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民族团结杂志创刊三十周年之际,我谨向为《民族团结》的成长、发展作出过贡献的同志表示祝贺和敬意!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做好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各方面的工作都与民族问题有关。各部门尤其是领导部门,都要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在制定政策、处理问题时,都要想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都要从少数民族地区的  相似文献   

2.
A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大力开展民族研究繁荣各民族科学文化事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 本刊编辑部 《民族研究》第1期第1页论“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间题”丁汉儒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第1期第3页试谈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金相镇—兼谈解决事实上不平等的根本途径 《延边大学学报》(哲社)第4期第23页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浩帆 《实践》第8期第34页试论民族问题与阶级斗争中共云南省委写作小组 《民族团结》第5期第2页民族研究工作要为四化做出贡献—在《全国民族研究工作规划会议》上的讲话 杨东生 《民族…  相似文献   

3.
《民族团结》杂志是老一辈民族工作者倡导创办的,多年来得到党和国家的深切关怀及各族读者、作者的热情支持。三十年中,它在宣传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反映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活风貌,增进各民族的互相了解和友爱团结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再接再励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立新功国家民委副主任江家福《民族团结》杂志是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创刊的。创刊四十年来,《民族团结》杂志坚持以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为宗旨,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方面,在促进各民族相互信任、...  相似文献   

5.
1985年,(《民族团结》(今(《中国民族》)杂志编辑部从原隶属民族出版社的一个部门,经批准成立了民族团结杂志社,成为国家民委所属的一个司局级文化事业单位。民族团结杂志社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探讨如何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更好地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以使刊物沿着正确的方向越办越好。从一定意义上说,部改社的出发点就是要创办(《民族团结》杂志的各少数民族文字版。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相似文献   

6.
春华秋实。耕耘播种的春天,固然使人饱含希望;收获的金秋,更令人感到欣喜、充实。三十年前,正值金秋时节,《民族团结》在各族人民的期待和欢呼声中问世了。三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各族人民的关怀和支持下,《民族  相似文献   

7.
动态     
《中国民族》2012,(10):22-23
国家民委出台《意见》支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国家民委近期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民族经济工作、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培训教育、支持发展和规范清真食品产业等5方面,扎实做好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工作。《意见》指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居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未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省份中居第一位,回族人口居全国第三位。中原经济区发展事关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意见》指出,要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县、乡、村创建活动,积极支持河南申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河南日报》)  相似文献   

8.
1957年10月12日,一本报道中国民族问题的综合性社会政治期刊,在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期待中,诞生了。她,就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民族团结》杂志。从此,她担负起宣传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报道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繁荣的重任。她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国内各族干部,特别是从事民族、统战、宗教、宣传工作和民族地区的各级干部、各民  相似文献   

9.
今年七月十二日,蒙古文版《民族团结》杂志将正式出版发行。国家副主席乌兰夫为本刊发行民族文字版题词:“办好《民族团结》杂志少数民族文字版,使它成为各族人民的知音。”民族文字版《民族团结》杂志作为国家民委的机关刊物,除刊译汉文版上有普遍意义和指导意义的文章外,还将突出对象民族和民族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民族团结颂》画展在京举行9月21日,庆祝建国56周年暨人民政协成立56周年《民族团结颂》画展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刘延东、白立忱,秘书长郑万通,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等出席开幕式并为画展剪彩。首都各界近400多位来宾到场祝贺并观看了画展。本次画展展出的我国56个民族的82件作品,展示了新中国成立56年来各民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经济文化生活,反映了各民族兄弟在祖国大家庭里和睦相处、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时代风貌,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深情厚谊和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  相似文献   

11.
在《民族团结》杂志创刊35周年之际,我作为一名民族文化工作者,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写这篇征文谈谈我的一点想法和意见。因为我是搞民族文化工作的,出于职业上的需要,多年来,差不多  相似文献   

12.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和国家民委、民政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社区民族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推动湖北省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上台阶、上水平,2014年12月28日,湖北省民宗委、民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13.
《民族语文》作为我国唯一的一种专门公布全国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研成果的学术刊物,已经诞生十年了。十年来,它在繁荣发展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研究、宣传讨论党的民族语文政策和理论、发展提高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增强巩固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以及培养民族语文的科研人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  相似文献   

14.
增林 《中国民族》2007,(6):14-14
5月29日上午,由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社和国家民委民族团结杂志社(《中国民族》)联合举办的旨在培养少数民族文学新人、推动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发展、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作家研讨班”,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15.
《民族团结》迎来创刊30周年,可喜可贺。作为20多年前曾经参加过编辑工作的一名工作人员,自然分外喜悦。《民族团结》创刊30年来,为宣传民族政策,指导民族工作,增进各族人民之间的理解和相互学习,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巩固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在1979年复刊以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湖北以茶促“融”,架起了民族团结进步的连心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持以茶为媒,促进边疆茶销区与内地茶产区、中东部地区与民族地区产茶区之间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坚持以茶富民,加强民族地区茶产区“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助力各民族共同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以茶载文,推进中华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以茶润心,挖掘各民族创造中国茶的历史,有形有感有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茶弘道,宣传中华文明“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的精神特质,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现将《民族团结研究》杂志刊发的《湖北省以茶促“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文转载分享。  相似文献   

17.
书坊     
《中国民族》2014,(11):80-80
《民族团结云南经验》 该书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以2011年以来云南"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建设实践为重点和引子,深入探讨了云南长期以来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云南现象",系统总结了云南引领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边疆的"云南经验"。  相似文献   

18.
我第一次看到《民族团结》杂志,是60年代初在北京读小学的时候。那时,母亲在北京电影学院工作,我也就常到学院的图书阅览室翻阅杂志。《民族团结》是我喜爱的杂志之一,她介绍的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对祖国的边疆,对兄弟民族地区充满了神往之情。怎么也想不到的是,10年以后,我竟参军来到了新疆,而且先喀什后乌鲁木齐,一呆就将近20年。新疆地区富于传奇色彩的历史,新疆各兄弟民族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令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战士时就开始涉猎有关兄弟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典籍,调到军区机关做文化工作后就更加乐此不疲了。偶有所得,常向一起工作的兄弟民族战友谈起:在辉煌的《二十四史》中,《辽史》、《金史》、《宋史》都倾注了蒙古、维吾尔、回等民族学者的心血,维吾尔族航海家亦黑迷失,早在元朝初年就曾率领一支庞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已建立“谁也离不开谁”的亲密关系。回族和其他民族的关系总的情况是好的,但因经济利益上的矛盾,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建立在经济联合基础上的民族团结才是最可靠的民族团结。这种新型的民族关系是今后各民族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20.
候显,藏族,僧侣出身,明朝宦官;著名的外交家,政治活动家。他在促进中国和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成就突出;在民族关系方面,为沟通民族感情,增进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是汉、藏关系史上一位极有影响的藏族领袖人物。据《辞海》、《辞源》上说他是航海家;《明史》上有《侯显传》,其功勋均有所记,但简略至没有籍贯、民族。至于他的家庭、出身与成长,上述典籍更未提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