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绿色GDP核算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绿色GDP体系的理论和核算方法是近几年研究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热点,其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绿色GDP的概念和内涵入手,分析了现行GDP核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绿色GDP核算指标体系的原则;构建出了绿色GDP核算统计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看上去很美     
四川作为全国绿色GDP核算的试点省份后,社会上对色GDP的热捧也几近白热化。绿色GDP粉墨登场是否意着GDP就寿终正寝、四川绿色GDP是否触手可及、实施色GDP核算将面临哪些挑战,应采取哪些对策等等问,需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客观辩证的态度,进行冷静思考。川实施绿色GDP所面临的挑战对绿色GDP核算内涵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绿色GDP是离于生态学、环境学、资源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边缘性、前沿性课题。许多人片面地认为只要核算了绿色DP,就能很好地分析和解决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际,描述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并非只…  相似文献   

3.
“绿色GDP”核算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卢冶飞 《浙江统计》2003,(11):14-16
由于“绿色GDP”核算的重要与困难,许多国家都在研究绿色GDP核算方法,我国正在摸索。本文进行“绿色GDP”核算模式的比较研究,以供各位同仁借鉴。一、“绿色GDP”测算理论的国际背景从理论上说,“绿色GDP”就是在现行GDP的基础上,扣除经济GDP增长导致的环境污染、资源滥用等外部不经济因素,加上地下经济活动、自给性服务及闲暇活动等外部经济因素之后的国民福利总值。由于外部经济因素与外部不经济因素相当复杂,因而,进行“绿色GDP”的测算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绿色GDP”与复杂的可持续性理论相关,进行“绿色GDP”的测算实质…  相似文献   

4.
绿色GDP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永瑜  郭立平 《统计研究》2010,27(11):77-84
本文在对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所发布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所提出的两种绿色GDP的核算路径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在国内生产净值的基础上通过扣减环境成本核算绿色GDP的路径虽然被学术界普遍认可,但有很多问题实际上已经陷入理论困境。因此,本文坚持绿色GDP的实质就是绿色经济GDP的理论观点,认为绿色GDP核算的关键是绿色经济体系的构建与模拟,而非核算方法的变革。本文将经济体系与资源环境置于同一个系统之内,对“绿色经济”模型的构建理论、模拟方法等若干理论与方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蒋明祥 《浙江统计》2005,(12):12-13,19
绿色GDP核算,是在现有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上,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即将经济活动中自然资源的耗减成本与环境污染代价予以扣除,进行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形成一套能够描述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能够提供资源环境核算数据的核算体系,亦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或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简称SEEA).它是对传统GDP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后的生产总值.用计算公式表示:"绿色GDP"=GDP-自然资源消耗(耗减)-环境品质降级(损失).  相似文献   

6.
绿色GDP核算是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费用后的计算结果.通过绿色GDP核算,旨在综合反映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正确评价经济发展的质与量,为制定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提供依据.简而言之,绿色GDP核算应该实现两大功能--记账功能与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7.
理性看待“地方想退出绿色GDP试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艺 《浙江统计》2006,(12):1-1
“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日前揭晓。获得特别奖的绿色GDP课题研究小组披露,绿色GDP没有获得地方政府普遍支持,有不少省份要求退出核算试点。这则信息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与议论。什么是绿色GDP?绿色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现在,不少地方政府希望退出绿色GDP试点,这无疑令绿色GDP的倡导者——国家环保总局感到尴尬。尽管潘岳表示,“就算只剩下一个省,环保总局也一定会坚持到底。”但绿色GDP的前景确实令人堪忧。绿色GDP既然是个好东西,为什么地方政府不…  相似文献   

8.
绿色GDP核算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GDP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其局限性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理论界的质疑。特别是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问题,更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针对GDP的不足,尤其是GDP无法体现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代价,近半个世纪以来众多的学者在探求GDP的更新完善,其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绿色G D P核算研究”。本文拟简要介绍国内外绿色G D P核算研究的情况。改进GDP核算研究的国际进展197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提出了“生态需求指标”(E R I),试图利用该指标定量测算反映经济…  相似文献   

9.
国民经济核算的新领域--绿色GDP核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转变发展思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重视资源环境问题,大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去年和今年召开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上,许多代表指出现行的GDP核算中没有反映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的代价,应当尽快研究和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因此,加强资源环境核算,研究建立我国以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综合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制度,已成为国民经济核算领域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一、资源环境核算及绿色GDP核算研究在国际上的进展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在资源环境核算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绿色GDP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最近,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在十个省市启动了以环境核算和污染经济损失调查为内容的绿色GDP试点工作后更是吸引了大家关注的目光。我作为一个统计工作者,在为大家的高度关注感到高兴之余,也产生了一丝丝的忧虑。忧虑来自于人们对GDP的缺陷看得太多,对绿色GDP的作用寄予的希望太大,对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客观辩证地看待GDP与绿色GDP,应是促进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对GDP与绿色GDP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以供同仁…  相似文献   

11.
邓冰 《统计研究》2005,22(4):75-2
经济普查是一项国情国力的综合调查 ,调查的对象是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与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等相比 ,经济普查调查的范围更全、涉及的领域更广。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进行经济普查 ,得到的最终成果是经济普查数据资料。这些统计数据有 1 0 0 0余项指标 ,可谓非常全面和具体。如何开发应用这些原始数据资料 ,让经济普查数据更好、更方便地满足政府制订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需求 ,服务于社会 ,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有关“如何开发与利用经济普查数据”方面的讨论很多 ,有人主张…  相似文献   

12.
刘平 《统计研究》2004,21(12):58-4
"十一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统计学科专家评审组于2004年9月11~12日在贵阳市召开了"统计学调研暨现代统计学研究"专家座谈会.会议总结了我国统计学科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统计学科的发展趋势,基本明确了我国统计学科需要着重研究的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生态脚印”指标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尚卫平 《统计研究》2004,21(5):61-3
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看,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是促进其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要求我们寻找定量测度生态目标的指标。2 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外流行了一种生态目标测度方法———生态脚印,本文在介绍该测度方法的基础上试图对其进行评价。  一、生态脚印概念生态脚印(ec  相似文献   

14.
贺铿 《统计研究》2005,22(4):78-2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研究与统计实践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是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的范围和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方法。东北财经大学蒋萍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理论与方法》(项目编号 0 1BTJ0 0 8)对国际上关于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的最新动态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制度对整个国民经济总量估计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 ,作了全面介绍和深入研究。我有幸被邀为该课题成果书写鉴定意见 ,因而有机会先人一步 ,细研结题报告 ① ,感到很有收获。为了推进国家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的修订 ,准确评估国…  相似文献   

15.
从“民工荒”看未来若干年农村劳动力的供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4年初以来,我国广东、福建、山东、浙江等地出现了“民工荒”,这是我国近二十年“民工潮”之后首次出现“民工荒”现象。“民工荒”现象引起了政府、学术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争论,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①真假问题之争。有人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仍很充裕,目前有1.5亿农村劳动力准备向非农产业转移,不要将“用工荒”误传为“民工荒”,“民工荒”是一个假问题。②是“民工紧”,不是“民工荒”。③“民工荒”是局部还是全面?这些争论是有意义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给出了2006~201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  相似文献   

16.
杨缅昆 《统计研究》2005,22(4):64-4
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节夫于 1 93 6年创立投入产出模型。由于这一模型在各国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而受到世人的瞩目。 1 968年 ,联合国统计局将投入产出核算纳入SNA中 ,使其与国民收入核算一道 ,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投入产出学领域内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试图在列昂节夫的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使投入产出分析不仅用于中间产品的分析上 ,也不仅用于考察最终产品和总产品之间的数量关系上 ,而是能在更大的经济领域内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刘起运教授所发表的《结构式凯恩斯乘数模型研究》(《统计研…  相似文献   

17.
王小童  高昌林 《统计研究》2009,26(3):97-101
  本文介绍创新调查分析领域比较流行的CDM模型的由来、结构及其在创新调查分析领域的应用,依据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指标对CDM模型进行了改进,尝试建立一个适合进行中国企业创新的微观实证研究的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18.
政府统计改革千头万绪,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近来,以调查队的整合为标志的统计体制改革取得进展,国家统计、地方统计、部门统计三位一体的格局愈见清晰。在此之时,如能将统计标准化建设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抓住这一统计制度的细微之处做好“文章”,则是通往“内创和谐、外树信誉、优质服务”的快捷之路。一、统计标准和统计标准化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统计标准则是统计活动过程中用以衡量统计对象的准则。统计标准的内容其实十分广泛,不只是各种统计分类,统计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概念、范畴、目录、编码、表式,特别是统…  相似文献   

19.
对一类“随机化回答”技术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国华 《统计研究》2004,21(10):55-3
一、前言 人口调查中会出现各种形式的偏差,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人们在回答某些敏感性问题回答时一种本能的拒绝,还有一部分则来自于虚假的回答.因为不难理解,针对那些敏感性的问题(比如吸毒、卖淫嫖娼、贪污腐败等方面),调查者很难说服被调查对象他们的回答仅仅是用于统计的目的,而不会还用在其他方面.为了取得调查者所希望得到的真实数据,1965年Warner首先提出了一种叫做"随机化回答"的技术.其思想可简要表述如下:假设我们想估计人群中具有某一特征的人数比例θ,将两个问题分别写在两叠卡片上,一叠卡片上的问题是"我具有某一特征",另一叠卡片上的问题是"我不具有某一特征".然后将两叠卡片混合,让被调查者随机从中抽取一张,并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回答卡片上的问题.调查人员不知道被调查者抽中那种卡片,因此无法从他的回答中得知其是否具有某一特征,因此起到保护作用,以此来鼓励被调查者做出真实回答.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我国已进入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近年来关于支柱产业选择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国内学术界对支柱产业的界定还略有争议,但基本上都包含以下的一些特征:GDP在所有产业的GDP中所占比重较大(一般认为应达到5%);具有较强的前后关联效应,一个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若干相关产业的发展;从产业的生命周期来看,支柱产业是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这样才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支柱产业选择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问题,采用任何单一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因而可以考虑集成多种方法,实现优势互补,克服单一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