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1,(45):28-29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湖北时提出。“湖北农业资源丰富.要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推进农业强省建设”。10月,湖北围绕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召开了全省建设农业强省工作会议,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指出,建设农业强省必须明确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2.
5月31日至6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湖北视察工作时提出:“湖北农业资源丰富,要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推进农业强省建设”。6月8日,湖北省农业厅及时召开了“传达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来鄂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就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和安排。为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创新理念。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本刊刊登《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嘱托加快湖北农业强省建设》一文,以供参阅。  相似文献   

3.
洪银兴  杨玉珍 《管理世界》2023,(5):1-8+53+9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其理论范式也是中国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是:以农业高质高效为目标的农业现代化;以乡村宜居宜业为目标的乡村振兴;以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的农民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范式的创新或转变:由非农发展的带动转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由追求农业剩余范式转向品质加附加值模式;农业发展基本要素由土地和劳动力转向科技和人力资本等现代要素;城市化的内涵转变为在农村城镇创建相当于城市水准的现代生活条件。发展范式这4个转变在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同时能够实现农民的富裕富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范式可以溯源到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但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范式的创造体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拓展,是中国发展理论对发展经济学新进展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随州市曾都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农业是曾都传统的优势产业。建区三年多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大区”这一目标,抢抓发展机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真抓实干,促进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十七届五中全会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求“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对于实现农业的两个根本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多年来,寿光农村合作银行坚持立足“三农”不动摇,以“四步曲”支持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7.
新年伊始,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的下发,再次吹响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集结号,打响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令枪。为认真贯彻落实两个一号文件精神,加快实现农垦“两个率先”战略目标,湖北省农垦局于近日召开全省农垦工作会议,探讨了农垦深化改革方向及任务。农垦作为农业“国家队”,在新的形势下,湖北农垦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在哪里?将会选择什么样的改革路径?会议间隙,记者采访了省农垦局局长、党组书记朱汉桥。  相似文献   

8.
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和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和核心,就是要从根本上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后劲,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农业机械是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农业机械化是农村生产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推动力。当前,加快发展我市农业机械化的重点和关键,就是要按照“大力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总体要求,以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为重点,带动提高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我们欠发达地区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找准“促农”、“带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至关重要。通过对垫江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状况的考察,我们发现: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工业促进农业发展的第一产业。  相似文献   

10.
2009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到黑龙江省考察时,对垦区作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指示。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支持垦区率先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大型农产品基地。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10月份。黑龙江垦区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示范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农业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本文以盐都区为例,剖析了盐都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城口县位于重庆市东北端,地处大巴山腹心地带.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高寒深石山区,发展特色农林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特色农林产业是全县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和支柱,是农村经济发展壮大的希望。当前,城口农业农村发展正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农户万元增收工程。  相似文献   

13.
时政资讯     
《办公室业务》2014,(1):4-7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政策,部署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关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4.
我省农业的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折的关键时期,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而畜牧业,因为其具有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土地密集的特征,其发展程度好坏既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理应在建设现代农业进程中承担开路先锋作用。我省畜牧业在“十一五”期间,抓住市场机遇和政策机遇,以规模化和标准化为突破口,实现了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5.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998年江癖书记在江苏考察乡镇企业,并发表重要讲话,江总书记指出:“从农业和农村长远发展看,只有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才能增加农业收入,支持农业现代化,也只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才能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近几年来,阿勒泰地区乡镇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99年,地区乡镇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7.65值5.99亿元,实现税金3984万元,税后净利润8872万元,企业户数已达17701户,从业人员38572人,新形势下,地区乡镇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必须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报告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全面部署,把“三农”问题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了深刻论述,这对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我认为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理论突破,这个提法跳出了传统的把城乡经济社会相互分割,单纯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局限,把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放到一起,统筹进行考虑,指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针;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是推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方向;提出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和最终落脚点。这个论述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贯彻十六大精神,一定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来展开,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最重要的基础。随着社会变迁,进入信息科技时代,工商发达、消费习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受到挑战与冲击,间接影响农村发展与农民生活。工业化、都市化带来生活紧张、空气污染,大量城市居民向往乡村田园景观,作为休闲度假的场域,为顺应这一潮流趋势,发展休闲农业成为带动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契机。然而,休闲农业如果发展有偏差,太偏于商业利益取向,可能造成交通混乱、环境破坏、文化变质等不良后果。因此必须实地考察成功与失败的案例,通过科学思维加以研究规划、总结经验,并提出合适的发展方向。该文以台湾休闲农业为例,探讨休闲农业的内涵与发展,分析休闲农业追求的永续目标,进而提出法规与辅导措施,以期促进农村现代化而避免过度商业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国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和农民大国,近13亿人口中有9亿多居住在农村。研究和思考中国现实一切重大社会问题,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制约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最大障碍,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只有善待农民,中国才会有一个稳定和繁荣的未来。1.“民以食为天”,解决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中国政府的第一要务。中国共产党从执政伊始,就对发展农业、增加农业产品供给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先后发动了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后来又搞了“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推行农业机械化”等活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信念…  相似文献   

19.
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落实好党的农村政策,长期稳定和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中央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对农业和农村而言,也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现代农业建设正值关键期,农业增长需要新的动力,而农业信息化正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它将为现代农业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将在未来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如何加快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进而通过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无疑已成为当前吉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省,信息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为视角,系统研究了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结合吉林省农业经济和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