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自幼爱笑,为一点小事能笑出眼泪。每当我想讲个笑话时,从来都是刚开个头就笑得直不起腰,喘不上气,谁也没有听我说完过一个笑话。 就这样,我把这笑带到了日本。经过不懈的努力,我考取了东京大学。我急不可待地走进大学院办公室,有些激动地呼唤办公小姐,兴高彩烈地办入学手续。我喜在心头,乐在眉梢。我笑啊笑。 不料,接待我的小姐眉头紧蹙,悄悄地把我叫出办公室,两眼直直地望着我。认认真真地说:“你和我讲话的时候,为什么一直在笑?你不知道这样很失礼吗?” 我平生第一次知道,笑是可能伤害别人的。 我一直以为一张带着笑的容颜,一颗带着笑的心灵是可以和整个人类、大自然乃至无限的宇宙融合的,是我与人、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桥。我好委屈,一瞬间,我的笑  相似文献   

2.
几个连饭桌都够不着的矮子伙计,举盘端碗,在店堂里往来穿梭,忙个不停,而一位身高体壮的求职者却遭到拒绝。旁白:“我们掌柜的有个脾气,比他高的都不用。”漫画家方成的那幅《武大郎开店》漫画,不知使多少人笑後深思、方成的漫画,充满了幽默。方成面对一张发黄了的全家福照片,指着上面的三个儿子和妻子对我说:“这张照片就是我的电话号码、”我一怔:“怎讲?”答曰:“儿、儿、儿、妻──2227。”继而,记者不禁喷笑。生活中的方成,幽默横生。在生活中挖掘幽默,巧妙地表现幽默,给别人也带来幽默,正是一个漫画家的魅力所在。方…  相似文献   

3.
用一句常用的术语说:鲁迅在我的心目中最初是以一位喜剧大师的面目存在的。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可以很清楚地想见《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那是一个怎样整天价疑神疑鬼地防备别人吃他而荒唐可笑的疯子啊!还有孔乙己,他那一身破旧的长衫,长长的指甲,更有那些半文半白,让人听了似懂非懂的话,每每忆起,总有些忍俊不住。“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我时常笑了。一壁笑,一壁也在心里天真地想,我倘也生活在孔乙己那个时代,至少可以吊住他长衫的袖子向他讨茴香豆吃,也可以听他讲许多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你听说过蒲松龄写《聊斋志异》的传奇故事吗?相传蒲松龄为了搜集素材,在马路边开了一个茶馆,来喝茶的人只要讲一个鬼故事,就可以免费喝茶。如今,在北京,又有一个现代蒲松龄,为了搜集素材,成立了一个民间幽默俱乐部。只要带五段笑话故事,就可以免费参加幽默俱乐部的活动。不同的是,他雄心勃勃地要将这个幽默俱乐部打造成中国人的笑工厂。  相似文献   

5.
(一) 笑话是流传在民间的一种故事性的文学体裁。古人称笑话为“谐”,刘勰说:“‘谐’之言,皆也;辞浅会俗,皆悦笑也。”笑话寓庄于谐,严肃的政治思想内容,通过幽默讽刺、轻松愉快的形式表现出来。笑话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更没有细致的环境描写,它通过简短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地揭露社会生活的各种矛盾,使人们在笑声中受到教育。法国哲学家昂利·柏格森说:“笑的功用就应该是这样的,对被笑的对象来说,笑多少总有点羞辱的意味,它的确定一种社会制裁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正林语堂在《论读书,论幽默》中说:最上乘的幽默,自然是表示"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各种风调之中,幽默最富于感情。何为"幽默"?一般我们理解为"形容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它跟滑稽不同,滑稽只逗人笑,而幽默则是一种能激发起人类心理某种情感的智慧。如果作家富有幽默感,其作品便会趣味无穷;如果演说家富有幽默感,其听众就会乐在其中;如果老师富有幽默感呢?自然就会更有感染力地启迪学生的思想,熏陶学生的心灵。于是,我立志做个懂幽默,会幽默的老师,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7.
《可乐》2006,(2)
我们超市在马路这边,对面是一个酒店,我每天一抬头就能望见他。他每天下午4点钟接班,瘦瘦的身体包在宽大的制服里,手里总是很警惕地拎着根警棍。注意他是因为他与众不同。酒店请了6名保安,别的保安要么迟到,要么老板不在就偷偷溜走了,要么就是闲逛过来和我们开玩笑,只有他天天正正规规地站在那儿,保安公司什么时候派人来查岗,他都在。我当时就觉得很奇怪,跟我们老板说,你看那个保安,神道道的,一个月才400块钱的工资,可他站岗那姿势比大街上的警察还标准。老板说,看他那站姿肯定是当过兵的农村娃子,不过你千万别笑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将来会很有出息的。我问老板为什么?老板说你到我这岁数自然就明白了。我倒不觉得,在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只靠老实本分能有大出息?我一点都不相信。  相似文献   

8.
《新天地》2015,(1):30-31
近日,一条父母写给女儿的“请假条”在年轻人的朋友圈里转发,数千网友边读边笑,但“笑着笑着眼眶就湿了”,要么潸然泪下,要么掩卷而泣,这是一个怎样的“请假条”呢——微博节选父亲对女儿的诉说“真不该怪你不给家里来电话”女儿,我们要告诉你一个重大决定,今年过年,我们要请假——我和你妈不跟你过年了!以前是你跟我们请假不回家,这一次,我们老两口也来造  相似文献   

9.
我读过埃米·费希尔故事的所有三种版本(这比耶稣故事的版本还要少),我也知道达拉斯的豪华娱乐场所里的所作所为,我看过费吉的袒胸露臂或伍迪毫无幽默可言的幽默表演,我也看过切尔西·克林顿爱抓人的猫索克斯被偷拍的照片——这也许令人难以置信,但我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这一切而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改善。所以,我是否了解某个人,根本就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三年,我刚满十五岁,为了打土豪分田地,解放全中国的劳苦人民,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入伍后没有几天,连队指导员把我叫去说:“小刘同志,你当‘伙头军,好吗?”当时在我们红军中常常幽默地管炊事兵叫“伙头军”。可是我那时还不懂这个,一听就炸了,执拗地说:“不!我不当伙头军,我要当红军!”指导员笑了,他  相似文献   

11.
幽默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对人生的看法。它是对人生的缺陷的同情和包涵的笑。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只要才能与理智横溢到足以痛斥自己的理想,幽默之花就会盛开。因为幽默是人类智慧对自我进行的鞭鞑。历史上任何时期,人类一旦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无能与渺小、愚蠢与矛盾,就会有幽默者、幽默作品产生。在中国数千年文学发展过程中,虽然真正能够以广博的智慧照瞩宇宙间的复杂关系,以深挚的同情了解人生内部的矛盾冲突;能够用一种拈花微笑的态度同情一切,以一种含泪的笑、超越的笑包含一切,超脱一切的幽默现象很少,但通过对一些作家幽默作品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作家幽默心理的发展变化的轮廓。  相似文献   

12.
诙谐街面     
我们的生活永远不缺诙谐与幽默。这些图景或许会博人一笑,也或许会让人感伤,但我们却时常忽视它们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幽默,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英语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对言语幽默的理解首先取决于对话语/文字的字面意思的理解,其次需要理解语境,最后需要借助抽象思维,推断出在特定的语境中所发生的一切含义,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语用推理的过程,涉及对会话含义的理解。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在已有的幽默研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格莱斯的会话合作原则,会话含义,指示语,前提以及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通过大量英语幽默故事详细地分析了英语幽默产生的原因,对揭示英语言语幽默的深层结构,即幽默的内在制笑机制,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人们已经习惯了他在电视画面上的样子:谨慎严肃,不苟言笑。26年来,他就这样播报风云事件,定格历史瞬间。很少有人知道,生活里,他也幽默、随和、爱打麻将,甚至做得一手好菜。曾有人当面问他:“你会笑吗?…‘是摄像机不让我笑。”——罗京回答  相似文献   

15.
只要人自己不失去希望和信心。故事就不会结束,结局是喜或悲并没有定数。有人说,要么身价百万,要么一无所有,不然没有做通道歌手的资格。话说得有些偏执,又似乎不无道理。一种消遣爱好,一种绝处求生存。但当我真正地和通道歌手相处以后,才发现最初的印象错了。通道歌手,是一群拥有富足理想坚强意志的热血青年,贫寒的生活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不能定义他们的全部,更不代表他们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今年87岁的钱钟书享有“文化昆仑”之誉,是当代“第一博学鸿儒”。其高寿的因素可概括为:“幽默风趣、淡泊名利、夫妻情深、童心童趣”十六个字。 幽默风趣 钱钟书的幽默是出了名的。无论是日常谈话还是平时写作,他那机智风趣的幽默话语总是脱口而出。 当年,31岁的钱钟书曾在《说笑》一文中说,会笑是人类天生的一种能力,“脸上能做出笑容,嗓子里能发出笑声;有了这种本领而不使用,未免可惜。所以,一般人并非因为幽默而笑,  相似文献   

17.
翻译很靠谱     
"刘晓庆"、"周润发"、靠谱、小屁孩儿、断背这类时尚中文新词成为《妈妈咪呀》备受中国观众喜爱的重要因素"我就喜欢刘晓庆这样的美女"、"你长得就像周润发,可我爱你胜过他"、"你们母女深情,我们断背情深"……这些活色生香的俏皮话,让中国观众对地中海小岛上发生的幽默一次又一次产生共鸣,一次又一次爆发出欢笑,这不能不说是音乐剧《妈妈咪呀》在中文剧本翻译上的成功。女主角唐娜的扮演者、不懂中文的卡洛林也觉得:"我们演出时,并没有表现幽默的地方观众会笑起来,我知道肯定是字幕上的内容逗乐了观众。"  相似文献   

18.
章华龙 《老友》2020,(2):46-46
10年前,我从繁忙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一时很不适应。虽然每天也出去走走,看看公园的花,欣赏天空的云,和同龄人说说笑笑,但我总觉得心里空空的,回家后要么在屋里发呆,要么走来走去,每间房从窗户到门有几步,都算得清清楚楚,要么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整天不知如何打发,失落、寂寞的感觉不时袭来。  相似文献   

19.
幽默散论     
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汀曾说:“时间究竟是什么?你不问我,我本来很清楚地知道它是什么;你问我,我倒觉得茫然了。”与此颇为相似的,人们对于幽默现象也有这种奇怪的困惑。无论生活中的幽默,还是艺术中表现的幽默,一旦出现在人们面前并不感到陌生,也会感受幽默所特有的情趣。但是若不是感性地把握它,而是要从理性上对它作出把握,并且还要用语言符号加以概括与表述之,那就会与表述时间这个概念一样,看似容易却艰辛了。历来有许多哲学家、美学家试图对幽默下定义,结果似无一人如愿以偿。从幽默理论研究的历史状况看,充其量犹如英国著名喜剧作家康格里夫所说的,要确定幽默的含义,“那是一桩了无止境的操劳”,“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意义”。①语言在幽默现象面前似乎显得十分苍白与贫乏,以致直到今天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为人所公认的幽默定义,并成为美学中的又一个“谜”。不过,也唯其是个“谜”,它又有很大的吸引力,因而探索其奥秘,  相似文献   

20.
《北方人》2008,(6)
遇到他那一年,我19岁,他49岁。我叫安小东,他叫金小林,我和他就是一对冤家。那一年暑假,我放假回到家里,家里平白无故地多了一个男人,我觉得很别扭,进出都不方便,冷着脸不跟他说话,也不跟他在一张饭桌上吃饭。但是,到了吃饭的时候,他还是会讨好地笑,喊我过去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