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耿铁华教授,1947年5月生,吉林省扶余县人。1975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1981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先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历史学硕士。1978—1982年间,先后师从著名先秦史、秦汉史、考古学专家徐喜辰、万九河、陈连庆、张忠培先生学习先秦秦汉历史、先秦两汉考古学、古文字学等,具有深厚的文献学、古文字学和考古学功底。耿铁华教授曾历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师,集安市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现任通化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高句丽研究院院长,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中国考古学会会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中国朝鲜史学会理事,吉林省历史学会  相似文献   

2.
陈恩林教授     
陈恩林,1940年生,吉林怀德人。196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1981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导师为金景芳。现任吉林大学古籍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秘书长、吉林省史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周易学会会长等。二十年来,陈思林教授从事先秦史、先秦文献研究,一直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在学术园地上耕耘不辍,出版专著2部,古文译著2部,在《历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人《人文杂志》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他的研究兴趣广泛,视野开阔,探讨的问题涉及政治史、军事史、…  相似文献   

3.
1954年,金景芳教授调到东北人民大学(即今吉林大学)历史系任教。曾任历史系主任,图书馆馆长,校工会主席。现任吉林大学历史系名誉主任,古籍研究所顾问,博士生导师,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史学会顾问。是《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委员会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学者见仁见智,所论不一。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泽华先生早在10年前即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在意识形态中,政治思想占有特别的地位,以至可以这样说,它是整个思想意识形态中的核心部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前言》,三联书店1987年版)。换言之,政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只有真正把握住这一核心,才能在客观了解、全面认识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对之作出比较科学的价值评判,并进而思考、解析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刘先生主编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下简称《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以翔实的史料、雄博的论析,有力地证实了这一观点。这部三卷本,近150万字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堪称系统展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核心的宏篇巨著。具有总结近百年来中国学人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尤其是其核心政治思想的成果,体现20世纪时代精神的特质。兹仅从下列五端略述笔者通读这部巨著后的心得: 其一,先秦是整个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当然也是作为其核心的政治思想的源头。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题形成于先秦而发展、完备于后世。如早在商、周时代,就已产生了王权专制主义观念。《思想史》的“先秦卷”,以较大的篇幅阐析先秦王权专制论,“秦汉  相似文献   

5.
<正> 山东大学历史系韩连琪教授,是研究我国先秦秦汉史的著名学者。他生于1909年,山东安邱人。1935年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中国文学系,先后执教于山东师范学院、华东大学、齐鲁大学。1951年9月,到山东大学任教。曾任山东大学历史系副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文史哲》编委、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山东省历史学会顾问、《山东地方志》编委会顾问、山东地方史学会副会长等职。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自1990年出版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它以丰富的内容展现了西北文献的精华,开创了区域性古籍整理的先例。《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的出版,是十余年来西北学者不断抢救、发掘和研究、整理的成果,是全国文献丛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问世,必将为全国古籍整理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广泛汇集先秦至民国数千年中国西北地区(包括今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5省区)的敦煌学、稀见方志、稀见史地多方面的历史文献,进行系统地整理编纂,内容涉及中国西北部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全套丛书共分为敦煌学文献卷、西北史地文献卷、考古文献卷、西北稀见方志文献卷和两个别卷。  相似文献   

7.
全面展示思想的魅力——评三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徐吉军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肇始于本世纪20年代,近代学者梁启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首开其端,此后,陶希圣、萧公权、萨孟武、吕振羽、王云五、谢无量、杨幼炯等人相继推出力作,其中有的著作至...  相似文献   

8.
瞿秋白《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第三国际还是第零国际?——中国革命中之孟雪维克主义》(以下简称“《争论问题》”),是在1927年的中共五大上分发的公开批评陈独秀、彭述之右倾机会主义的重要论著。《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记为1927年2月,周永祥《瞿  相似文献   

9.
<正> 多卷本《中国农民战争史》第二次编写工作会议最近在曲阜举行。华东师大历史系、山东大学历史系、山东师大历史系、曲阜师院历史系、江苏社科院历史所和山东社科院历史所等协作单位的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重点讨论各协作单位作为抽样提交的十四章初稿,总结经验,找出差距,统一认识。经审阅认为,初稿认真贯彻了“以时代为序,以战史为纲;以综述为主,以论证为辅。既要完整地展示战史本身的全貌,又尽可能对历次农民战争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其与各该时期经济、政治、阶级、意识形态等纵的、横的联系和制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论坛》2007,(2):160-160
汇集了当今中国国际政治研究领域最新学术成果的大型丛书《中国学者看世界》近日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该丛书总主编、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说:“过去,从学术上解释中国外交和中国的国际战略,我们在国际上几乎没有话语权,今天,中国学者通过这套丛书第一次主动告诉大家‘我们如何看待世界’。这不仅说明了我们学术研究的进步。更应该看作是中国发展、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学者看世界》丛书分为八卷,分别是:《国际秩序卷》《国家利益卷》《大国战略卷》《中国外交卷》《国际安全卷》《非传统安全卷》《世界经济卷》和《全球治理卷》。收入了184位作者的186篇论文,共计235万字。基本涵盖了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主要方面。所选论文全部是最近五年来在权威刊物上发表的研究成果。代表了这一领域的国内最高学术水平。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教授评价说。该丛书系统地讲述了。中国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世界.世界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反映了国际传播正在实现与世界平等对话、平等交流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学人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1):F0002-F0002
陈文新,1957年生。哲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文论丛》副主编,兼任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中国水浒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明代诗学》、《中国文言小说流派研究》、《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等。主编国家重点图书十八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中华大典·文学典·明清文学分典·明文学部二》和大型图书《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时殷弘,1951年3月生,江苏省常州市人。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系教授,国际关系史学科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有: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美关系研究会理事,美国历史学家组织外国会员。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在战后国际关系与美国外交方面,兼及国际关系理论。迄今已出版专著5种(其中3种为独著),译著3种(会泽),并已在《历史研究》、《美国研究》、《世界历史》、《世界经济与政治》、《欧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时段弘1977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本科一年半后,他提前考取该校美国外交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0月,《中国铁道年鉴》2003年卷出版发行。《中国铁道年鉴》5年光盘版(1999-2003)制作完成,与《中国铁道年鉴》2003年卷同时出版,一并发行。 《中国铁道年鉴》于1999年创刊,已连续出版5卷。2003年卷设特载、专稿、大事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学人     
赵连泰,1924年生。先后于长春法政大学、长春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世界史与日本史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东北中日关系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务。曾多次应邀赴日本各大学讲学与学术交流。科研成果约1000万字。曾四次获教学优秀奖。主要专著(含合著):《世界通史纲要》(三卷)、《日本史辞典》、《日本历史人物传》等;主要译著:《东洋魔女——川岛芳子》、《满洲国史》(三卷)、《近代日本关系研究指南》、《张学良传等》;主要学术论文:《日本人起源研究论述》、《日本…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始于20世纪初叶。近百年来,这一研究领域固然出现了众多学术大师和研究成果,但《中国政治思想通史》(九卷本)问世之前,中国政治思想史未有以"通史"命名者。刘泽华先生带领诸弟子在这一领域耕耘了三十余年,或可以九卷本《通史》为标志,回应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规训1的主要问题。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源起与流派20世纪20年代,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得以创  相似文献   

16.
《道家与中国哲学》(六卷)作为1992年立项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八五”重点课题,由安徽大学哲学系孙以楷教授主持。全书约180万字,共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明清六卷。本书六卷,由诸专家、学者历时十年撰写而成,内容是探讨道家学说、主要道家人物与中国  相似文献   

17.
《大学》、《中庸》是秦汉之际儒家学者的作品,发展了先秦儒家的人治学说,更加突出了道德的政治作用。本文试图探讨《大学》、《中庸》的道德政治论与先秦儒家人治学说的关系,说明它怎样发展儒家的人治学说,以确定它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唐力行     
唐力行教授于1946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曾任职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带头人,上海师大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师大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赴日本东京大学、大东文化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等地讲学、合作研究,并在欧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作过重要学术报告。先后主持多项国家教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高校古委会以及省级社科项目,在《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和《中国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相似文献   

19.
由四川联合大学历史系、中国古文字学会和四川省博物馆等单位主办的纪念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暨中国古文字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8年10月15日至18日在成都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出席了会议。徐中舒先生(1898-1991年)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他从1917年开始执教,一生从教达70多年。大会散发了由中华书局出版的100多万字的鸿篇巨著《徐中舒历史论文选集》,并散发了巴蜀书社出版的由四川联大历史系编纂的《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与会代表在缅怀了徐先生的渊博常识和高尚的风范后,分古文字学组和先秦…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代赋选》是一部规模宏大的赋体文学作品选集,由著名学者香港大学罗忼烈、何沛雄两教授和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毕万忱编审合作编著,选文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分为先秦两汉卷、魏晋南北朝卷、唐宋卷(附金元部分)、明清卷,共四卷四册,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已问世的第一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