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一、《大藏经》对勘局的成立藏文《大藏经》分《甘珠尔》《丹珠尔》两大部分。"甘珠尔"藏语意为"佛语部译文",是佛教的原始经典。"丹珠尔"意为"论述部译文",即由佛弟子对佛语的阐释和论述的译文集成。《大藏经》内容丰  相似文献   

2.
《中华大藏经·丹珠尔》(藏文)对勘本第一部由中国藏学出版社推出,首发式于1995年3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西藏厅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对《中华大藏经·丹珠尔》对勘本的出版发行十分关心和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帕巴拉·格列朗杰等到会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3.
1986年6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1987年5月于成都成立其分支机构大藏经对勘局,展开了版本搜集、对勘、编辑、出版等工作。搜集、对勘、出版《中华大藏经》藏文甘珠尔、丹珠尔被列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后又被列为“九·五”出版计划,当时因甘珠尔的版本未能搜集全,首先搜集对勘出版了丹珠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藏学出版社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主管的出版社,也是我国唯一专门出版藏学书籍的机构,中央确定的全国四家公益性出版单位之一。中国藏学出版社成立于1986年。30年来,在上级单位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经营与建设,出版社相继推出藏文对勘本《中华大藏经》《先哲遗书系列丛书》《慧宝系列丛书》《百姓益友系列丛书》《东噶藏学大辞典》,以及《现代中  相似文献   

5.
藏文《大藏经》对勘出版工作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藏文《大藏经》概述 藏文《大藏经》分《甘珠尔》和《丹珠尔》两大部分。 “甘珠尔”,藏语意为“佛语部译文”,包括显、密经律。主要是佛教的原始经典。按拉萨版《甘珠尔》编排内容,大致分为律部、般若、华严、宝积、经部、续部和总目录等七大类。  相似文献   

6.
黄维忠 《中国藏学》2017,(3):188-189
<正>黄明信先生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藏研中心)有着不解之缘。黄先生系藏研中心干事,《大藏经》对勘局顾问,《中国藏学》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过黄先生的多部学术专著,《中国藏学》发表过黄先生论文、回忆文章多篇。我们不妨以按年的方式展示黄先生与藏研中心的不解之缘。1988年《中国藏学》创刊之际,黄先生即与谢淑婧、丹珍卓玛合作,在汉、藏文版上发表《北京图书馆  相似文献   

7.
藏文大藏经<甘珠尔>是以德格版为母本,再参照现存的其余七种版本对勘的.本文对<甘珠尔>的八种版本作了较详细介绍,还对<甘珠尔>对勘中各种标识、次序错乱、刻重等加注说明,并对部帙经名,对勘注释、对勘表、对勘符号的使用说明及全书的装帧等一一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论藏文《大藏经》的版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藏族文化占有光辉灿烂的一页。被喻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明珠的藏文《大藏经》,基本上包罗了藏族古代文化,它是藏族社会宗教文化发展的产物。藏文《大藏经》的产生和早期佛教传入藏族社会以及译经事业的发展又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陈鉴潍 《中国藏学》2011,(1):122-127
藏文大藏经的内容由两部分构成,即《甘珠尔》和《丹珠尔》。《甘珠尔》主要内容包括佛陀之教典,即所谓三藏四续经典。《丹珠尔》内容涵盖由赞颂至总目录等18类。而宁玛派经典大都不包括在藏文大藏经内。文章对构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及宁玛十万续现存版本及内容作扼要回顾,并介绍了国外学者对十万续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0.
阿华 《青海民族研究》2002,13(3):119-121
藏文手写体本教《大藏经》是藏族本教文献的集大成。它是藏传佛教和印刷技术传入藏区之前研究藏族的第一手重要藏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甘珠尔”为藏语音译,意为“佛语部”,即“释迦牟尼语录的译文”,也是《藏文大藏经》组成部分之一。公元7世纪,吞弥·桑布扎创制了藏文文字。9世纪中叶朗达玛灭佛的200余年之间,先后涌现出吞弥·桑布扎等50多位藏族译师。他们与印度等地的班智达一起将大量佛典从梵文、汉文及邬仗衍那文等译成藏文,编写了《旁塘目录》《丹噶目录》《青浦目录》。10世纪末至15世纪中叶,西藏地区涌现出近200位大译师,他们和阿底峡、真扎·热呼拉等来自印度、孟加拉和尼泊尔等地的70多位班智达一起,又翻译了大量的佛经和论典。藏文大藏经的文献由此形成。14世纪初,纳塘寺学者迥丹日热的弟子降格巴希,从祖国内地集得物资,整理并抄录成最早的《甘珠尔》和《丹珠尔》。至此,规模宏大的藏文《大藏经》问世。  相似文献   

12.
《中国藏学史料丛刊》是一部多卷本的藏学汉文资料汇编。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辑,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藏学出版社整理刊印藏学史料,以藏文文献为主兼及其他民族文字的藏事文献,正在陆续编辑出版的有校勘本《中华大藏经(藏文部分)》、《五明精选  相似文献   

13.
文章简要介绍了藏文《大藏经》各种版本的编纂及刊印年代 ,并就各种版本的特点作了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14.
《造像量度经》(sku-gzugs-kyi-tshad-kyi-mtshan-nyid),亦译为《身影量像相》,载北京版《藏文大藏经》中《丹珠尔·经疏》部第318和(竹央)《方技区恭部》。全文用偈体,共525句。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办的“海峡两岸西藏历史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2年 9月 1日至 3日在北京举行。来自西藏、北京、江苏、四川、陕西、台湾等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共 40位与会。(一 )这次会议主要围绕编写多卷本《西藏通史》而召开的。多卷本《西藏通史》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担的又一个国家级重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 ,也是继《中华大藏经·丹珠尔》(藏文 )对勘本工程之后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担的又一个重大科研项目和文化工程。《西藏通史》内容以西藏地方政治史、西藏和历代中央政府关系史为主 ,涉及西藏地方的经济、军事、宗教、文化、…  相似文献   

16.
收入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中的《牛角山授记》,是研究古代于阗历史及佛教传播的重要史料。有学者经过艰苦求索,从法藏敦煌古藏文文献中觅得二残片,并对其进行了翻译、考释,证明收入传世经典藏文《甘珠尔》中的《牛角山授记》早在吐蕃时期已在丝绸之路上流传。笔者近来在翻阅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时,有幸发现了《牛角山授记》敦煌抄本的结尾部分。尽管是残片,但该写卷的意义在于抄经尾题中记录了完整的经名及抄经题记,对研究牛角山的取名以及于阗历史、宗教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馆藏藏学文献十分丰富,文献涵盖时间跨度大、内容广泛、文种也较多,其中也不乏精品,如馆藏的藏文版《大藏经》是其藏学文献之珍.对澳国立馆藏藏学文献进行考证和研究,既有利于了解澳大利亚藏学研究的脉络与研究现状,也有利于开展文献交流,探索开展合作研究的新途径,进而推动国际藏学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8.
被喻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的藏文《大藏经》,基本上包罗了藏族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和全部内容,它是藏族社会宗教文化发展的产物,是经过二三百年时间,在13—14世纪时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舞"是集说、唱、跳为一体的藏族古老表演传统,至今在阿里高原活态传存。学界多围绕当代传承考察其艺术表征,未有专文探讨历史称谓和词源构成,更鲜有溯本求源分析其语义演进。因文献考据稀缺,不同时间节点的史料被拼贴混同,使得其源流图景模糊,公众出现各种苯、佛文化认同等表述抵牾。文章结合法藏敦煌文书P.T.1285、藏文《大藏经》、藏文史料《五部遗教》《娘若教法源流》和《邬坚巴传》等多种文献分析,基于藏文称谓■的文学发生和词义演进,尝试解读其多元层累的历史面相,由此洞晓该藏地古乐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根本中论无畏疏》(Mlamadhyamaka-vrtti-akutobhay,),根椐传统藏文资料,比如布顿·仁钦竹的《善逝教法史》是龙树的“自疏”,藏文大藏经所收存的该论译跋上也说是龙树所著。汉译文献中也有些隐约的记录,说龙树“造《无畏疏》十万颂,于《无畏》中出《中论》也”。但是国际上不少学者已经指出,该论是否为龙树所造,仍有不少疑点。比如该论第二十品《观邪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