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忠洲  杨中旭 《领导文萃》2006,(10):118-121
挂职干部,作为官员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却承担着重大的“政治任务”在外界的视野中,更多看到的是知识分子挂职当官,但事实上以一种特别的面貌,挂职干部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已司空见惯。而随着新一轮党政大换届,更多的干部开始按照组织部门的统一部署,奔赴新的工作岗位挂职锻炼。挂职干部的“特别任务”“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郡。”挂职从一开始就是和锻炼干部相联系的。“别看我是博士,书读得比地方的基层官员多,但我到了当地,就只是一名小学生”。陈昕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副研究员,曾经在1997至2000年间…  相似文献   

2.
吴景霜 《领导科学》2012,(10):30-31
在各级干部队伍中,有这样一批干部,他们在某一时刻就像导弹一样发射出去了,名曰挂职——下挂、上挂、平挂、内挂或者外挂,但是,转眼又杀回来了,而且是回到了更醒目、更关键、更重要的位置上。因挂职的形式不同,心态各异,为集中火力,本文单单探讨下挂这一类型。下挂的干部,作为传统制度的继承者、人事规则的突破者,要想确保通常1年、最长2年的挂职期内镀的是真金,既离不开角色转换快、进入情况快、总结反思快、拿定主意快、采取措施快这"五快",也离不开"心态好、作风实、能力强"这九个字。为此,挂职干部一要带着先一步的理念和思路去,二要带着总结推广经验的心态去,三要带着扎实提升自我的状态去。  相似文献   

3.
<正>从沪苏浙来皖挂职干部的观察视角出发,可以借“外眼外脑外智”发现制约皖北发展的短板。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干部互派挂职是沪苏浙结对帮扶皖北城市的重点任务之一。2022年12月,沪苏浙来皖挂职干部已全部到岗工作,  相似文献   

4.
李楠华 《领导科学》2006,(15):34-35
到基层挂职,为年轻干部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锻炼的机遇,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作为挂职干部,应该怎样抓住机遇来提高自己、有所作为呢?在实践中,我感觉到,挂职干部要想历练提高、发挥作用,就要做到以下“四要四不要”。要虚心不要虚荣。挂职干部年纪较轻,知识层次较高,改革创新意识较强,但是面对基层的实际情况和工作要求,还有一个更新知识和继续学习的问题。在这方面,挂职干部一定要虚心,要甘当小学生,千万不要有虚荣心,认为自己是从“上边”下来的,理所当然是来指导工作的,这样往往会造成工作的被动,眼高手低办不成事,还会让基层的…  相似文献   

5.
选派年轻干部异地或到基层挂职锻炼,对于年轻干部增加阅历、丰富工作经验、增长才干大有裨益,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培养年轻干部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结合挂职锻炼实践,笔者认为,挂职干部若想真正不虚此行,须念好“平”、“准”、“勤”三字经。“平”即心态平和。良好的心态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基础。现实工作中,有些挂职干部心浮气躁,存在三种不良心理。一是镀金提拔心理。他们重官位轻素质,认为挂职是提拔的必然步骤,一旦挂职就意味着有了“盼头”,把挂职当做“资格”、“台阶”、“关口”。他们不是通过扎实的基层工作锻炼提高自己,以自身…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挂职干部大多是来自上级部门,应该说绝大多数挂职干部在新的岗位上是想干一番事业,以证明自己的价值的,但真正能够取得显著成绩的似乎并不太多.有一些干部挂职了几年,依然不能与当地干群打成一片,更别说打开工作局面了.这里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如挂职所在地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条件差,发展的基础薄弱等,要求在两三年甚或更短的时间内打开工作局面,确是强人所难.  相似文献   

7.
点评     
下基层干部也可实行“召回制” 河北有个县实行下基层干部“召回制”,即凡是选派到基层帮扶、挂职的干部,基层单位如果对其不满意,可随时报告县委,经调查核实确属下基层干部原因的,县委及时将下基层干部召回,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力度明显加大,各种纪律规定密集出台,给各级党员干部套上了“金箍”.在此背景下,一些干部纷纷慨叹“现在是当干部最不舒服的时期”.对此,笔者认为,限权背景下领导干部只有回归自己的本色与本位,看准群众需求点,找准服务切入点,降低用权“舒适度”,谨防“差不多”心态,以脚踏实地的作风、真抓实干的行动筑牢干群“鱼水情”,人民群众才会真正地从心里为领导干部“点赞”.  相似文献   

9.
李秀江 《领导文萃》2011,(20):32-34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中央机关和地方司局级干部交流任职,被认为是干部培养机制的一种创新,与之前的“交流挂职”相比,“交流任职”能让中央机关干部更深入基层,锻炼基层工作能力,积累基层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黑河市爱辉区把挂职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为确保选派干部挂职工作取得更好成效,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挂职干部管理。一是压担子。挂职单位及时对挂职干部进行工作分工,主动交任务、压担子,让挂职干部有职有权,大胆工作。对挂职干部分管的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挂职干部尽快熟悉挂职单位工作业务。同  相似文献   

11.
近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等8名党外高级知识分子到北京市政府部门、市属国有企业挂职“厅官”。
  挂职,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培养干部的方式。记者盘点发现,近年来,已有不少名人、学者到北京挂职,比如经济学家李稻葵、“棋后”谢军、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所长马旭等,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也曾在北京市朝阳区挂职任区长助理。在曾任或现任北京市领导中,也有不少人有过挂职经历,如丁向阳、陆昊、戴均良、林克庆等。  相似文献   

12.
挂职锻炼是党委培养干部的重要方式.让干部到基层一线经受锻炼,对全面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增强其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先后组织开展了年轻干部到信访部门、企业、乡镇、村挂职锻炼等系列实践活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从实践看,要使挂职锻炼工作达到预期效果,除了挂职干部自身要努力之外,组织部门、挂职单位和派出单位三方还要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发挥好各自的职能作用,让干部在基层一线能更好地锻炼成长.  相似文献   

13.
实际任职和挂职,是培养锻炼干部的两种途径.当前,在大力选拔培养优秀中青年干部工作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实际任职与挂职培养锻炼干部的关系,将直接影响着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建设,是一个亟待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挂职副县长     
老李  任为新 《决策》2009,(6):41-41
我被组织安排下去当挂职干部,事先我并没想到。挂职干部是中国的一大特色——正式的说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有计划地选派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基层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担任职务、帮助工作。  相似文献   

15.
王一敬 《决策》2009,(6):54-55
2008年以来,从解放思想的“头脑风暴”到万名干部大培训,从官员辩论赛到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重庆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提升干部素质。而在这背后,是已然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的重庆,向下一个更高起点迈进的智慧与视野。  相似文献   

16.
张聪 《领导文萃》2009,(3):93-97
不少受访专家认为,挂职人员的个人素质和自我认识以及挂职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挂职的变形与走样。挂职作为培养干部的一种模式,发挥过不少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挂职也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中央应在制度方面加以完善、创新,以使挂职在干部培养锻炼中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干部挂职锻炼是指选派优秀公务员到下级机关、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担任相应职务进行锻炼的交流方式,是一种很好的培养锻炼干部的方式。挂职时间不宜太短,特别是挂职担任副县(区)长的时间一般不应少于一年。挂职时间太短,不利于挂职的  相似文献   

18.
干部能上能下,这是干部制度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干部制度的改革,“尤其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因此,我们必须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出发,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下大力解决干部的能上不能下问题。一、“干部能上不能下”,不符合人事管理的客观规律“能上不能下”主要解决“不能下”的问题。从人事管理角度看,晋升和降职是人事工作中两个不可少的管理手段,其基本依据就是干部本人的资格条件与其所从事的职位要求是否相适应。由于组织部门在任用干部时开始总是近似地“识事”和“知人”,…  相似文献   

19.
天下无奇不有。某地在上级来考察挂职干部的政绩时,意外发现一名挂职副市长竟是冒名顶替的"假市长",且这位骗子还是才出狱两年的劳改释放犯:真是新中国的空前大奇闻!三年前,此地从外省来了12位挂职干部,其中11位都按期到达,只有1位迟到了几个月。按上级计划,这批干部都分到地市担任副厅级职务,这位迟到的挂职干部也分到某市任副市长。两年挂职期满后,上级派人来考察,不料看到那最后报到的干部的名字后大吃一惊:没有这个人呀!当初原定12名,有一位因故不能来,就只有11人了,怎么还有12人呢?当然一查就查清了,这第12位是"假"的。然而更富戏剧性的却是,这位假市长在位两年,不仅不贪不骗不胡作非为,而是勤勤恳恳,两袖清风,政绩显著,深得百姓爱戴,人们希望他长期在此留任。谁想却是假的!假市长也坦白,他是听说有个干部不想去挂职  相似文献   

20.
实行干部下基层挂职锻炼,是各级党组织教育培养干部、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促进干部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年轻干部经受实践锻炼、切实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平台.作为挂职干部,如何不辜负组织期望,在挂职锻炼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呢?笔者根据自身的体会,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