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宋词人晏几道的词主体风格是痴情二字.包括痴爱、痴怜、痴怨三种因素。在痴爱中将女孩名字前加一"小"字.体现宋人民俗:在痴怜中词是以一个"怜"贯穿;在痴怨中词总是化为各种角度的"怨"字流露出来。《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痴情与《小山词》对比,她多少有晏几道痴情的因素,众多二者相似的词语可见,曹雪芹或多或少得灵感于《小山词》,黛玉是曹雪芹部分揉合进晏几道性格的女子。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晏几道、朱淑真词作中的女性形象、女性画面描摹及人物生活场景等方面的分析比较,认为晏几道与朱淑真在以女性为描摹对象的词篇里,呈现出各自的书写特点。与男性词中以实质个体为主的女性形象相比,女性词中的女性形象更真挚感人,女性词人是用词的形式来表现她们那压抑生命中的最真实最温婉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晏几道的《小山词》大多书写歌儿舞女的音容笑貌、深婉情思和人生际遇,这些女性原本是词人可以亲近的对象,可是词 人家道中落、辗转飘零的人生经历拉开了他们之间的距离,使女性仅仅停留在他对往昔的追忆和留恋中。由于花与人类的文 化精神之间存在着同构关系,因此晏几道便用花衬托或比喻女性的美好,以花联结自己对女性的记忆,既赋予了女性美深刻的 内涵,又展现了他和女性在叶底花间的情爱体验。所有的书写均由晏几道的视点出发,他将女性作为自身情感的载体,颠覆了 将歌女视为遣兴娱宾的工具、忽视女性主体经验的创作范式,赋予词作思想情感的超越性和艺术上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晏几道是北宋著名的小令词人,他的《小山词》情感真挚,感人腑肺,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作为一位“古之伤心人”,他的词中有很深的“悲苦”情结,通读其词,可以发现一组组的感伤词语和意象。文章中选取了《小山词》中几组重复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语意象,从这些词语意象的分析来看晏几道是如何在词中构筑自己的苦情世界。  相似文献   

5.
晏几道是北宋著名的小令词人,在他的《小山词》中使用了非常丰富的色彩字眼,尤其是"红"与"绿,"这些色彩词的使用不仅仅是客观的事物再现,更多的是和词人的主观情绪相联系,特别是在表现词人的悲苦和凄凉情绪方面,因此,研究词中的色彩艺术,可以更好地了解晏几道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在词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6.
二晏论考     
晏殊、晏几道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词人,有关他们生平思想研究的论文虽数量众多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和漏洞,因此文中从晏殊与欧阳修的关系,晏几道与新党的关系及《小山词》的结集等几个方面对前人的研究进行补充和辩正。  相似文献   

7.
铅华销尽见天真——浅论《小山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来对晏几道《小山词》的评论甚少,至于专篇论及除了宛敏灏的《二晏及其词》一书而外,几乎就没有其它的有关文章了。纵使二晏并举,也是大晏论多,小晏论少。究其原因或许有二:其一,晏几道的生平事迹难考定,连一篇传记都没有,只是一些词话笔记杂录中偶尔及之,但也只是三言两语,惜墨如金。这样,势必对研究小晏  相似文献   

8.
独特的人生经历与特殊的性格,使得晏几道的时间意识指向对往昔的留恋。这样一种滞后的或后向式的生活方式与态度,决定了小山词的发展方向。时间意识的滞后,使得晏几道于现实全然采取了逃避的策略;时间的后向,使得晏几道专注于内心世界的冥想与开掘。小山词时空交错与逆挽式的表现手法、梦境的着力营构、凄迷感伤的抒情基调,莫不由此而奠定。  相似文献   

9.
晏几道[诉衷情]组词之第八首,孙望、常国民主编《宋代文学史》、王根林校点《小山词》以及覃媛元撰《晏几道年谱》中,皆把它理解为表现时事政局的词作,覃撰《年谱》中更判定它是伪作。其实,该词并非表现时事政局,亦非伪作,其题旨与本组词中其它词作一样,都是用来表现男女相思离情的。  相似文献   

10.
陈匪石先生在《宋词举》中《声执》卷下说道:“至于北宋小令,近承五季,慢词蕃衍,其风始微。晏殊、欧阳修、张光固雅负盛名,而砥柱中流,断非晏几道莫属。①。曼几道《小山词》中有词256首,而令词就有220首,约占总数的86%②。黄庭坚评晏几道“文章翰墨,自立规摹,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③。的确,正是这种不随流俗的艺术追求使晏几道在大量令词的创作中不仅继承了传统令词的特色,更在技巧的探索发展上作出了很大贡献,从而在词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想从对句使用这一点来讨论晏几道对令词创作技术的探索与发…  相似文献   

11.
略论晏几道词的抒情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几道,北宋词人,字叔原,晏殊第七子。著有《小山词》。世称“晏小山”、“小晏”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小晏词“无人不爱,以其情胜也”。冯煦谓小晏是“古之伤心人”。对小晏品格性情描写最生动全面的是黄庭坚,他在《小山词序》中指出小晏有四痴:即“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  相似文献   

12.
读过晏几道词作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即其词作中常常出现“酒”字和“梦”字,而且着情最深。据笔者统计,《小山词》中“酒”字出现过50余次,“醉”字出现过40多次,“梦”字出现过60来次。一部《小山词》共256首。其中,与“酒”梦”有关的词作有  相似文献   

13.
论《小山词》的倚声主题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之初,倚声填词的风尚在晏殊的率先领引下得到迅速发展。晏殊词富贵婉雅,前人早有论断,但又不免有涉于“妇人语”的不良倾向,这种倾向在晏几道词作中得到升华,所以王《默记》说:“叔原妙在得于妇人。”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言:“《诗三百》篇,大旨归于‘无邪’。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文忠之右,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之旨。而措词婉妙,则一时独步。”把晏几道词作与淫邪之风等同。但陈廷焯《词坛丛话》说:“是叔原之为人正有异于流俗,不第以倚语称矣。”又把晏几道的词与郑卫之声区分开来。晏几道的词的音乐性…  相似文献   

14.
晏几道在《小山词自序》中有一段叙述他作词的情景说:“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有莲鸿苹云,品请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  相似文献   

15.
晏几道有浓烈的歌词传播意识,其歌词传播以“自娱”和“叙怀”为目的,有效地择取了歌妓口头传唱与书册传播并重的歌词传播方式,拓宽了歌词传播的时空域界。这得益于其对一己歌词传播的有力操控,《小山词》在当世与后世皆影响非凡,且现今的《小山词》保存完好,讹阙较少,给研究者带来了诸多便利,不失为歌词自我传播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词史上,相隔600余年,均以小令独擅胜场的晏几道与纳兰性德相似多于相异。他们性格一致,多情而笃于友谊,真挚而忠于爱情,词作凄清委婉,“绮梦”含蓄。《小山词》和《饮水词》好象两个才华横溢、多愁善感的灵魂。本文试从作家所处的时代和他们的生平、思想以及作品的实际出发,对两位词人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17.
词品与人品——再论晏几道(续《灵谿词说》之十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6月,我写了一篇《论晏几道词》(先发表于《四川大学学报》1982年第三期,后来收入《灵谿词说》中),论其词兼及其为人。后来,与我合撰《灵谿词说》的叶嘉莹教授于1983年8月又写了一篇《论晏几道词在词史中之地位》一文(亦是先发表于《四川大学学报1983年第四期,后收入《灵谿词说》),对晏词进行了更深入的剖析。文中将晏几道  相似文献   

18.
《镜花缘》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女性的解放意识。从表面上看,《镜花缘》一书承认女性的才华,认为女性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勾画了女权社会的雏形;但从深层次来看,此书依旧未能摆脱男权思想的影响,对女性才华、参政能力的表面认可只是男权意识的一种变形表现。从“女子的参政思想”、“才女意识”和“易位书写的背后”三方面对《镜花缘》的男权意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浅论晏几道词的思想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几道(1030?——1106年?),字叔原,号小山,晏殊幼子,著有《小山词》。后人论词,常称其父为“大晏”,称其本人为“小晏”。小晏是北宋令词造诣最深的作家。冯煦曾誉扬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但是,对小晏词的思想意义,古今词论家却存在不同的认识。对小晏词评价最高的是北宋诗词名家黄庭坚,他在《小山词序》中给予很高的评价。之后极力肯定小晏词的词论家固然不少(如陈振孙、王灼、毛晋、周济、冯煦),但他们着重赞扬的还是小晏的才华,而不似黄庭坚极力赞扬小晏词的思想意义(参看唐圭璋《宋词  相似文献   

20.
晏几道是北宋著名词人.在当时慢词盛行的风气之下,小山却醉心于令词的创作,且取得了最高的成就.小山词不同于他人的艺术境界可以概括为词境的朦胧深美,具体表现为:渺远朦胧的意境创造;惆怅蕴藉的寄托手法;浅处皆深的语言风格.正是小山词朦胧深美的意境创造,推动了词体由代言体向个性抒情的转化,也使得词这种"娱宾遣兴"的卑微文体具有与诗一样感物赋情的品格.小山对词体的意境开拓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