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1999年4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邀请日本驻华大使馆官本雄二公使作了题为《日中关系的新思考》的报告。约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报告会。官本公使在报告中强调:日中间稳定的政治关系与合作关系是整个亚太地区政治安定的基础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日中两国在经济上具有互补性,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对双方国家的经济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两国国际化的急速进展将会扩大双方经济交流,增强双方经济的相互依存。两国间稳定的政治关系对双方的安全保障来说也十分必要。宫本公使认为:历史问题、台湾问题和领土问题这三大问题是影响日中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日中两国在地区合作方面的政策和态度发生了变化。日本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就开始主张设立区域合作组织。近年来中国对于区域合作采取了积极姿态 ,日本反而有被排除于区域合作网络外之虞。本文从中国的东亚外交、日美关系等多边外交的角度分析了上述变化的背景 ,认为日中携手是有效推进区域合作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考虑到冷战后美国安全利益的新定位以及东亚地区对于美国的重要性,美国推出了“新东亚安全战略”。但此战略要具体发挥作用仍面临众多难以解决的矛盾。从与对东亚地区安全影响重大的国家的关系来说:(1)与日、韩:“协调”还是“领导”?(2)与东盟:“安全”还是“人权”?(3)与中国:“遏制”还是“交往”?(4)与俄国:“伙伴”还是“对手”?从此战略本身的目标和手段来说:(1)安全基础:“双边”还是“多边”?(2)战略目标:“支配作用”还是“美国利益”?总之,“新东亚安全战略”是冷战后美对其东亚战略的基本考虑,由于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其实现将面临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国家在国际社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角色随着自身需求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甚至是在不同的角色间转换和摇摆。国家的角色在彼此相互认知中建构和确定。韩国在中美关系影响下所扮演的角色异常复杂,主要由韩国的自身需求和中美两国对韩国的影响所致。韩国根据自身的安全战略需求有自身的角色定位和期望,同时寄希望于中美两国。美国因韩国特殊的地缘位置和美韩同盟关系,对韩国有很大的角色期待,希望韩国成为东亚地区遏制朝鲜和牵制中国的棋子。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期待韩国不要损害中国和平崛起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需要的周边环境,并有益于朝鲜半岛和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美关系和朝核问题解决的不确定性使韩国在外交上摇摆于中美之间。韩国时而偏向中国,时而靠近美国。韩国的角色是中国、美国和韩国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韩部署"萨德"系统实际上是中美韩三国间的博弈,从中可以进一步清晰地看出韩国在中美关系中的尴尬与困境。  相似文献   

5.
太平洋时代中国外交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周边外交是维系东亚安全格局的重要力 量。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韩日友好年。但是,2005年的日本 外交咄咄逼人,在历史认识、参拜靖国神社和领土问题上不断对其周边国家 进行挑衅。对此,太平洋时代的中国应当如何选择。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 探索。本文认为:具有怀柔与中庸等传统文化精神的中国特色外交为突破 东亚安全困境提供了新思路;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邓小平外交 原则,积极构筑亚太大周边战略,才能更好地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为 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好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6.
南太平洋地处中国外交大周边,构建良好的南太平洋周边环境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南太平洋地区独特的外交环境以及中国与南太平洋国家关系的现状,中国应坚持将南太平洋地区作为"经济伙伴"、"政治依托"和"安全保障"的战略定位,抓住双方的共同需求和合作愿望,通过多种途径推进双方关系的发展。尽管中国与南太平洋国家关系的发展受到一些内外因素的影响,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双方在各自对外战略中的地位将会继续得到提升,从而为双方关系持续、稳定、深入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 5月 2 0~ 2 4日 ,“南亚政治经济形势”研讨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南亚学界的专家、学者 70多人与会。开幕式由中国南亚学会副会长、研究员孙士海主持 ,学会会长、研究员孙培钧致开幕词和闭幕词。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是 :九一一事件后南亚的反恐形势 ,反恐对南亚各国国内政局、南亚次大陆安全尤其是印巴关系的影响 ,印、巴、中、美、俄等国家双边关系和三角关系的变化 ,南亚安全形势对中国安全的影响 ,中国如何在稳定南亚局势方面发挥作用 ,如何促进中国与南亚国家尤其是印巴两国的经贸和技术合作。值得一提的是 ,研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及韩国与中国之间工业合作和技术合作的某些战略 ,而这些战略对于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互利的。它们不仅能够进一步发展两国的经济关系 (贸易、投资以及技术贸易 ) ,而且可以对贸易摩擦的缓解作出贡献。自中韩两国 1 992年 8月 2 4日建立外交关系以来 ,在中国与韩国的贸易平衡过程中 ,这种贸易摩擦与累进赤字(accumulateddeficit)是紧密相连的。在 1 992~ 2 0 0 1年期间 ,韩国对中国出口的年均增长率上升到 2 4 % ,较之于其总出口量的年均增长率 ( 7.8% ) ,这一数字竟高出三倍之多。另一方面 ,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年均增长率为 1 5 % ,…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世界体系、国内政治和两国间相互作用等三个层次对邦交正常化 3 0年来的日中关系做了回顾和展望 ,认为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的日中关系虽然不能保障 70— 80年代那种亲睦性 ,但也不可能产生 1 971年那种敌对关系 ;日中两国的国内政治 90年代以后都趋于多元化 ;在双边关系中虽然不时出现相互排斥作用 ,但更要看到存在着“相互促进趋势”。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以远东开发为核心的东方战略的实施,有着深刻的背景和重要的意义,这一战略将极大地增强俄罗斯与东北亚地区之间的关系,并作为重要力量对该地区国际关系与区域合作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的主题是俄罗斯东方战略的主要内容及其与中国的相关性,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俄东方战略的主要政策内容和支持体制的分析。俄远东发展部的建立是其实施东方战略的重要组织标志,战略的具体内容包括:(1)确保整个国家的安全与经济振兴,(2)开发方式是以政府为主导,(3)重点领域是资源深加工及相关机器设备生产、交通运输与物流基础设施,以及"东方首都"建设。二是对俄罗斯东方战略与邻国中国的关系及相互影响进行分析,着重于中国因素对俄国家战略的影响,包括中国威胁论和中国机遇论两个方面。三是根据俄东方战略的实施情况,提出了中国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