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后奥运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属于政府管理型,曾经为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与提高作出过重大贡献。但它又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暴露出许多弊端,必须改革。改革思路:一是对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应该渐进式改革;二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应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三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应加重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合理选择,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这种体制出现了弊端。当前,在2008年奥运会来临之际,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改革措施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有必要仍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其次是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保证竞技体育资金的落实,再次是进一步调整奥运项目布局,使竞技体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举国体制"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对中国当代的体育事业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后奥运时代,"举国体制"也暴露出各种问题,如过于重视竞技成绩,形成"金牌至上"的态度;体制的不完善造成运动员培养的体教脱离;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失衡;逐渐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缺乏切实的"举国"支持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调整"举国体制",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计划,转变政府角色,以完善这一体制。  相似文献   

4.
全运会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体育盛会,因其规模、影响力和竞技水平,实际上是对全国各省、市、地区的竞技体育水平的全面检验,不仅彰显各省、市、地区代表团的体育竞技水平在全国的地位,而且反应出各省、市、地区竞技体育发展的问题和不足。在全运会视角下,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分析山东省体育竞技发展历程和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这对山东省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天演论与竞技运动竞争理念 竞技运动进入和影响中国,以及本土体育竞技化发展,是从天演论思想的传播而彰显的.1898年严复的<天演论>翻译出版,标志着从文化入手变革中国社会,推翻封建帝制的开始.此时,竞技运动也因天演论的影响以"体操"之名开始为改善国人的生存状态、体质状况而引起重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启蒙了中国对竞技运动的认识理解,影响了中国传统体育的竞技化模式及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少坚 《东南学术》2006,(4):161-168
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与运行的“举国体制”曾在激活民族内聚力和振奋民族自信心方面做出了特殊贡献。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社会的转型,这一体制需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竞技体育目标与效能要求进行改革和完善。本文提出了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在观念更新、制度变迁、职能转变、结构改革、机制优化和目标整合上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省级田径传统项目学校训练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径运动是其他竞技运动的基础,也是奥运会金牌设置最多的项目,在体育竞技界有"得田径者得天下"之说,因此田径项目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河南省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在全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在刚刚结束的全运会上也业绩非凡,这充分显示了中国体育的实力。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体制实行的是精英体制、举国体制,尽管这给中国体育带来了很多荣誉,但这并不是建立在全民体育基础之上的,与欧美国家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别。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金牌的数量的确是荣誉的体现,但是竞技体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要向体育的本质回归,就是要真正向普通民众敞开大门,回归大众体育。中国体育正处在这样一个坎上:中国体育是否需要转型?如何实现转型?这样的转型与产业化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约请了几位专家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在刚刚结束的全运会上也业绩非凡,这充分显示了中国体育的实力。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体制实行的是精英体制、举国体制,尽管这给中国体育带来了很多荣誉,但这并不是建立在全民体育基础之上的,与欧美国家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别。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金牌的数量的确是荣誉的体现,但是竞技体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要向体育的本质回归,就是要真正向普通民众敞开大门,回归大众体育。中国体育正处在这样一个坎上:中国体育是否需要转型?如何实现转型?这样的转型与产业化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约请了几位专家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在刚刚结束的全运会上也业绩非凡,这充分显示了中国体育的实力。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体制实行的是精英体制、举国体制,尽管这给中国体育带来了很多荣誉,但这并不是建立在全民体育基础之上的,与欧美国家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别。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金牌的数量的确是荣誉的体现,但是竞技体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要向体育的本质回归,就是要真正向普通民众敞开大门,回归大众体育。中国体育正处在这样一个坎上:中国体育是否需要转型?如何实现转型?这样的转型与产业化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约请了几位专家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