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陈学平 《领导科学》2002,(16):13-13
任何群体或单位都难免存在部属与领导之间顶牛的事.能否正确对待顶牛的部属,事关领导者的威信,事关单位工作的开展,事关单位内部的团结与稳定.部属与领导之间顶牛的现象不容忽视,要领导好顶牛的部属,需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2.
在工作中,不少领导者都可能遇到过与自己顶牛的部属。面对这些部属,如果处理欠当,很容易使双方的关系搞僵,甚至产生和激化矛盾,影响工作。但如果领导者讲究策略,善于运用先“观”、后“引”、再“牵”的艺术,则很容易使那些爱与自己顶牛的部属“驯服”,并且进一步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受个人阅历、个性、思想方法以及角色的制约,领导者和部属之间对事物的认识会有一定的差距,领导者一时被部属误解也是难免的.能否成功地消除部属的误解,关系到领导绩效的大小,也关系到领导威信的树立.因此,领导者必须正确对待部属的误解,尽快消除误解,建立和谐的上下级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工作中,不少领导同志都遇到过与自己顶牛的部属。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处理欠妥,很容易把领导与部属的关系搞僵,甚至激化矛盾,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如果领导者讲究一点策略,对顶牛的部属善于运用先“观”、后“引”、再“牵”的艺术,则很容易驾驭他们,并且能进一步赢得他们的信任。  相似文献   

5.
张兴国 《领导科学》2002,(22):22-23
政令畅通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前提.然而,我们在领导工作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部属顶牛或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反现象.那么应如何防止部属产生逆反行为,让部属心悦诚服地接受领导呢?解决的途径有很多,其中领导者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崇尚个性解放、自我实现,领导更要懂得处理与部属的关系,工作上才会如鱼得水。笔者认为,要处理好与部属的关系,领导者必须恪守"五不"箴言。一、不表现高傲姿态,与部属同进同退。作为领导者,要与部属同进退、共甘苦,不然,就疏远背离了  相似文献   

7.
问题52:在与领导相处的过程中,部属有时难免要受到领导的批评。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批评是对的,但也不排除领导者有时会作出错误的批评。在这种情况下,部属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领导,安排一项工作,布置某个活动,部属不可能都乐意服从,总有个别部属挑肥拣瘦,或一推了之,而且这种工作上的"顶牛"现象往往出现在相对固定的几个人身上.如何领导这部分容易"顶牛"的部属,也存在一个领导艺术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矛盾无处不在.领导和部属在长期共事中难免发生一些摩擦,产生一些矛盾.如果这些矛盾得不到及时化解,越积越深,既破坏团结又贻误事业.因此,领导者必须重视并善于化解与部属的矛盾,学会望、闻、问、切的本领,为实现整体目标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相似文献   

10.
张绍荣 《领导科学》2004,(24):22-22
领导在工作中,必须调动部属的积极性。领导者是否有水平,自身的能力发挥只是一个方面,关键在于能否把部属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要充分发挥部属的能力,就必须善于优化部属成才的环境。 一、对部属要真知深知。古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的目的在于用。对部属知得越深,部属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好。领导者对部属的了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浅层次的"知"是了解部属的基本情况,以便凭经验按常规安排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具有较强的主  相似文献   

11.
领导者与部属的关系,应当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与下的关系、施令与服从的关系.但是有些领导并不是这样,要看部属的眼色行事,要听部属的"建议".他们之所以会这样颠倒关系,可以说原因很多:有人被"色"左右,有人被"权"左右,有人被"钱"左右.领导者如何防止被部属左右,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2.
王慧 《领导科学》2001,(3):14-15
在领导活动中,领导需要对部属的思想、行为及工作绩效作出判定.判定正确,并附以巧妙的方式表达,部属自然会口服心服,还能从中受到激励或鞭策,受到教育或启迪,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会因此而加强和提高.若领导经常判定错误,错怪自己的部属,则会伤害部属的自尊心,挫伤部属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此,领导者必须分析和总结发生错怪部属的原因及影响,找出避免错怪部属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感情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它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况。领导者与部属之间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存在感情上的联系,故有亲疏好恶之分。如果两者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关系,部属就会产生亲切感。亲切感不仅能更好地使部属接受领导者的影响,而且可以成为促使部属不断上进的动力。古人云:“为将之道,当先治心”。作为领导者,如果一味以权压人,对部属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摆架子、逞威风,就只会使部属产生抵触情绪。相反,如果领导者善于“用情”,待人处事仁慈和蔼,通情达理,对部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暖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就一定能使部属产生亲近感,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岳映兵 《领导科学》2004,(10):20-20
领导者既要当元帅,又要当将军,还要会当“医生”,善于给部属施“补药”。一是苦战之前要施“补药”,蓄足力气。在给部属分派重大工作任务时,要及时对其补以信念和信心,使其通过喝“补药”而坚强起来。一要消除他的思想障碍。在从事一项不太熟悉的工作时,部属难免对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部属抱怨是领导工作中一种常见的现象。由于领导者对待抱怨的态度和方式各不相同,部属心目中也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听而不闻,漠然置之的,部属以为其麻木不仁;怒形于色,大动肝火的,部属以为其心胸狭隘;表面接受,实则应付的,部属以为其官僚虚伪。由此看来,对待部属抱怨的问题领导者确实马虎不得。因此,面对部属抱怨,领导者应该高度重视,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6.
路杰 《领导科学》2004,(22):36-37
领导者若存有嫉贤妒能(这里的贤或能,主要指同级或部属中的贤者或能者)之心,不但经常会遭到部属和群众的抱怨,而且也影响事业的发展,阻碍领导者的前途。嫉贤妒能之心并不都是自觉的。对潜意识、下意识中的嫉贤妒能,人们首先必须意识到、知觉到,才能在意识的层面上克服和转化它。嫉贤妒能之心一旦得以克服和转化,不但领导者的心胸宽阔了,而且克服和转化后的嫉贤妒能之心,往往会成为领导者对干部群众的爱心。嫉贤妒能的心理特点我们经常听到部属和群众抱怨自己的领导“小气”、“小心眼”、“小肚鸡肠”、“不够大气”。那么,从心理上来看,“…  相似文献   

17.
在领导活动中,为较好地实现决策目标,必须善于对部属进行激励,这对于领导者来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当部属充满活力而自信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才会得以充分发挥。一个善于领导的人一定是一个善于激励的人,他会把握激励……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文化情境的影响下,组织中逐渐形成一种基于"差序格局"背景的特殊的领导—部属关系。对这种关系的研究,不仅要注重横向的关系"差",同时也要考虑纵向的等级"序"。领导者要从领导、部属、部属群体三个角度,立体分析"差序格局"下领导与部属的行为取向和行为认知,关注分配公平、互动公平,关注圈层的流动性,实现圈内外部属关系平衡,提高组织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亚服从",是指对领导的决定、指示、要求不认同,迫于压力或纪律不得不服从,或者部分服从的一种状态。通俗地讲,"亚服从"是口服心不服。"亚服从"的状态对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当这种损害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导致被领导者对领导者思想、言语甚至行为上的反抗。这种状态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不利于效率的提高,更不利于单位内部的和谐。基于此,领导者要高度重视部属的"亚服从"状态,不断改善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以便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改善部属的"亚服从"状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些不负责任的乱告状现象比较普遍。一些本来没有问题的领导干部,也可能一不留神便被个别心术不正的部属泼得满身“污水”。领导者被部属泼了“污水”,尽管在人格和尊严上受到了伤害,但却不能头脑发昏、感情用事,否则就会在部属面前“输理”,从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不利,同时还会使领导与部属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使问题越来越复杂。那么,领导者应怎样去对待和处理这类问题呢?克制情绪,保持常态。被部属泼了“污水”,对领导者来说无疑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领导者很容易在情绪上产生较大的波动,一旦头脑不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