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财政资金农业支出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一、财政资金农业支出与农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数量分析1·变量的选取。为研究农民纯收入与财政资金的回归关系,本文选取了1980~2002年财政资金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村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等五个变量来分析其与农民年纯收入的关系。支援农业生产包括对农村兴办的小型农田水利和打井、灌溉、小水电站等的补助费,对农村水土保持措施、农村开荒、农村草场等的补助费。农村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主要指农业事业单位人员机构经费和农业事业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农垦、农场、农业、畜牧、农机气象等试…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我国在财政体制改革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目前已经将财政支出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而巨从过去的以改革财政收入为主转移到现在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为目标的财政支出改革为主的阶段。 我省财政支出改革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距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还有明显差距。本文仅就政府购买支出中的行政管理费支出、科学技术事业支出、教育支出等三个方面,进行粗略分析。 一、行政管理费支出 行政管理费包括外交、行政、公安、司法、消防等等一系列政府实行社会管理所需费用支出。它纯属社会共同需要范畴,只能由财政提供,是任何…  相似文献   

3.
《中国统计》2005,(5):23-25
教育成本不再是谜教育成本主要分三大项:一是个人支出。包括教职工工资、福利、社会保障费等;二是公用支出。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招待费等;三是基建支出。教育成本的主要指标为:生均支出,即平均每个在校学生一年的支出。2002年全国常规教育的生均支出为2192元,其中生均个人支出1245元,占56.8%;公用支出708元,占32.3%;基建支出239元,占10.9%。但由于学级的不同,经费的构成也大不相同。大学生均支出14974元。中专生均支出5455元,高中3693元,初中1534元,小学1172元,幼儿园1702元。除幼儿园外,学级越低生均支出越少,且…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1949~2008年之间全国农业总产出及全国财政支农总支出的数据和财政支农总支出的的数据,通过协整分析研究财政支农的主要组成部分各自对农业总产出的贡献:再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解方差分析进一步研究我国农业总产值与财政支农的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阶段各项支出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效率不同.相对支农支出、农村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对农业总产值影响显著,对其波动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农村机械总动力与农业科技等费用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影响显著.从长期来看,农村机械总动力每增长1%,将促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0.23%;农业科技费用支出每增长1%,将促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0.18%.  相似文献   

6.
王一宏 《四川省情》2006,(11):31-32
“十五”期间,四川农业、教育、科技三项法定支出年均增幅分别为16.52%、16.74%、11.87%,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2005年全省财政用于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分别是2001年的2倍和1.82倍。  相似文献   

7.
何强  董志勇 《统计研究》2015,32(1):59-67
本文主要探讨中央转移支付如何通过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进而影响民生福祉。通过构建一种基于幸福经济学理论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并使用1997-2013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的空间面板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支出长期存在增量预算特征;2007-2013年期间社会保障支出领域存在显著的粘蝇纸效应;地方财政对基本建设支出在1997-2006年期间存在显著的攀比之风,社会消费惯性则对2007年之后的社会保障支出存在正向激励;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行为的影响机制受空间因素影响较大,且在1997-2006年期间部分财政支出类型受非本省域的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反而更强,但在2007年之后所有类型的财政支出普遍受到本省域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杨烨军 《统计教育》2006,(12):44-46
本文以1985—2004年的有关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来探讨我国农业财政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考察二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农业财政支出的增长不是农业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是农业财政支出的增长的Granger原因。农业财政支出的增加并未能带来农业经济的增长,这说明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公共财政支出绩效测度旨在通过特定方法,衡量特定样本或特定领域公共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为此,文章以特定领域的公共财政支出为考察对象,分析三大产业产值及国民生产总值与社会财政支出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显示: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明显正向促进作用,误差修正模型表明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均衡关系的短期偏离会在长期得到修正;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存在差异;财政支出对三大产业产值增长的促进作用略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财政支出与收入关系的协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利用1950~1999年的统计资料,对我国财政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建国50年来,我国财政支出与收入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从短期看,收入的短期变动对支出有较强的影响,二者之间的缺口能够在下一期得到显著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不同政绩考核目标下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决策的互动机制,使用全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估计地方政府支出反应方程,并利用民生类公共支出竞争的空间效应拟合值估计其对居民福利的影响。空间计量分析表明,同省辖区内的城市在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政策方面存在相互模仿攀比,民生类公共支出竞争不仅提高了辖区民生类公共服务水平,而且牵动了各辖区的居民消费。研究结果为如何完善地方官员考核体系和提高民众福利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农民增收视角的财政农业投入结构效率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取1980~2006年度国家统计数据,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财政农业投入与农民增收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对农民收入影响力最大,科技三项费用投入次之,支农支出影响力最小.研究认为我国农业投入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增大农业投入总量,调整农业投入结构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程承坪  陈志 《统计与决策》2017,(13):130-132
文章运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对省级政府2007-2015年地方环境保护财政支出效率进行了测算,并着重考察了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地区经济水平等因素对省级政府环境保护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近年来我国各省地方环境保护财政支出效率整体改善明显,区域间地方环境保护财政支出效率差异逐渐减小,但部分省份环境保护财政支出效率仍然偏低;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对省级政府环境保护财政支出效率具有显著负效应,而人口规模和地区经济水平对支出效率有显著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4.
财政支出与社会公平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双华 《统计研究》2006,23(3):67-70
20世纪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转向对公共支出利益分配的研究,特别是研究了公共支出对社会公平的影响。伯德和德·吴尔夫(BirdandDeWulf,1972)曾经这样写到:“税收不可能使穷人变富,要改变其收入低于某一合理的最低水平的那些人的收入状况,就必须主要通过预算的支出来解决,其中包括诸如住房、医疗保健、教育等服务的直接提供,或者干脆通过转移收入方法,或者通过创造就业政策”。本文选择基尼系数作为描述社会公平的指标,试图分析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社会公平的关系,研究不同类型财政支出手段对社会公平和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的作用,从而…  相似文献   

15.
财政支出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1978-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它经济变量的情况下,基本建设支出等支出项目占财政支出总额比重的增加,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行政管理费用等支出项目占财政支出总额比重的增加则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方面,财政支出在第二阶段发挥的作用强于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16.
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支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经典的中位选民需求函数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地方财政支出决定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开放的地方财政支出效应是多维和复杂的,经济开放引起了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大,外商投资扩大使地方支农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增加,贸易开放使地方文化和公检法司支出增加,支持了经济开放的补偿假说;同时,投资开放引起行政管理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减少,贸易开放度的提升促进了地方财政基础设施、科教等支出的增加,并减少社会福利支出,又支持效率假说。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扭曲的矫正和强化效应并存,我国应在坚持开放的前提下,积极创造使经济开放的积极效应最大化、消极效应最小化的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构建了居民消费与财政支出间的动态模型基础上,分别利用全国30个省及东、中、西各地区所含省份1998~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分类财政支出的居民消费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教文卫支出挤入了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挤出作用,经济建设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微弱;同类财政支出的居民消费效应在地区间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下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财政支出结构指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各种不同用途的财政支出划分为若干类,并关注每类财政支出在全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份额.在研究财政支出结构时,指出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存的诸多不合理之处,进而解决财政支出"缺位"、"越位"及"错位"现象,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是我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文章通过构建经济模型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当前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下应如何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19.
利用lasso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从总量和结构效应两个角度,研究了政府卫生支出对个人卫生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如果只是加大医疗财政支出的规模,而忽略医疗财政支出的各部分结构与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反而会导致个人卫生支出的增加;政府人均医疗卫生服务支出、政府人均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支出对人均医疗支出均表现为"挤出"效应,而政府人均医疗保障支出却对人均医疗支出表现为"挤入"效应,除去政府卫生支出对个人卫生支出表现出的效应,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化水平对个人卫生支出表现出较大的"挤入"效应,消费价格指数表现为"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一、资本存量结构分析农村资本存量包括固定资产存量和流动资金 ,二者保持合理的比例是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根据 1990年不变价指标计算 ,农业固定资产净值与流动资金的比例由 1952年的 1 16∶1下降至 1996年的 0 51∶1。农业固定资产存量相对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①国家财政基本建设支出增长缓慢 ,有些年份甚至是负增长。在国家财政基本建设支出中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占基本建设支出的比重在整个 80年代明显偏低 ,90年代以来有所改善 ,但由于国家财政基本建设支出总量增长缓慢 ,必然影响到农业固定资产的积累。另外 ,农业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