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做义工不是“免费劳力”,一次义务巡逻得2分,一次义诊服务得5分,待义工有需求时,俱乐部还可以安排其他义工为其服务。生活困难的义工还可以按照积分去“爱心超市”领取相应的实物。这是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白沙街道义工俱乐部义工服务模式的一大特色。在宁波,白沙街道“义工俱乐  相似文献   

2.
姜晓梅 《社区》2008,(25):48-48
近日,山东省莱西市出台了《城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为居住在城区的60岁以上“三无”老人——无人照顾的困难优抚老人、低保家庭中无人照顾的老人及困难空巢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探视、精神慰藉及电器维修、管道疏通等方面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以福利性为主的养老机构和由子女供养的养老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老年人的需求,在这种情形下,“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应运而生,它为老人们提供托管照顾、午休餐饮、康复娱乐等日间照料服务,为不愿离开社区,不愿离开邻里,不愿远离儿女的老人送去一片温馨,使老人们幸运地拥有一个“家外之家”。我省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是从2012年开始试点,2013年开始全面推广,当年即建成了1000个。至2014年  相似文献   

4.
惠老新讯     
《社区》2013,(24):28-28
政府将对"三无老人"提供无偿养老服务 民政部将建立适度普惠老年福利制度。对于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的老年人,采取集中供养或分散供养的方式,由政府负责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并提供无偿的养老服务。此外,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在居家养老方面,以保障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和低收入老人为重点,借助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市普陀区甘泉街道,有这样一些社区“义工”。可奇怪的是,他们从不向居民提供家政服务,也不负责修车、家教这些生活事务。原来,他们是专门为独居老人无偿提供精神慰藉服务,帮助独居老人在充满亲情的氛围中安度晚年的“精神慰藉服务员”。“在我们甘泉社区,不仅要为独居或空巢老人解决日常生活上的困难,还要实实在在地给老人以心理上的关怀和安慰,不让他们感到孤独、无助,而是感受到来自社区和居民的关爱。”43岁的陈秀珍,便是这些精神慰藉服务员中的佼佼者。在甘泉社区里,经常能听到有人叫陈秀珍的名字。社区里的居民都知道,那是独居的…  相似文献   

6.
任运富 《社区》2009,(13):52-52
近日,重庆市万州区被纳入了为空巢老人安装“爱心通”呼叫器的试点,来自牌楼、太白等5个街道的300名空巢老人,先期领到了“爱心通”电子设备。“爱心通”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服务中心根据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整合了社区、周边的家政服务、水电维修、餐饮购物、卫生保健等几大类型的服务。空巢老人需要服务时,只需在“爱心通”上按下“5”键,  相似文献   

7.
金冬梅 《社区》2005,(17):28-28
“楼长”,很多地方以前称他为“小组长”。他是居民生活状况的“测温计”,也是居民最基层的组织者、管理者,还是百分之百的义工、志愿者。由于他们的帮助服务,使城市居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温馨和舒适。《社区》杂志自本期开始,将开设“楼长的故事”专栏,希望“楼长们”来稿介绍自己在社区工作中的好做法。  相似文献   

8.
从社区照顾的理念出发,探讨了完善我国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问题。认为我国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应该以生活部分自理的半失能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以向这些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保健康复、精神慰藉服务为功能定位,依据街妙社区内的人口总数与老龄化程度综合确定建设规模,房屋建设内容应包括生活服务、保健康复、休闲娱乐和辅助用房等。  相似文献   

9.
林冬 《社区》2006,(12)
2006年5月18日,由宁波市海曙区政府拨款53万元创办的居家养老照护院正式投入使用,首批共有46位老年人入住照护院。这是海曙区居家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照护院为需要全天候护理的老人提供24小时保姆式照料护理和临时托管。同时,照护院还是居家养老服务的培训基地,将为海曙区打造出一批专业化的服务队伍。照护院共有53个床位,房间宽敞明亮,而且空调、电视等各种设施齐备,如果老人有需要,只要按一下床头的开关,护理员就会马上来到老人身边。老年照护院还配备了医务室、药房、心理咨询室、法律援助室和娱乐室,有专门的医护人员、心理医生和专…  相似文献   

10.
王红峰 《社区》2023,(3):52-52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2015年~2035年将是我国老龄化急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年均增长一千万左右,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占总人口的28.7%。我国人口老龄化同时伴随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少子化等问题,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70%。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在试行“时间银行”。“年轻存时间、年老享服务”一年轻人或低龄老人为高龄(尤其是空巢)老人提供看护、陪伴、助行、助医等生活照料类服务,并存储服务的时间,在自己进人老龄后可以用之前存储的时间进行兑换,实现互助养老、爱心循环。  相似文献   

11.
张光菊 《社区》2013,(28):17-17
近日,山东省莱阳市慈善总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同慈善义工博爱服务队的老年义工代表一行6人,驱车100余公里,先后深入到高格庄大薛村、穴坊东平村等9个村庄、社区,走访慰问了9户特困家庭,为他们发放爱心善款1.7万元,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称赞。  相似文献   

12.
张登峰 《社区》2013,(4):52-52
持续的低温天气,给社区的“空巢”、高龄以及患病的老人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近期,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水巷的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开始了“暖冬行动”——用爱心温暖寒冬,让感动贴近心灵,为社区老人送上愉悦丰盛的“心灵大餐”。社区里的老人们说,社区把对他们的关注和关爱,从物质层面延伸到精神上的呵护,心灵温暖了,精神也愉悦了。  相似文献   

13.
1999年是国际老年人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剧,家庭照料功能的弱化,老年人的生活、情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寻找世纪老人活动的具体内容是:在我省范围内寻找百岁老人,组织一批青年志愿者对他们进行慰问、精神关怀、身体照料,免费为他们提供一切必要的关怀和医疗服务,让他们在精心的呵护下,健康、愉快地跨入21世纪。  相似文献   

14.
刘庚华 《社区》2014,(7):21-21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红星街道天立社区“微力量”秉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理念,以“献出爱心,收获美德”的服务精神传递着爱的力量。活动开展以来,社区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心志愿者,为社区贫困群众、孤儿、病残儿童等献爱心,在危难时刻为他们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5.
潘亮 《社区》2013,(4):59-59
据加拿大人力资源部201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14.4%的人口为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预计到2061年将会达到25.5%。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更需要义工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笔者在加拿大留学时,就曾参加过为老年人做早餐的义工项目。该项目由非政府组织的义工机构发起,为了保证老人们吃得放心、健康,参加这项服务的义工必须是当地学习营养专业的大学生。服务地点就在城市社区中政府为生活困难老人提供的廉租房内,这些廉租房都配有食堂。学生们保证每周去一次,  相似文献   

16.
韩群英 《社区》2012,(1):30-30
他们,是一群被称作"五老"的热心老人,本可以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然而,他们并未停下脚步,在社区里义务为居民群众尽心尽力提供各类服务,深受居民群众的好评。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阜新街文化路社区,因为有了这支由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义工、老劳模组成的"五老"队伍,社区变得更加温馨和谐。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法等社会学研究方法,以乾县马连镇、薛录镇108位老年人为样本,从经济状况、生活照料状况、生产劳动状况、社会保障状况和精神慰藉状况等方面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初步了解。研究结果表明,留守老人缺少了家庭的依托与照料,生活压力倍增,而社区援助却表现出很多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留守老人社区家庭、建立长期的留守老人社区服务组织和完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亚彪 《社区》2005,(16):28-29
2001年,春节,长春市崇智社区的“和心俱乐部”发动全楼居民在除夕夜办的居民“百家宴”,作为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一个直播片断播出后,让几亿观众共享了他们的欢乐。也就是那一年,本刊记者专程来到长春采访过俱乐部的创始人史品忠老人,在那个狭长的楼道里听他讲述他与“和心俱乐部”的故事。如今,居民们的笑声和他们邻里相助的故事依然在记者耳边环绕。然而随着史品忠老人却因为家中老伴无人照料,需要向孩子求助——回黑龙江的儿子身边去了。史老的离去,“和心俱乐部”还能依旧吗?新华社记者李亚彪表示了他的忧虑  相似文献   

19.
对安徽省定远县210户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现状和服务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调查发现留守老人存在着经济供养条件差、生活照料缺位、缺少精神慰藉、看病就医困难等问题,提出应给老人提供生产补贴、加强五保老人之家建设,拓宽集中供养范围、建立有偿服务机制,同时积极了解老人需求、建立多元化的老年活动设施,不断完善新型合作医疗、积极推进农村医疗保险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社区新闻     
《社区》2006,(7)
浙江省宁波市特色工作申报制激发“社区创新热”宁波市海曙区江厦街道推出社区年度特色工作申报制。该制度规定,各社区可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按照“宜精不宜多”的原则,确定若干个年度特色工作,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项目上报后,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讨论确定最终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