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古代的民本思想传统始终是毛泽东政治哲学一个重要的文化精神背景,民本思想对毛泽东的政治理念的形成影响深远。本文探索的是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期间和“五四”运动时期的民本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2.
"民本思想"与建设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秋华 《浙江学刊》2006,(2):222-224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发展线索的探究,追索当代民本思想的深厚文化底蕴及其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发扬和实行新民本思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论"民本"之真与"民主"之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现已成为学界炙手可热的议题之一.通常,学者们先会充分论证"民本"思想的精华,其现实意义,其与"民主"思想的相似点、相互关系,继而也总忘不了郑重提醒世人,"民本"与"民主"有天壤之别.如此分析"民本"与"民主",自有其道理;但"民主"固然美好,却无法具体操作,无法真正兑现,不免流于水中月、镜中花;反之,"民本"虽层次不高,不彻底、不完美,却有可能操作,有可能落到实处,而且也可能与时俱进.以此而论,"民本"反胜"民主".  相似文献   

4.
刘淑霞  王平川 《唐都学刊》2008,24(5):122-126
毛泽东的民本思想深受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儒家"立己立人"的优良传统和"拯民于水火"的使命意识:传统民本主义将民众视为治国安邦根本,关注、重视人民利益的政治理念;佛学所特有的拯民救世的价值理念,均为影响其民本思想的重要文化元素,是毛泽东民本思想重要的文化精神背景.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初论民本是现代民主的初级表现形式》①一文中,从民本思想的内容和作用方面讨论了它与现代民主的关系。由于民主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仅此很难把民本思想的历史地位讨论清楚。本文再从古代民本思想和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基础及阶级实质方面,进一步分析民本与现代...  相似文献   

6.
民本思想是儒家一以贯之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在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中,传统的民本思想不仅充其极,而且它越过传统的极限,开始考虑如何以权力制约权力的问题.因此我认为,黄宗羲的思想是从民本走向民主的开端.  相似文献   

7.
李景凤 《社科纵横》2009,24(10):129-130
王符身居乡野却潜心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形成了较为科学的经济思想体系。他的经济思想具有浓厚的民本意识和务实精神,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两汉时期一项重要的经济理论研究成果,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而民本思想则是儒家政治思想方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民本思想始于殷周之际,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历史,而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先...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盛世律例很重视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予以解读:一是古代律例中所表现的儒家元典精神和宪政情怀,这主要是<汉律>和<大唐律>的民本法律观和儒家"仁政"思想,以及<大明律>"空印案"所折射出财产权掌控之"严于治官而宽于治民"的司法理念.二是儒学视域下的大清律的财产权法典保护以及沈家本"仁"核心的宪政期许.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民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创造性结合的产物。它与传统民本思想存在着继承和超越发展的关系 ,更富有时代性。深刻学习和领会他的这份思想遗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权:从民本到民主的接转——兼论儒家法文化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儒家民本思想在近代社会中通过民权学说作为中转接引西方民主思想为例,说明儒家法文化具有适应现代化的能力。作者认为,民本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精华所在,但它是一种“子民”文化,而不是“公民”文化,造就的是“主民”政治而不是民主政治,与现代民主思想有质的不同。近代思想界在引进西方民主文化时,首先倡言民权学说,并认为民权与民主是相对立的,这正是用民本思想诠释民主的结果。直到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思想的前锋才进至民主领域。中国政治思想和法思想从民本经民权再发展到民主,带有某种必然性。因为,从重视人民权利而言,民权与民主相一致;从注重群体价值而言,民权又与民本相衔接。这一思想发展过程表明,儒家文化具有接引西方民主文化的一定能力,但其适应、转化、创新却是极其复杂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论黄宗羲新民本思想的启蒙意义及局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对传统民本思想有六大突破:把维护天下人的“自私”、“自利”作为为君之“本”;把“在万民之忧乐”作为“公天下”的基本诉求;将民本思想中尊重民意的观念上升到尊重民众权益的思想;认为“以民为本”就是君为民设、君是民仆;君臣都是为天下人服务的,因而是师友关系;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政治观念。由此可见,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但他从传统民本思想中得出的进行社会改造的政治结论,却超越了民本思想,是具有民主启蒙意义的新民本思想。但用近代民主思想来考察,在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中没有人权观念;没有“主权在民”的观念;虽然看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弊端所在,但并没有真正看到中国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正是由于黄宗羲新民本思想中的这些历史局限性,所以它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引发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文化要基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顺应国际形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继承、弘扬、丰富和发展中国古代哲学精神的核心价值,才能建构先进性文化。其中古代哲学的和谐精神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人文理想,创新理念是其发展动力,求真务实是其品质特点,道德伦理评价是其选择机制,宽容豁达是其民族气派体现,民本理念是其宗旨所在。当代中国文化只有具备和完善上述文化价值功能,才能确保民族性形成和长效性,保持民族文化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4.
<论持久战>是指导中国杭日战争胜利的光辉著作.<论持久战>继承和创新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和<孙子兵法>的谋略思想,创造性地提出"杭日战争是持久战"、"兵民是胜利之本"等重要思想.<论持久战>蕴涵丰富的人本管理思想,对于组织的人本管理有很高的借鉴价值,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1)"兵民是胜利之本":管理的"以人为本";(2)"中国战争的正义性":管理者的道德自律;(3)"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管理者的理性与冷静;(4)"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管理者谋略;(5)"抗日统一战线":团队建设;(6)"日本必败,中国必胜":目标指引和士气激励.  相似文献   

15.
论现代民本思维与古代民本思维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根洪 《学术交流》2004,(11):23-27
由于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截然不同,决定了现代民本思维从根本上超越了古代的民本思维。这种超越性体现在现代民本思维与古代民本思维具有着七个方面的根本区别上。即人民之"民"与臣民之"民"的区别、自本之"民"与神本之"民"的区别、主体之"民"与客体之"民"的区别、本体之"本"与工具之"本"的区别、发展之"本"与生存之"本"的区别、政治之"本"与经济之"本"的区别和法治之"本"与人治之"本"的区别,从而使现代民本思维具有了全面性、普遍性、必然性、内在性、全局性、稳定性的特点;而古代民本思维具有的只能是片面性、特殊性、偶然性、外在性、局部性、多变性的特点。可见,现代民本思维比古代民本思维更彻底,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本思维。因此,只有现代民本思维,才是符合今天时代发展要求的主导性政治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本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凝结了党几代领导集体带领人民不断探索的心血,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其直接理论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也为其提供了借鉴价值。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人本思想的确立与发展,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舆情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是士人主体,连结天、君、民之间的士人发挥着整合民意、参政议政的主体角色。形成这一独特政治现象的原因不仅有士人阶层的兴起、士人来源于民的天然联系,还有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以及谏诤与科举制度为士人参政提供的制度化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战继发 《求是学刊》2012,(5):147-152
中国古代的清官廉吏所秉持的不为子孙积金蓄玉、置办良田豪宅,而更注重对子孙的道德培养,以勤俭持家、"以诗书传家"、"以清白遗子孙",给子孙留下精神财富的置业观,已使置业从物质层面升华到精神层面。这种思想根源便成了颇值探究并具现实意义的课题。稽史钩沉,得出结论:中国古代清官廉吏置业观的重要思想根源在于其崇高美好的人生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朴素高洁的奢俭观、高风亮节的义利观、出仕为民的民本观、极具智慧的祸福观、理智清醒的财富观。  相似文献   

19.
“富民”是中国思想史上可贵而优良的传统,亦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之积极因素。富民思想首先为儒家所正式倡导,但富民思想的萌芽在中国可追溯到上古时代。从《尚书》、《周易》的记载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经济思想发刃之初就十分重视养民之欲。孔子以后,富民思想不断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所主张。富民思想和政策在中国历史周期性地实施,为中国封建社会周期性地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在历经一段创伤与毁坏之后,又重新恢复并有所发展。 一、富民思想形成的政治历史根基 富民思想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民本思想。可以说,富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民本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政治哲学和治政理论。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扬弃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新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