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轻狂青春     
张立宪 《可乐》2008,(11):22-23
上天赐予我们青春,也赐予我们青春痘。引麻入室如今已经记不清是谁第一个把麻将引入大学宿舍的。当时,我们对麻将的痴迷不是其他任何东西能够代替的。客观地评价,这种狂热让我们的青春显得十分轻狂。当时学生生活枯燥,麻将是为数不多  相似文献   

2.
乐观的妈妈     
妈妈今天七十五岁了,很乐观,还是照样喜欢打麻将。她打了一辈子的麻将,如果一个星期没得麻将打,她的脾气可能就会不太好。妈妈喜欢记账,记打麻将的账,记母鸡生蛋的账。一年麻将打下来,她会把账本翻出来,算一下盈亏平衡;她也会给我们家的所有母鸡取名字,如小  相似文献   

3.
麻将西游记     
曹屹 《可乐》2011,(4):52-53
东风劲吹20世纪初,来华的西方人很多,他们也学着打麻将。在苏州美孚石油公司上班的约翰·巴布考克,在中国出版了一本教西方人玩麻将的书《巴布考克麻将规则手册》。他将麻将译为"Mah-jongg"。从1920年到1924年,这本书印了12版,还漂洋过海,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印刷和出售。现在有记载的是,1922年9  相似文献   

4.
杨帆 《社区》2011,(6):16-18
婚后与父母同住,是把二人世界变成一桌麻将,是把三口之家升级为三代同堂。那本是最传统的中国式天伦之乐。不过,传统的三代同堂是一套院子,老少各成小天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在这个每个年龄段人群的生物钟和世界观都不相同的时代,重新住在一套单元房里,还能笑得很大声吗?这场亲情麻将该怎样开局?  相似文献   

5.
杨帆 《社区》2011,(9):16-18
婚后与父母同住.是把二人世界变成一桌麻将,是把三口之家升级为三代同堂。那本是最传统的中国式天伦之乐。不过,传统的三代同堂是一套院子。老少各成小天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在这个每个年龄段人群的生物钟和世界观都不相同的时代。重新住在一套单元房里。还能笑得很大声吗?这场亲情麻将该怎样开局?  相似文献   

6.
《可乐》2006,(7)
我以前从来不打麻将,因为我爸妈觉得这不是正经人的娱乐项目。可是自从认识了猪猡星之后,有段时间几乎每个周末都有麻将局。身为一个金融专业人士,猪猡星热爱麻将的态度是让人觉得有点儿匪夷所思。后来接触多了我们才知道,这属于遗传。猪猡星有打麻将的家族史,他们家逢周末就会有麻将局,猪猡星几乎把毕生所学的金融知识都应用在了麻将上,但是仍旧敌不过亲戚的狗屎运。据说有一次,四家中有三家在做大牌,一家是豪七一家清一色还有一家是一条龙,剩下的一家就是正在翘首企盼"屁胡"的猪猡星。于是猪猡星动了邪恶的念头,打算在我们这里把失去的损失给补回来,这叫什么?这就叫"杀熟儿"啊。他勤勤恳恳写了六大篇"麻将规则",散发给群众,并且要求每个人都国家仔细研读,最好写出读后感上交。没有写读后感的,就要在麻将局的时候接受猪猡星的口试,口试通过了才许上桌。一个专业人员的谨慎态度全都用在这儿了。我很讨厌记规则,于是经常被猪猡星当众批评以及单独补考。因此,虽然我现在麻将打得很臭,不过规则记得很牢,和什么牌该收多少钱绝对是  相似文献   

7.
一地秋白 《社区》2011,(14):63-63
斗地主游戏,在中国的城乡风靡流行,席卷了中国的每一个乡村、每一个城市,大有战胜麻将成为中国国粹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叶子 《新天地》2016,(1):30-31
辽宁省抚顺市的王艿杰下岗后热衷打麻将,弄得夫妻关系紧张,并患上严重的腰椎病.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耳濡目染,她年幼的外孙女竟也把麻将当玩具…… 逐渐长大的外孙女认识到了麻将给姥姥带来的危害,决定和家人一道帮助姥姥“戒赌”.王艿杰能远离麻将桌吗?  相似文献   

9.
叶子 《新天地》2012,(12):40
让老年人通过麻将爱上背单词、学英语,是老薛的发明创造。在北京天坛公园长廊边的长条椅子旁,两张麻将桌旁围了不少人,其中不少是高鼻子绿眼睛的外国人。"打麻将有什么好看的?咦?怎么全是英文字母?"不时有游人被这特殊的麻将吸引,离开又折返回来,一探究竟。牌桌上的方块麻将,牌面上没有万、条、筒等字样,而是贴上了26个英文字母的大小写。这种英文麻将的发明人叫薛胜利,今年57岁,他说,这种麻将一张牌是一个字  相似文献   

10.
悼词也幽默     
《可乐》2006,(1)
中国有"为尊者讳"的传统,悼词也为死者讳,其内容一般不讲去世者的劣迹与污点,只讲去世者的生平业绩,表达对去世者的评价与称颂,向去世者表达哀思。但是,社会上有些较为特别的人物,其生平既无任何业绩可言,也没有值得人们称颂的品质,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的"生前好友",有的竟也能献上动听的悼词。麻将高手某麻将高手,没日没夜地"搓麻",终因过度劳累引发中风,死在麻将桌旁。生前他曾表示,等"和了"再歇手,谁知道这竟成了他的遗愿。  相似文献   

11.
社事月谈     
《社区》2012,(9):18-19
星光老年之家成了收费麻将馆●广州市白云区同德围泽德花苑小区街坊报料:泽德花苑星光老年之家成了收费麻将馆,20~40元一桌。小区里的星光老年之家2008年就被承包做了麻将馆,只是还打着"老年之家"的名义营业。  相似文献   

12.
麻将桌是识人场。过去看旧小说,说毛脚女婿去丈母娘家,丈母娘会摆一桌麻将,请几个亲戚陪着打四圈,一来互相认识,二来也是判断一下女婿的为人。到得自己会打了,觉得中国民间的智慧真是了不起,眼下还真找不出比麻将桌更能看清一个人的地方了。  相似文献   

13.
妇女缘何成为农村玩麻将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广大地区,玩麻将之风盛行 已久。然而,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在农村玩麻将的人群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据笔者对皖东南宣州、广德、郎溪三县(区)的洪林、孙埠、四合、毕桥等9个乡镇的走访调查,农村妇女代替中青年男性,逐渐成为农村玩麻将的主体。调查发现,在农村玩麻将人群中,妇女约占70%,其中常年经常性玩麻将的约占50%,在玩麻将的妇女中约75%集中在20至50岁的年龄段上。在对农村妇女玩麻将的赌资调查中发现,参赌妇女每天每人输赢约在10至30元左右,最多的约为百元。 笔者经过走访调查,认为当…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 ,分析与麻将有关的早期娱乐游戏“骨牌”、“叶子”“马吊”的起源、发展过程 ,确定宁波是麻将的诞生地 ,并对麻将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面临文化全球化和中外文化翻译作品严重逆差境况,作为我国对外文化战略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文化输出迫在眉睫.然而对于“输出”的方法和途径,争议颇多.选取被誉为“中国文化大百科全书”的《红楼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麻将等游戏,根据顺应论,从语境关系及语言结构的顺应的角度,对比研究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两译本中麻将文化的翻译策略,以期为中国译者确立正确的翻译价值取向、选择恰当的文化输出策略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胡适老先生要是在世的话,对时下盛行的搓麻将赌博风,他也会为中华民族素质和国家命运前途而站出来大声疾呼。目前翻阅《胡适作品精选》,《麻将》一文最后一段写道:“从前的革新家说中国有三害:鸦片、八股、小脚……只有这第四害,麻将,还是日兴月盛,没有一点衰歇的样子,没有人说它是可以亡国的大害。新近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这个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宝库中的真理,它已经为中国人民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证明。当今的中国,如果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改革、民主、科学都将成为泡影。因此,我们现在提出这个问题,十分必要。有两件事可以说明:50年代有人提出中国共产党不是唯一的执政党,执政,就象打“麻将”那样,轮流坐庄;1986年的学潮中,有人提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应学西方的  相似文献   

18.
史杰鹏 《社区》2013,(20):6-6
很久以前.我就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中国人自打出了校门之后,还能每天坚持读书的可谓寥若晨星。在校园内,学生为了毕业必须读书。哪怕是只读教科书;大学教师为了炮制论文,也必须读书。估计中小学老师不读书的例子比较多,就我个人所见,中学老师家里没有书橱的大有人在.但有麻将桌。这每每让我别有幽愁暗恨生,  相似文献   

19.
我这个人不喜欢打麻将,但我不反对别人打麻将。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在这个世界上,人们选择什么那是自己的自由,万万不可认为自己喜欢的就是好的,自己不喜欢的就是不好的。我以为,众多的人对麻将乐此不疲,说明麻将本身确实有很强的魅力,那么它的魅力在哪呢?麻将中蕴含着深刻  相似文献   

20.
“麻将风”在都市蔓延 成都人打麻将成风,可谓“名声在外”。对此,就连成都人都不否认。麻将,正异化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精神鸦片”。中共成都市委书记陶武先对那种工作萎靡、沉溺“麻”海的人,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痛心疾首地予以斥责! 自70年代末,麻将“重见天日”后,这一“农耕文化”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