仙境的可卿的合称;秦氏(可卿)托梦给王熙凤与贾宝玉之所即天香楼;天香楼即红楼;秦氏(可卿)所托之梦即“红楼梦”;《红楼梦》之名有多重寓意;《红楼梦》应是该书本名。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中的秦可卿判词 ,至今没有发现它的真解 ,使读者对秦可卿这个人物产生了很多误解。“护花主人”王希廉有“秦氏不足论”的评述 ,“太平闲人”张新之有“以‘国风’正贞淫”的评述。这些认识 ,直接影响到对《红楼梦》的正确评价。曹雪芹创作秦可卿这个人物 ,他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他赋予秦可卿什么使命 ?笔者利用《红楼梦》书中提供的方法 ,发现了秦可卿判词真解 ,解答了这些问题 ,进而解开了围绕秦可卿的谜团。  相似文献   

3.
脂评在《红楼梦》第一回就指出:“余谓雪芹撰此书,亦有传诗之意。”是的,《红楼梦》里有那么多诗词歌赋,可谓美不胜收;但如果把“传诗之意”仅仅作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也只看到了现象。在二十五回,脂评又指出:“余谓此书之妙,皆从诗词中泛出者,皆系此等笔墨。”这句话就更为深刻了:着眼于全书的传诗之意,则全书之妙皆从诗中“泛”出。这样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以脂评为契机,进一步探索曹雪芹继承并创新古典诗词的艺术传统的巨大成就,是我们深入研究《红楼梦》的一个重要课题。发扬古典诗词表现艺术的传统,是《红楼梦》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秦可卿之死辨邹少雄从《红楼梦》的整体艺术构思来看,“秦可卿之死”在小说中占有较为突出的地位,它不仅关系着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结构,而且还为《红楼梦》的悲剧定下了基调。虽然如此,秦可卿的形象及“秦可卿之死”的真相在作品中却显得很隐约朦胧,有如雾中之花,...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之"情"可谓意蕴深远。贾宝玉的情感以"情不情"为特征,是一个包含了"色欲"与"纯情"的情感世界,寄寓了作者"情"的理想。黛玉之"情情"与宝钗之"情时"分别代表了宝玉的两种情感诉求而不可兼得。"兼美"钗黛的秦可卿作为贾宝玉的知"情"之人,是作者将两种情感糅合在一起的一个尝试。饱含着作者审美理想的秦可卿早早地退出舞台,为小说的结局奠定了悲剧的基调。  相似文献   

6.
陈景河 《南都学坛》2000,20(4):27-31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少有的几个“全始全终”的人物。她的一生扑朔迷离 ,令人难解。传统评论认为她是一个道德沦丧的人。《红楼梦》是揭示大清王朝社会生活的 ,《红楼梦》的正文多侧面地揭示了满族的历史文化 ,人物设置也往往体现着满族文化意蕴。如果把秦可卿看作萨满女神下凡 ,把她与公公贾珍、叔叔宝玉暖昧关系纳入萨满文化中民风古俗里去考察便不足为怪。秦可卿在书中有预示作用 ,是《红楼梦》悲剧序幕的预演  相似文献   

7.
刘心武先生“揭秘”后的秦可卿,存在着诸多矛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揭秘”过程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对文本语句理解的绝对化;二是在以“史实”论证的过程中,其“史实”全凭一己之见,而其“论证”的过程也以主观推测为主;三是对秦可卿的理解是从印象出发,不顾及《红楼梦》整体思想与她在全书中的作用。刘心武先生对《红楼梦》和秦可卿“揭秘”,实则是不顾其作为小说的艺术特点,消除了其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作者塑造了秦可卿这个理想的女性形象,把她作为"情"的化身,她的毁灭奠定了全书的悲剧色彩。因此,秦可卿是作者创作意图与主旨的集中体现,是《红楼梦》中的纲领性人物。  相似文献   

9.
课间偶识     
一、《齐桓晋文之事章》(《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前一“欲”字,我以为是衍文。疾,疾恨之意。战国时代,国君剥削奴役人民,十分苛酷,人民自然产生疾恨之情,这种感情,是自然的流露,并不是“欲”不“欲”的问题。就修辞来说,有前一“欲”字,觉赘;无则简净。这句上文是:“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可知此“欲”字是涉上下几个“欲”字而衍。二、《赵威后问齐使》(《战国策·齐策四》): “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这句的“威后”,疑是“太后”之误。前文有  相似文献   

10.
脂批中“深得《金瓶》壹奥”条,甲戌本作“写个个皆知”和庚辰本作“写个个皆到”的差异,是脂砚斋和畸笏叟在不同的认知和思考下形成的:“写个个皆知”是脂砚斋对曹雪芹删去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的响应;而“写个个皆到”则是畸笏叟主导《红楼梦》批点之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对原有脂批作出的调整和修改。脂批所认为的“《金瓶》壹奥”是指“全无安逸之笔”而言,是对世情小说的叙事手法细腻性特点的体察。  相似文献   

11.
以理束情,以情辅理——试析曹雪芹的情感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大旨谈情",作者曹雪芹的情感思考是人们读懂《红楼梦》的关键。"情"可怡人,亦可没落一个显赫的家族。在秦可卿身上集中体现了曹雪芹对"情"的理解。也许,"以理束情,以情辅理"正是经过人生起伏的作者提示人们如何驾驭"情"字的八字箴言。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在诸法实相的思想基石上挺立出“情”本体,使之与“情”的境界、工夫和合于“情”的哲学体系中。《红楼梦》用烟雾朦胧之法使“情”与“空”的分立圆融成为可能,并凸显伤时骂世之旨;而“情”的大化流行,则处处体现着“诸法实相”的思辨智慧。基于“诸法实相”,“情”在境界嬗变与本体流转中不可避免地陷入悲苦之境,从而于悲情视域中完成了《红楼梦》的旨归。  相似文献   

13.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少有的一个"全始全终"的人物。她的一生扑朔迷离,令人难解。《红楼梦》旨在揭示大清王朝社会生活,其正文多侧面地揭示了满族的历史文化,人物设置也往往体现着满族文化意蕴。"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一秦可卿,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笔较少而又意义非比寻常的人物。她的美丽,她的智慧,以及她的乱伦情事都是复杂而又矛盾的。分析秦可卿,分析她的悲情人生,也就读懂了她在整个《红楼梦》中所体现的深刻的人物内涵,同时对理解《红楼梦》的思想价值、美学价值,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秦可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塑造了秦可卿这位女性。秦可卿是曹雪芹心目中最完美的女性,兼有薛宝钗、林黛玉的优点,而没有她们的缺点。薛宝钗、林黛玉是秦可卿幻化出来的人物。正因为这样,整个《红楼梦》的始终,秦可卿早已预示,她的言行导演了一出悲剧。《红楼梦》的意义,也只有从秦可卿的形象中获得真正的诠释。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的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楼梦》的意蕴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红楼梦》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情世态。第二个层面是《红楼梦》的悲剧性。本文认为《红楼梦》的悲剧性在于作家曹雪芹提出了一种审美理想,而这种审美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必然要被毁灭的。曹雪芹的审美理想是肯定“情”的价值,追求“情”的解放,他的《红楼梦》就是一部“有情之天下”被吞噬的悲剧,是一部“冷月葬花魂”的悲剧。《红楼梦》的第三个层面是《红楼梦》处处渗透着作家曹雪芹对整个人生的一种哲理性的感悟和感叹:对人生(生命)的终极意义的追问,对命运的体验和感叹。这是《红楼梦》意蕴中的形而上的层面,是一个最高的层面,也是一个长期以来不被人注意的层面  相似文献   

16.
研究曹雪芹和《红楼梦》,首先是要尊重曹雪芹和《红楼梦》,尊重曹雪芹对《红楼梦》的最后修改。脂批扰乱了人们对可卿的正确解读,研究秦可卿必须绕过脂批。秦可卿不是病死,而是非正常死亡。不能说作者写的秦可卿是个败笔,她的形象在《红楼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雅俗共赏有两种实现途径:一是朱自清所讲的"屈雅就俗",一是本文所讲的"雅俗兼备",就是面对同一部作品,雅者赏雅,俗者赏俗,互不冲突,均有收获,《红楼梦》就是这样的典范之作。在《红楼梦》的雅、俗两极之间有一个过渡层次的"情",这是《红楼梦》雅俗共赏的关键与分水岭,真正《红楼梦》雅俗共赏的时代还远未到来。  相似文献   

18.
秦可卿是《红楼梦》作者在书中着意塑造的一个模糊的艺术形象 ,她的身份 ,深奥莫测 ,他与贾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夫妻 ,她的身份是一个优伶 ,一个被某神秘皇家“惜花人”宠幸的优伶。她的死因也是含糊其辞 ,在贾府中由于与贾珍发生关系身怀有孕 ,因不堪神秘皇家“惜花人”的无形压力而上吊自杀。她的出现使曹家与荣、宁二府关系蒙上了一层模糊的面纱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在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有过多种异名。如第一回就列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清末又曾出现过称为《金玉缘》的本子。但最通行的是《石头记》和《红楼梦》二名。而其“本名”,则为《石头记》。在甲戌本第一回正文中《石头记》三字旁,脂砚斋即批曰:“本名”;程伟元《红楼梦序》亦称:“《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说《红楼梦》的“本名”是《石头记》,除上引脂批和程序可作重要证据外,还有两条佐证:其一、《红楼梦》第一回所列诸书名,首先出现者为《石头记》;其二,《红楼梦》早期抄本大多称之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相似文献   

20.
秦可卿管窥     
《红楼梦》的读者,大多都有这种感觉:书中的几十个主要人物,几乎都能在心目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最起码的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唯有秦可卿不然,她很难使读者用一两句话把她的形象概括出来。有的甚至根本说不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事实上,《红楼梦》也只写了她的最终结局,至于那结局的原因,艺术家好象故意留给评论家们探讨研究似的。 此处,我想略陈一下自己对秦可卿之管见,以求教于专家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